臨床治療中的成語故事
在我的診室內外,經常遇到一件件匪夷所思、悲喜交加的人生故事,如今回頭來看,這些故事幾乎可以說是古老成語的現代演繹。
過河拆橋
【解釋】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三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臨床故事】52歲的張先生因為頭脹頭暈1月多來看病,在社區已經量過4次血壓,3次都高,最高達到170/100mmHg。個子不高,體型較胖,缺乏運動,這樣的患者一出現在面前,有經驗的醫生心里就基本有數了:他的高血壓基本上是原發性高血壓,而且低壓高壓都會高。于是給張先生開了硝苯地平控釋片,每天1片,服用第二天,血壓就降到130/84mmHg。一個星期后,血壓還是出奇地平穩,下午的時候有時還會到110/70mmHg,頭脹頭暈也消失了。張先生覺得病好了,就把硝苯地平控釋片停了。
一個禮拜后的一天,張先生正在給員工們講話時,感到頭頂部一股熱氣升騰而起,雙手指尖有些麻木的感覺。講話自然無法繼續,公司的人拿來電子血壓計給老張量血壓,220/114mmHg!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連忙叫來120,送張先生到了醫院。醫生經過檢查倒是發現張先生沒有大礙,血壓很快就控制下去。張先生自言:“我覺得這個降壓藥很好,把我的血壓降下去了就可以停掉,不然如果繼續吃藥,那血壓不會降到0嗎?”我給張先生贈送了一句話:“你的血壓降到非常好的水平,那是降壓藥物的功勞。如果你這時停了降壓藥,那就是過河拆橋啊!”此后,張先生一直堅持每天服藥、監控血壓,再也不敢做過河拆橋的事情了。
一曝十寒
【解釋】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1天,凍10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出處】《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臨床故事】單先生腔隙性腦梗死、高血壓、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2年多了,當初腔梗住院后一直擔心復發,開始幾個月還按照醫生的囑咐每天吃藥,包括阿司匹林、他汀和降壓藥。但幾個月之后,因為聽院子里的幾個老人說每年換季的時候打疏通血管的針就可以預防腦梗復發,于是停了阿司匹林和他汀,在衛生所里打了10天的'“通血管針”,并且每個季節都會風雨無阻地去吊針10天。時光流逝,1年過去,似乎一切平安,季節性吊針看來正在起作用,但就在單先生68歲生日剛過完的第二天,單先生一早醒來,發現自己右手右腿力氣不夠,家人也聽出來單先生的口語變得含糊不清。到了醫院,磁共振檢查發現單先生左側腦子的一部分發生了腦梗塞。我們制定了強有力的治療方案,過了一周,單先生的癥狀就大幅度好轉了。
出院時,我檢查后告訴他:腦梗塞看似急性病,實則是慢性病,要想控制復發,就需要持之以恒,每天都要堅持治療。試圖通過一年打幾次活血針就能預防它,是不符合科學道理的。一曝十寒的傻事不要做,規范治療才是正道。
朝三暮四
【解釋】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后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
【出處】《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臨床故事】蘇女士在退休前就患有高血壓,這幾年來服用氨氯地平片,血壓控制很穩定,也沒有什么不良反應。有一天去藥店買感冒藥時,偶然聽到藥店的銷售員對一個顧客說長期吃一種降壓藥容易產生耐藥性,而且服西藥時間久了會傷肝腎,于是蘇女士心里就犯了嘀咕。就在那個藥店,蘇女士買了幾盒所謂純中藥的降壓藥,可是一兩周之后,蘇女士的血壓卻不降反升。蘇女士雖然心里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吃藥還是要醫生說了算,藥店銷售員的話并不靠譜,但蘇女士卻對“長期吃一種降壓藥容易產生耐藥性”的觀點深信不疑,她想借著這個機會換一種藥物。于是社區的醫生就在蘇女士的要求下換了一種沙坦類藥物,可是2個禮拜過去,蘇女士的血壓仍然沒有達標;后來又換了一種普利類的藥物,蘇女士吃了之后晚上老咳嗽,無奈之下,醫生說還是換回原來的氨氯地平吧。其實,很多疾病的治療藥物切忌朝三暮四、不斷換藥。你和藥物應該成為長期穩定的“朋友”,才能共同抵御疾病的襲擊。所謂長期服用一種藥物會產生耐藥性是無稽之談。后來,蘇女士終于又開始服用氨氯地平,此后,她的血壓又恢復到往常一樣,風平浪靜了。
杯弓蛇影
【解釋】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出處】漢·應劭《風俗通義·世間多有見怪》:“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
【臨床故事】江先生四十多歲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抑郁癥卻像幽靈一樣悄悄來襲:疲乏、情緒消沉、夜間早醒、陣發性心悸,公司的事情開始往后拖,覺得人活著沒有太大意思……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這很可能就是別人口中經常傳說的抑郁癥,然而當醫生確定他的疾病,并且給他開了一個月的鹽酸氟西汀片后,他盯著那一張布滿密密麻麻的小字的說明書,開始心驚肉跳了。說明書上列舉了許許多多的不良反應:全身過敏(例如:瘙癢,皮疹,風疹,過敏反應,脈管炎,血清反應,顏面水腫等)、五羥色胺綜合征、光敏反應、中毒性表皮壞死溶解(Lyell綜合征)、多形性紅斑……江先生完全被打蒙擊倒了。這是在吃治病的藥,還是在面對死亡的陷阱?后來,那3盒氟西汀被江先生放在床頭柜的抽屜里,陪伴著他度過一個又一個早醒的清晨。直到有一天,割腕的暗紅的血液浸透了那3盒氟西汀,人們發現那幾盒藥物卻依舊完整無缺。好在故事還是有個圓滿的結局:江先生被發現后失血并不多,他割斷的只是手臂的靜脈。后來他開始服用氟西汀,情況越來越好,而那說明書上所說的一切不良反應并未發生。我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對待藥物說明書,應該有正確的態度,切不可杯弓蛇影,一葉障目,誤了治病。
【臨床治療中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百發百中成語故事12-15
2020年中考作文素材成語故事04-10
南橘北枳的成語故事11-24
尷尬的成語故事09-17
★鋪錦列繡的成語故事01-06
班荊道故的成語故事01-06
常見的成語故事11-29
馬角烏白的成語故事04-15
從善如流的成語故事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