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粽子情作文

時間:2022-06-09 10:38:35 端午節 我要投稿

濃濃粽子情作文(精選2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濃濃粽子情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濃濃粽子情作文(精選26篇)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1

  我最喜歡過節啦,只要過節,就有我喜歡的東西吃。什么湯圓啊,糍粑啊,月餅啊,粽子啊……說起來我就吞口水。爸爸說我是個小貪吃鬼,什么嘛?不是叫美食家的嗎?

  今天在樓下,看到傳達室的老奶奶在包粽子。碧綠碧綠的粽葉,配上紅紅的絲線,雪白的糯米,真是漂亮!奶奶像變戲法似的,幾下就包出了一個圓錐形粽子,頭頂四四方方的,尾巴尖尖的。我覺得這個樣子的粽子比商場里的四角形粽子、長形粽子都要好看。沒過多久,桌腿上就系了可愛的一大串。

  我一直蹲在旁邊看,還不時地幫奶奶遞片粽葉什么的。奶奶直夸我是個好孩子,我挺不好意思的,想起一個與粽子有關的笑話,就講給奶奶聽:一個叫杰克的外國人,吃了粽子以后,對中國朋友說:“這個點心味道不錯,就是外面包的蔬菜咬不動。”哈哈哈,我一邊說一邊忍不住笑,旁邊的人都被我逗樂了。

  等那一大盆小山似的糯米見底了,桌子上便有了一大堆粽子。奶奶拿了一串長長的送給我。嘿嘿,就是等著它!我趕緊提著跑回家叫媽媽煮。不一會兒,整個屋子就傳來粽子的清香。我迫不及待地剝開一個,顧不上燙,張口就咬,真是又香又甜啊!媽媽在旁邊說什么“舌尖上的中國指尖上的藝術”。太深奧了!不過我還是聽明白了,不就是說粽子又好看又好吃嘛!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2

  我的外婆住在鄉下,大部分雙休日我和弟弟媽媽都會去外婆家。

  外婆很愛我們,她每天掰著手指頭算是否雙休日到了,快到雙休日時她會變著花樣做各式可口的點心,等我們去吃,在眾多的小點心中,最使我回味無窮的是外婆包的粽子。

  外婆包的粽子配料可多了,有蝦米、豬肉、花生仁、香菇。粽子比市場賣的那種小,但卻好吃多了。一咬要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飄十里。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端午節吃粽子因屈原投江而流傳下來的習俗。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因報國無門心情惆悵投汨羅江自殺,當地人民被他的愛國精神所感動,怕他被江里的魚蝦吃掉,各家各戶包了許多粽子投入江里喂魚蝦,同時用龍舟和鑼鼓驅趕江里的魚蝦,想方設法去救屈原。每當我吃著這糯香的粽子,我便自然地想起這個故事,在為屈原打抱不平的同時也為村民的淳樸善良所感動。

  過去只在端午節才能吃到粽子,現在我幾乎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到,每天大街小巷都有小販吆喝賣粽子的聲音,小販的粽子與外婆的粽子有著天壤之別,他們的粽子除了必須的糯米之外,就只有幾粒花生仁和一小塊肥肉,沒什么味道,外婆包的粽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蘊含著她對我們無限的愛。

  每當我嚼著外婆包的粽子,總會回味那濃濃的親情及愛國情懷。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3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兒時的端午,祖母都會用鄉音哼著這首民謠,笑吟吟地包著粽子。

  在祖母的口中,端午不是端午,而叫端陽。端陽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祖母也不例外,而我總會搬來一個小木凳,看著她包。祖母用她那有點發紅,長滿老繭的大手,拿起一片洗得發亮的粽葉,疊成一個“蛋筒”形狀,上面還露出一片“大葉子”,然后用勺子小心翼翼地舀起一瓢白里透黑又油亮亮的糯米,倒入“蛋筒”中,再拿起筷子一下一下慢慢剁實,最后,把粽子折成一個斧頭的形狀,用手扣住繩子一拉,粽子瞬間就捆了起來。還沒等祖母把粽子放在盆里,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這個小巧玲瓏的粽子歡呼雀躍起來,我高興地圍著祖母叫著跳著。有時候,我看得出了神,也學著祖母的樣子,拿起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又用粽頭葉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地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這個時候祖母總會來替我“解圍”——只見她倒掉一些糯米,又重新扎了一遍。她笑吟吟地,一邊扎,一邊對我說:“倩倩還小,等長大了就會跟著奶奶包粽子了。”如今,我還未學會包粽子,她已經去了。偶爾,我也會厭煩,吵著問她:什么時候才可以吃粽子?她還是笑吟吟地,摸摸我的腦袋說“倩倩乖,再過一點點時間就可以了。”聽了這話,我又安靜下來。

  總算是包好了,家里那口大盆,整個兒都裝得滿滿的,綠油油的粽子,煞是可愛!而祖母,總是一串串地數著,一串給二姑姑,一串給小姑姑,還一串給姨奶奶。粽子是很難煮熟的,往往要在鍋里熬上一個晚上。祖母總會提前準備好干柴,先生起大火,過一些時間再用小火,她總說這樣熬出的粽子才最香。我可不管這些,聞著粽香味,肚子里的饞蟲都要跳出來了,就哭著吵著要她拿出來。她總是會無奈的搖搖頭,拿出一個給我,往往這一個總是沒熟。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但也值得。第二天早上,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祖母會先夾一個放在碗里,用手剝開給我,一看到粽葉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時,我就張嘴大咬一口,那味兒真是無比的,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祖母看著我,仍然笑吟吟地……

  祖母的粽子是最好看的,也是最好吃的。現在,外面買的粽子,無論多貴,多么華麗,再也尋不到兒時的那種味兒了。

  記憶中,每到端陽,村子里都會彌漫著淡淡地粽香味。祖母,總是坐在門前笑吟吟地包著粽子,旁邊還一個我……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4

  我奶奶住在鄉下。大多數周末,我和哥哥媽媽都會去奶奶家。

  奶奶非常愛我們。她每天掰著手指頭來數周末是否會到來。當周末來臨的時候,她會以不同的方式做各種美味的小吃。在眾多小吃中,奶奶包的粽子讓我想個沒完。

  奶奶做粽子有很多配料,包括蝦、豬肉、花生和蘑菇。粽子比市場上賣的那種要小,但是味道要好得多。一口下去香氣四溢,芳香四溢,香氣飄散十里。

  當我很小的時候,我聽說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這是屈原跳進河里傳下來的。傳說屈原于五月五日在汨羅江自殺,因為他不能為國家服務。當地人被他的愛國精神所感動,擔心他會被河里的魚和蝦吃掉。各家各戶把許多粽子裝進河里喂魚和蝦。與此同時,龍舟和鑼鼓被用來把魚蝦趕出河外,并想盡一切辦法救屈原。每次我吃這個湯圓,我自然會想起這個故事。在為屈原的不公正而斗爭時,村民們的淳樸和善良讓我感動。

  過去,粽子只能在端午節吃。現在我幾乎可以隨時吃它。每天,小販在街上和小巷里喊“賣粽子”。小販的粽子和奶奶的粽子非常不同。除了必需的糯米,他們的粽子只有幾顆花生和一小塊肥肉。它沒有味道。奶奶的粽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包含了她對我們無限的愛。

  每當我咀嚼奶奶包的粽子,我都會永遠記得那種強烈的愛和愛國情懷。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5

  今年的端午節那天,感謝學生覃茜送給我家一袋香噴噴的粽子。可以說,這是一種文化傳承的美好記憶,這是一份價值昂貴的禮物,這是一段能夠珍藏到歲月深處的師生情。

  從教近四十個春秋以來,我并沒有給覃茜上過一節課,僅僅是因為她平時喜歡看課外書,于是,我偶爾送給她一兩本《民族文學》、《古州文藝》、《星火》、《三月三》以及《風雨橋》雜志等。是的,覃茜現在已經在縣城里讀高中了,同樣是走在追求文學這條泥濘之路上,我們把理想種植到遙遠而神圣的殿堂里,尋覓中華民族的根,探索黑夜過后的東方日出,仰望始終熠熠生輝的滿天星斗。

  關于屈原,關于龍舟競渡,關于一個個粽子飄香的季節,我們都挽起褲腿兒從曾經荒蕪的壟上走過。田野里,種過綠油油的禾苗,接過金燦燦的麥穗,收過紅彤彤的夢影。茫茫天地間,許許多多的粽子,或許在某一瞬間都化作了一座座山岳,直插云霄,闡述“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的淺顯理論,書寫“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這樣的鴻篇巨著。

  其實,有時候,一段純美的情誼完全可以在湍急的河流上架起一座連心橋。

  在橋面上,我們信步漫游,我們拍攝風景照,我們共同用一支五彩筆畫出家鄉的山山水水。看吧——陰雨中,我們齊聲呼喚陽光。烈日下,我們齊心給父老鄉親默禱習習清涼。手中的筆,是刀斧,是神奇的芭蕉扇,是引領著同伴不斷向上的旗幟。

  這個百舸爭游的節日里,我們依舊共勉。期待著齊步走到彼岸,采擷鮮花,采寫河對岸的盛景,采摘一串串飽滿而飄香的果實。子夜,我露出微笑,讓粽子的香味在枕畔回旋……

  聽吧,雨聲在為勇者吟唱一支戰歌。要知道,屈原永遠為追索陽光的奮斗者照亮前進的路。路的盡頭,是熱烈的掌聲,是甜美的笑容,是最竭誠最純凈最無私的祝福。

  覃茜,從現在起,但愿你一如既往地繼續加油吧!前進的道路上有艱辛,我們都不要懼怕,應該想方設法跨越坎坷。是的,只要每天有日出,每天就會都有希望!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6

  五月的風,吹走了冬爺爺死氣沉沉的面孔,帶來了春姑娘生機勃勃的笑容,也吹來了家鄉粽子的清香……

  離端午節還有好幾天,人們便忙碌著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從集市上買來糯米和粽葉,打一盆清涼的井水,把粽葉泡幾個時辰,又將稱好的糯米用簸簯淘洗干凈,然后瀝干水分,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一切準備就緒后,母親坐了下來,拿起一片粽葉,把它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將糯米用湯匙一點點的放進“漏斗”里,直到“漏斗”飽滿時,再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扎緊,扎好后,母親用剩余的粽葉將其包裹起來,裹成“錐形”,然后用細繩將他牢牢拴緊。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便包好了。我觀察著整個繁瑣的制作過程,卻不想母親做起來卻是如此的專注!一個個的粽子在母親的手中飛快地制作著,簡直就像是一件件工藝品擺在眼前。

  開始煮粽子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呆在廚房,一步也不離開,看著母親煮粽子。待到粽子的香味彌漫了整個廚房時,粽子也熟了。母親打開鍋蓋,我就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粽子,也不顧燙呀﹑熱呀,拿著就向外面跑去……

  端午節最期待的莫過于吃粽子了。拿著自家的粽子去和伙伴們分享是我們孩子之間最快樂的事。我們坐在柳樹下,拿著自家的粽子,包開,你嘗一口我家的,我嘗一口你家的,最后比一比誰家包的最好吃,是我們端午節最喜歡做的事了。每當這時,我們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仿佛這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

  眨眼間我們便上了中學,告別了童年的美好時光,但是童年的端午節仍然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格外清晰……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是一年粽飄香……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7

  粽子飄香,但不是端午,新年到了,粽子情,則代表著中國情,我們中國的特色食物,過年怎能不吃呢?

  媽媽包粽子甚是拿手,包出的粽子不亞于外面買的,因此,媽媽經常嘲笑我和爸爸笨,我和爸爸自然是很不服氣,不過,包粽子的確是很難,更不用說包好一個粽子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我會做到的。

  上午泡好了棗和米,洗干凈了粽葉,我們就開工了。為了不受媽媽的嘲笑,我和爸爸也開了工,不過,不一會兒,爸爸就敗下陣來,我開始了漫長的孤軍奮戰。我總是失敗,媽媽總是在一旁看笑話。我十分生氣地說:“不干了!”話剛落下,我就走開了。媽媽還在一旁說我們笨,我不服氣,又拿起了粽葉。經過了幾次失敗,我終于看見了彩虹,我終于包成了一個完整的粽子。

  媽媽對我贊不絕口,說我包得非常漂亮。接著,她又轉移了話題,對爸爸說:“你看女兒都會了,你都不會,真笨!”“我是不想學,要是想學,現在肯定會了。”不管我們怎么說,爸爸也不中我們的激將法,還說我是叛徒,我只說:“我永遠站在正義那邊!”

  在我的幫助下,很快就包完了粽子,我們把粽子蒸上,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等待的過程,是充滿希望的。

  終于,粽子出鍋了,那粽葉的香味,真的是很濃郁,讓人聞起來就有食欲。不過,有一些粽子都漏了米,漏了米的粽子似乎都是我包的,媽媽又開始嘲笑我,而爸爸卻在一旁幸災樂禍。我卻很不服氣。

  粽子情,中國情,不僅僅是粽子,只要我們祖國的特色食物,是中國人,怎可不學呢?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8

  記憶中的農歷五月初五,沒有別的,獨有滿屋子的粽子清香,或許這也注定了我與粽子間不解的情緣。

  很小很小的時候,最期待的莫過于端午節那一天,外婆總是忙里忙外包粽子而我站在一旁,饒有興趣地看著,自以為生平最大的樂事:看著外婆嫻熟的動作,將蘆葉卷好,把糯米例入其中,用繩扎好,這樣一個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完成了,看著看著,我也有點耐不住性子了,于是,也學著外婆的樣子,將蘆葉卷好,倒入糯米,只是蘆葉卷得不行,“漏洞百出”,害得糯米滿地都是到了扎繩子時,又是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外婆笑著,手把手地教我,于是形狀各異的粽子就從我手下“誕生”了。

  待到粽子香飄滿屋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品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再大一點的時候,沒有時間看外婆包粽子了只是待到粽子飄香時,品嘗品嘗而已,不過,此時的心境不同了有一次,天真的我曾問過外婆:“為什么要送粽子給屈原呢?”外婆笑笑道:“他很善良而且愛國呀 善良人永遠是值得紀念的。”于是,我初步了解了屈原的品質,屈原的精神內涵;也能輕輕地吟誦《離騷》《九歌》什么的品嘗清香醉人的端午粽子,靜靜地體味著歷史的滄桑和變遷然后自己在心中默默地感悟著勞動人民的淳樸與善良,真是別有趣味。

  而現在,端午節的時候,已不能在家中與父母團聚了。回想起童年包粽子的趣事,回味著外婆的那句話以及隨著年齡增長對屈原的了解,我心中頓時百感交集,一陣陣的甜蜜頓時涌上心頭。

  偶然間,去年的端午節我又回到家中,外婆仍在忙著我悄悄地彎下腰,像很小的時候那樣,學著外婆的樣子包粽子于是就有了方棕、菱粽、子母粽……細細一看,比以前的美觀大方多了,“人大了,做事比以前干凈利落多了!”外婆笑了。

  我又品嘗著自己包的粽子,一種熟悉的滋味涌上心頭,如同粽子餡中的糯米那樣純正、專一,叉如蘆葉那般的清香、脫俗!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9

  五月的悸動中,紛至沓來的是艾葉搖綴、荷韻清涼、藥草飄香,暑氣漫溢的炎熱在中藥的調和中溫柔了許多。

  艾全草入藥,可溫經、去濕、散寒、止血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可制艾條供艾灸用。

  不必說年年端午門前掛的一束艾草,也不必說艾灸縷縷縈繞心頭,單是一口軟糯清香的青團,就足以唇齒留香數日了。

  水波泠泠,山腳下河水輕撫過石灘,拂過青樹翠蔓沙沙作響。岸邊的一片小土丘上,兀自生長著一叢艾草。微風卷過,激起陣陣異香,在水花浮動間蕩漾。姥姥帶著我采幾株艾草,葉片上柔軟的絨毛掃過手心,留下藥香四溢的溫柔。沖洗,擇凈,在鍋中煮出翠綠的汁水,用木槌把柔軟的葉片搗成深綠的濃漿。姥姥把糯米粉細細篩過,陣陣雪白紛揚而落,又倒進艾草漿。一會功夫,光潔柔軟的面團便煥發著翡翠般的光澤。冰涼的面團在手中滑過,團成杏兒大小的小球,在鍋里蒸熟。咬一口,沖鼻的艾香首當其沖,糯米的軟糯香甜混雜著草藥淡淡的清苦,卻有別樣的清涼。

  箬竹以葉入藥,味甘,性寒,歸肺、肝經,清熱止血,解毒消腫。

  粽子是所有人最溫情的端午記憶。姥姥總是提前早早地買好成捆的箬葉,浸水泡除泥沙,端午節獨有的清香自此便彌漫開來。一顆顆雪白圓潤的糯米粒,在清水中翻騰,漲著鼓鼓的肚子,可愛極了。姥姥捧起一張箬葉,葉子在她粗糙的手掌里竟然顯得格外嬌小玲瓏。姥姥熟練地把箬葉卷成圓錐形,倒入一半糯米,或塞上兩個蜜棗,或裝上我最愛吃的咸蛋黃和鮮肉,以糯米封頂。雙手一壓,便把粽子牢牢蓋住,捏成端整的四角形,用彩線纏繞下鍋煮熟。水汽氤氳間,糯米香甜溫柔了他的背影,粽香彌漫豐盈了我的回憶。

  藿香全草入藥,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化濕醒脾,辟穢和中,解暑,發表。

  我和姥姥一起把一捆藿香揀去枝梗雜草,整理成大小統一的枝葉,曝晾干燥,揉碎后再揚去塵土。姥姥將香材碾切成小塊,在土灶鐵鍋上小火煸炒,點點汗珠悄然爬上她的額上肩頭,浸濕了她的衣衫。姥姥心細,裁下一塊方形的彩布,繡上小巧的紋飾,手持銀針,引著絲線在布間飛舞,把彩布縫成四角形。我幫她把藿香碎配以艾草、薄荷等香料揉進棉花里,填進小布包,拴上彩繩鈴鐺,小巧的香包便誕生于巧手之間。最喜歡的便是把香包掛于書包上,銀鈴脆響攜著異香飄隨,把一份溫情常帶身邊。

  端午情綿綿,草藥香悠悠。裹著碧綠的心事,苦澀而沁人的藥香,折射出端午的情思。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10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小巧精致的粽子也準時來到了我家“做客”,而肉粽子也自然被我奉為“上賓”。

  節日的早上一覺醒來,我捂著空空如也的肚子走到餐桌旁,望著盤子里擺著的花花綠綠彩繩系著的粽子,眼睛都望穿了。爸爸猜透了我的心思,忙拿了幾只粽子放入鍋中,我催促道:“快點啊!我已經等不急了。”

  從小我就特愛吃肉粽子,每次都有些“急不可耐”。終于,爸爸把熱氣騰騰的粽子端了上來,我一邊用眼睛在粽子間“掃蕩”,一邊大聲地叫道:“哪種顏色的繩子包著的是肉粽子?”爸爸媽媽也拿不準,沒辦法我只能看運氣了。我伸出手,剛想拿那只用藍線捆著的粽子時,發現已經被媽媽拿走了,我一把把粽子“搶”了過來,嬉笑著說:“我想吃這個。”媽媽笑著說:“小饞貓,就知道你想吃肉粽子。”聽了媽媽的話,我難為情地吐了吐舌頭。

  總算要開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準備解開棕葉,可誰知炙熱的表面卻把我的手燙得縮了回去。媽媽看到了,一句話也沒說,忍著燙,輕輕地為我解開了粽子。我不禁又一次慚愧起來,都這么大了,連這種小困難都還得讓媽媽幫我。終于,粽子的廬山真面目出來了,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爸爸媽媽的粽子“皮膚”都泛著喜人的黃顏色(肉粽子),唯獨我,是個可憐的“白面書生”——我最不想遇到的白粽子。見此情景,爸爸媽媽都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爸爸說:“看來你是真沒口福啊!既然肉粽子是綠線的,就把綠線的粽子留給你吃吧。”與此同時,爸爸已經把他的粽子和我的交換了,而媽媽也把她粽子里的肉餡挑了出來給我。此刻,我的內心泛起漣漪,泛著陣陣香味的粽子,此刻也似乎更變得誘人了。

  在這飄蕩著淡淡的粽子清香的端午節中,包含著的,其實是父母對我濃濃的愛啊。端午節就要過去了,但父母對我的愛將會永遠在我家“做客”,永不消逝。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11

  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是淡淡的悲傷;在我的眼中,粽子是暖暖的,從中飄出一股若有若無的糯米香。——題記

  端午節又要到了,看著家人們都在為端午節的到來做準備,我不禁想起了第一次吃粽子的情景:奶奶那雙粗糙的大手正在喂我吃著那蘸糖的白粽子……

  是六歲那年的端午,農歷五月初四那天,奶奶打電話叫我們全家去包粽子,我懷著一顆好奇的心來到了奶奶家。奶奶看見了我,她笑了,笑得是那么的慈祥。她叫我過去,我來到了她的身旁,看著她正在包粽子的手。

  奶奶開口說話了。“杰兒,你知道我們為什么要包粽子嗎?”“我不知道。”我嘟著小嘴答道。一直溫暖的手在我的頭上摸了一下,留下絲絲溫暖的.感覺。奶奶笑著說:“是為了紀念偉大的屈原啊。”奶奶的臉上有些惋惜的說道,“他呀,已經死了兩千多年了。”這時,奶奶的眼中多了一絲惋惜,一絲無奈,一絲悲痛。看得出,奶奶還是挺為這位名叫屈原的感到惋惜的。

  我叫奶奶的神色,立刻轉移了話題,問奶奶:“奶奶,粽子我要第一個吃。”奶奶眼中的復雜情緒消逝了,又變成了慈祥的眼睛。奶奶答道:“可以啊,不過你得付出勞動,勞動才會有收獲。跟我一起包粽子吧。”“可是我不會啊。”我有些急了。“沒事的,我慢慢來教你。”說完,奶奶就開始行動了。

  她先拿了一片翠綠色的粽葉,從中間將粽葉制成了漏斗狀,不過這個漏斗是不會漏的哦。然后,奶奶從旁邊的一個盆子里舀了一勺糯米,放入漏斗中。我湊了上去聞了聞,一股若有若無的糯米香飄了出來,奶奶開始將糯米用粽葉包了起來,并且用了一根毛線將其捆得嚴嚴實實的,一個近似三角體的粽子誕生了。我看著剛剛做好的粽子,心里好像要。“我要包,我要包。”我在一旁激動起來。奶奶聽了從眾多的粽葉中取了一片最小的給我。我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了。

  回憶著剛才奶奶包粽子的步驟,我也開始了。可是在舀糯米時卻因為心后,糯米舀多了,封不住!我只好妥協,將糯米倒了一部分,將口封好后,我又開始了捆了,結果連毛線也欺負我!線總會從粽葉邊劃掉,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終于做好了。我將我的作品拿給了奶奶。“不錯嘛,明天一起煮了吃。”奶奶稱贊道。我開心心地走了,期待著明天的到來。可我卻未看到奶奶正從粽葉中取了一片最大的粽葉,開始包粽子了……

  奶奶一早便將昨天包的粽子下鍋了。我去的時候就直接開吃了,我一眼便將自己的作品找了出來。剝開來吃,結果發現里面是夾生的。可我還是硬咬牙吃了下去。我有些失落,奶奶看了看我就從眾多的粽子中挑出了一個特大的粽子,叫它粽子王絕對不過分。奶奶將它剝了皮,蘸了蘸白糖,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喂我吃。甜甜的糖和香香的糯米在我口中交織在了一起,我咀嚼著。奶奶在一旁輕聲說道:“苦盡甘來。”

  是啊,這味道比我做的粽子的味道不知好多少倍,從中我還咀嚼出一種情——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之情。每當想起,那暖暖的粽子和那淡淡的糯米香都縈繞在我的身邊,揮之不去……

  暖暖粽子情,淡淡糯米香。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12

  田野,麥黃杏熟,河畔,棕葉飄香。當一個愛國人士屈原的故事在腦海中徘徊的時候,端午節悄然走進,我仿佛已在夢中品嘗到了粽子的香甜和軟糯。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節日,這更是一個令人驚喜、興奮的日子。那天下午,老師把我們帶到一個灶臺邊,灶臺邊的桌子上放著繩子、剪刀等。正當我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時候,老師笑吟吟地將我們召集在一起,說今天要帶領我們包粽子,我們聽了,高興得歡呼雀躍。淘米、燒火、洗粽葉……在分工明確后,才一會時間,所有準備工作都完畢。看,雪白的大米,煮熟的粽葉都已經放好了,該是動手的時候了。老師拿好一張粽葉,手向內一卷成一個漏斗,再將粽葉翻身,再折一個漏斗,變成了一個小豬腳。我一看,這還不簡單,該是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于是,我毫不猶豫地拿起粽葉,折起了小漏斗。這是我第一次干這活,但是還是做得相當不錯,一會,一只像模像樣的小豬腳就完成了。我興奮地舉給老師看,老師連連夸獎。看我身邊的小杜真有趣,一個小漏斗真的成漏斗了,底部的洞大得能掉下一顆黃豆呢!接下來,我們將米放進小豬腳,本以為大功告成了,可是,老師說:“這才完成了一半,還需要做一個完全一樣的小豬腳,然后,將兩個豬腳交錯疊放好,用繩子綁好,這樣才算完成。你們知道這粽子叫什么名字嗎?”老師故意賣關子。快嘴星怡馬上說:“豬腳粽!”歪打正著,居然猜對了,老師直夸他聰明,于是我們興致更高了,嘻嘻哈哈地做起了另一半活,一會,我的粽子完成了,我左看右看,真是越看越有樣式,不禁拎著自己的成果到處炫耀。就在我們包粽子的當兒,燒火的同學早就把水煮開了,于是我們的小豬腳粽子一個個下了鍋,一陣陣粽葉的清香飄滿了院子。粽子熟了。我們迫不及待地剪開繩子,剝開粽葉,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平時,我在家是家中的小皇帝,大人什么也不讓我干。今天,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同學的配合下,我們竟然自己動手包粽子,煮粽子,吃著這充滿歡樂和幸福的勞動成果時,我感覺格外香甜!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13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也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中秋節,七夕,清明等等但我最喜歡的,最難忘的還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大家都會掛艾葉,賽龍舟,放風箏,但是在我的家鄉,最常見的慶祝端午節的方式是包粽子。

  每到端午節這天,一大家子人便會忙活起來,爸爸媽媽先去集市買好糯米,紅豆,紅棗,粽葉,棉線等等。

  接著,首先選擇上好的圓糯米,(糯米有兩種,長糯米不適合包粽子,因為沒有圓糯米粘性足,口感糯)。然后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放些紅豆、紅棗等等。

  這里用到的是粽子葉,而不是蘆葦葉,如果初次包粽子,粽子葉是首選,蘆葦葉比較窄,要用好幾片才能包一個粽子,新手包這樣的粽子就會手忙腳亂,而粽子葉頁面寬大,只要一片就可以包完整個粽子。

  只見外婆把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形滿滿地填上餡料,填到溢出來的樣子,這樣有利于后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餡料充滿整個粽子。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慢慢的卷起來。卷到最后留一點尾巴最后尾巴全部卷起來,用大拇指壓住。最后把卷起來的那一面對折過來。用棉線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來,捆好不散開一個粽子就完成了。接著,我們又做了好幾個,最后是煮粽子,將粽子放入鍋中煮1個小時左右,一盤香糯可口的粽子就做好了。

  大家圍坐在一桌,一起邊吃粽子邊向我們講述關于粽子的故事。這粽子,凝聚了故鄉濃濃的情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14

  我的外婆住在鄉下,大部分雙休日我和弟弟媽媽都會去外婆家。

  外婆很愛我們,她每天掰著手指頭算是否雙休日到了,快到雙休日時她會變著花樣做各式可口的點心,等我們去吃,在眾多的小點心中,最使我回味無窮的是外婆包的粽子。

  外婆包的粽子配料可多了,有蝦米、豬肉、花生仁、香菇……。粽子比市場賣的那種小,但卻好吃多了。一咬要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飄十里。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端午節吃粽子因屈原投江而流傳下來的習俗。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因報國無門心情惆悵投汨羅江自殺,當地人民被他的愛國精神所感動,怕他被江里的魚蝦吃掉,各家各戶包了許多粽子投入江里喂魚蝦,同時用龍舟和鑼鼓驅趕江里的魚蝦,想方設法去救屈原。每當我吃著這糯香的粽子,我便自然地想起這個故事,在為屈原打抱不平的同時也為村民的淳樸善良所感動。

  過去只在端午節才能吃到粽子,現在我幾乎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到,每天大街小巷都有小販吆喝“賣粽子”的聲音,小販的粽子與外婆的粽子有著天壤之別,他們的粽子除了必須的糯米之外,就只有幾粒花生仁和一小塊肥肉,沒什么味道,外婆包的粽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蘊含著她對我們無限的愛。

  每當我嚼著外婆包的粽子,總會回味那濃濃的親情及愛國情懷。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15

  記得小時候,每當快到農歷五月初五,就家里家外處處飄散著粽子的清香。

  記得那時,五月節前幾天,外婆就忙里忙外,又是泡米,又是泡粽葉,等到端午節前一天,外婆就開始包粽子了。而我就站在一旁,饒有興趣地看著。外婆嫻熟地包著:將蘆葉卷好,把糯米倒入其中,再用繩扎好,這樣一個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完成了。有時看著看著,我也忍不住動起手來,也學著外婆的樣子,將蘆葉卷好,倒入糯米,只是蘆葉卷得不行,“漏洞百出”,害得糯米灑得滿地都是,到了扎繩子時,更是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外婆會笑著手把手地教我,于是形狀各異的粽子就從我手下“誕生”了……待到粽子香飄滿屋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品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總是美滋滋的。

  到了大一點兒的時候,沒有時間看外婆包粽子了。只是待到粽子飄香時,品嘗品嘗而已。不過,此時的心境不同了。有一次,天真的我曾問過外婆:“為什么要送粽子給屈原呢?”外婆笑笑道:“他很善良而且愛國呀。善良人、愛國人永遠是值得紀念的。”我從外婆那里初步了解了屈原,也能輕輕地吟上幾句《離騷》《九歌》了。品嘗清香醉人的端午粽子,靜靜地體味著歷史的滄桑和變遷。然后自己在心中默默地感悟著勞動人民的淳樸與善良,真是別有趣味。

  而現在,端午節的時候,我已不能在家中與父母團聚了。回想起童年包粽子的趣事,一陣陣的甜蜜頓時涌上心頭……

  偶然間,去年的端午節我回到家中,外婆仍在忙著。我悄悄地彎下腰,像小時候那樣,學著外婆的樣子包起來。于是就有了方粽、菱粽、子母粽……細細一看,比以前的美觀大方多了。“人大了,做事比以前干凈利落多了!”外婆邊說邊笑。

  又一次吃到家中的粽子,一種熟悉的滋味涌上心頭,如同糯米那樣綿軟、香甜,又如蘆葉那般的清香、悠遠!

  這篇習作的最大亮點是,從一個小角度切入,抓住故鄉的習俗——端午節包粽子著筆,以“粽子情”為線索,按照時間順序,敘寫了包粽子、問粽子和再包粽子等幾件事,寫得真切生動。作者從不同側面、不同層次來寫粽子,處處扣住一個“情”字,寓情于事,以事傳情,以情感人。一篇描述風俗的文章,既有民風民俗,又有人文內涵,更有小作者思想情感的流露,實在是匠心獨運。另外,文章語言平實而有味,細細品來,似乎散發著端午粽子的味道,清香四溢,沁人心田。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16

  我的家鄉在廉江,那里有很多風味小吃,比如:粽子、臭豆腐、牛肉串等等,但我最喜歡吃的是粽子。

  粽子的形狀很像五邊形,粽是用荷葉包著的,還要一條草繩綁著,好像粽子正要穿衣服似的,還要綁著一條腰帶。

  粽子的色味很香,聞起來很舒服,并且讓人越聞就越想聞了。我為什么要喜歡吃粽子呢?原來是它的香味在勾引我吧。

  有一次,爸爸媽媽帶我來攤點里吃粽子,粽子的香味彌漫了這個攤點。攤主把我們要的粽蒸好了送上來給我們吃。

  我見到了粽子,就連忙把它接過手里,粽子在我的手里熱呼呼香噴噴的,我把粽子的草繩解下來。然后把荷葉脫下一點點,不津津有味地吃起粽來,粽子的糯米沾在我牙齒里,好像一個小朋友拉著媽媽不想去學校似的。我把粽子吃完了還想吃,但我的肚子太小,吃都吃不下,裝都裝不下。媽媽說:“你這個小東西,還真喜歡吃粽子。不要難過,下次爸爸媽媽再帶你來吃,好嗎?”我聽了媽媽的話,高聲喊到媽媽萬歲。

  如果到了端午,我就能吃到更多的粽了,我盼望著這一年的端年節,等著吃粽子呢。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17

  今日,媽媽從冰箱里拿出了昨日在奶奶家打得粽葉,說要包粽子給我吃。我一聽,高興極了,連忙說:媽媽,我也和你學包粽子吧。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先把粽葉放到鍋里煮上,就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大棗、還有花生米。媽媽把這些材料放到水里泡了起來。不一會兒,粽葉就煮好了,媽媽又用清水把粽葉洗了一遍,也放到清水里泡了起來,看著煮好的粽葉,我不禁好奇的問:媽媽,粽葉為什么要煮一下呢?媽媽說:煮了粽葉會軟一點,包起來不容易破,要好包一些。原先是為了包粽子的時候好包,我還以為是要用熟的粽葉呢。我又幫媽媽拿來了綁粽葉的勒草,就開始包粽子了。

  媽媽先把四、五片粽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齊,然后再把它拿在手里,卷成圓錐狀,再向里邊放上準備好的糯米、大棗和花生米,再用余下的粽葉把口封住,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出來了。然后,還要用勒草把粽子緊緊地綁住,如果綁不緊,放在鍋里煮的時候米就會溢出來的。

  我看媽媽包得挺簡單的,就迫不及待地自我動起手來。誰知,看和做不是一回事,不是粽葉沒有疊好,就是裝的米多了包不上口。這才明白,看花容易繡花難,我連忙虛心地向媽媽請教起來。經過了媽媽的悉心指導,我最終學會了包粽子。

  看著我包的那幾個奇形怪狀的粽子,我和媽媽都大笑起來。可是我的心里挺高興的,因為這是我自我親手包的粽子,它的味道必須是很鮮美的。?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18

  大年夜的前一天中午,奶奶對我說:“文文,想不想吃粽子啊?”奶奶知道我最愛吃粽子,我笑著說:“當然想吃了。”“那好,咱們現在就包。”

  說著,奶奶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糯米和浸洗好的粽葉開始包粽子,我也拿著小凳子坐在一旁跟奶奶學,先拿兩張粽葉,大的可以是一張,然后把粽葉弄成像小碗一樣,再把米放進去,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而且米要放實,如果你喜歡吃肉粽,就在米里面放一小塊肉,然后把粽子葉包實包好,再用線把裹好的粽子扎緊。“要扎得緊一點,要不然粽子不好吃的。”奶奶反復對我說。

  真是說說容易做做難,奶奶不一會兒就裹好了一大堆,而我卻一個也沒包好,奶奶看我那吃力的樣子,過來手把手地教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雖然樣子不好看,但畢竟是我包的呀,我心里真是太高興了。]

  奶奶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在外面玩,一會兒,一股股清香從屋里飄出來,真是香極了。

  吃晚飯的時候,奶奶端出了一盆熱氣騰騰的粽子,我拿了一只,那可是我自己包的那只,迫不及待地剝開來咬了一口,哇,真是太好吃了!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19

  早晨,我一齊床就聞到一股清香,我就連忙跑到廚房,一看原先是媽媽在包粽子。

  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媽媽告訴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我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能夠開工了。先把長長的棕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齊揉勻,最終把棕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終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粽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能夠。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景。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著粽子便問;“媽媽,粽子是怎樣來的?”媽媽說:“說來話長,屈原是我國一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流放期間,屈原眼看自我的祖國被秦軍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所以,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龍蝦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我不禁的敬佩起屈原先了。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20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面……都會被裹在麥餅里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說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啊!

  又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的前一天,爺爺奶奶就包好了粽子,那一個個粽子可謂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三角體,長方體。聽奶奶說,這些粽子的餡有許多種:白糖餡、黑芝麻餡、蜜棗餡、菜餡。聽了奶奶的一番介紹,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忙讓奶奶煮粽子。

  等呀等呀,大概過了幾個小時,粽子終于煮好了,開鍋。

  粽子剛盛上來,我就拿起了一個粽子,剪開了線,又解開了粽葉,把粽葉里的糯米團放到碗里,拿來了一雙筷吃了起來。我手里的那雙筷子不停地在碗與嘴中間揮舞。不一會兒,一塊粽子便進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這粽子里有糯米的飯香;粽葉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棗的蜜甜。這些味道交織混合在一起,讓人回味無窮。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21

  今天,我們有機會包粽子了。我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迫不及待的把媽媽為我準備糯米拿了出來。

  我先拿了一根棕葉子,把棕葉的上角折掉,讓兩片粽葉重疊,然后按照老師的方法把葉子旋轉起來,眼下粽葉就成了一個三形角,而這時就可以把米放進去了。隨后,用多余的粽葉把米包起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合攏,當我以為我包的粽子已經天衣無縫,嚴嚴實實的時候,我發現這時有些米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子想跑出來,我興奮勁還沒過呢,這不,它們就要跟我唱反調了。我摩拳擦掌,準備重新再來一次。我屏氣凝神,每步驟都小心翼翼,慢慢地把它包好了,再用棕葉子把它拴好。一個造型獨特的粽子就出爐了。看著它乖巧可愛的樣子,我情不自禁想立馬拿回家,把它煮來吃掉。不過,還不行。后來我的動作越來越熟練了,輕而易舉地包好了一個個粽子。哈哈!我回家就可以大飽口福了。雖然,我包的粽子一點也不好看。但它在我的心目中是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并且,對它愛不釋手了,因為這里面注入的是我的用心。

  今天,真是有意義的一天啊!我不僅學會了如何包粽子,還享受到和同學們一起包粽子的快樂,回家還有口福。嗯,不錯!今天真是完美的一天。

  我拿著粽子一路走一路樂,到了家后,我立馬把它下鍋。過了一會兒,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出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的粽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粽子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個民族難以割舍的溫馨。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22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當然是包粽子啦!早上起床,外婆已經早早地站在冰箱前準備食材了。我連忙跑上去說:“外婆,我也要包!”“好,那你要認真一點哦。”“嗯嗯!”外婆把棕葉、紅棗、咸蛋黃、糯米、細蠅準備好后,就可以開始咯!首先,將粽葉卷成漏斗形。然后,往“漏斗”里放入一層糯米和咸蛋黃,再放一層糯米。放完之后,把“漏斗”包起來。最后用細繩把它捆起來,一個粽子便完成了。我也學著外婆的方法做。可是,包起來的時候,“淘氣”的粽葉卻怎么也包不住糯米。我犯了愁,這時,外婆笑著對我說:哈哈!你應該用手包緊它,這樣它就不會淘氣啦”我根據外婆說的方法做,終于包好了!隨后,我們又包了很多人咸蛋餡的粽子。看滿臉皺紋的紅棗爺爺時,我似乎想到了什么,趕緊包了三四個紅棗餡的粽子。一盤挨挨擠擠的粽子一份份溫暖的愛。

  粽子煮好咯!一盤香味四溢的粽子上桌了,爸爸拿起一個粽子就準備打開,我想:吃粽子就像拆盲盒一樣,不知道爸爸會抽到什么餡的呢?我看著爸爸,沒想到,他竟然抽到了紅棗餡的!紅棗餡的那么少,我爸爸可真是一個幸運兒啊!端午節真好,我愛端午節!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23

  前幾天,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看見外婆正在包粽子,哇塞~那可是我最愛吃的東西啊!我有點迫不及待想嘗嘗這美味,可是外公卻說沒有包粽子就不能吃,本來剛想指著媽媽也沒包,誰知道才一會的時間媽媽卻已經在包了,真是讓我失望啊!可憐的粽子,姐姐我沒能吃掉你,我對不住你呀```!我想了又想:與其被攙死到不如被笑死。

  于是,我逞強道:不就是包粽子啊,誰不會。接著,我拿起兩片棕葉,偷偷地斜著眼睛看著外婆怎么包,可是老鼠最終還是逃不過貓的手掌心。最后我還是被外公發現了。他婉轉地說:你不是說包粽子誰不會包呀!現在包得怎么樣了啊!要不要外公教教你啊!不用,我自己會處理好。我堅決地說。于是我接著放了些糯米,香菇,和豬肉。準備包起來。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我捏好左邊時,右邊掉餡了;當我捏好右邊時,左邊掉餡了;當我捏好中間時,兩邊掉餡了。可憐的我呀!為什么只有兩只手,之前只顧著吃粽子,怎么會沒想到原來吃粽子的背后包粽子的人是多么艱辛啊!我感覺我做錯了,一直以來做的每件事,都不曾了解背后。

  于是,我紅著臉對外婆說:外婆可以教我怎么包粽子嗎?沒想到外婆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原來包粽子也是有竅門的喔。看了這篇文章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這樣的經歷!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24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昨天是端午節,今天楊老師教我們包粽子。

  楊老師昨天就從市場買回棕葉、糯米、紅棗、繩子。她告訴我們,昨天她就把棕葉、糯米、紅棗、繩子洗了一遍,再把粽葉刷干凈,這樣才能包粽子。

  楊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遍視頻,告訴我們卷成漏斗形再把粽葉捏住,放一半米進去,再放進一個紅棗,把多出來的粽葉折起來,最后再拿繩子捆起來,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拿起兩片粽葉,先對折,然后卷成漏斗形。但是我左卷右卷卷了好久都沒有卷好,在楊老師的指導下終于卷成了漏斗形。接著放進一半的糯米,再放了個紅棗,又加一半糯米進去。要把多余的粽葉折起來時,我折了好多遍都沒折好。楊老師幫我把粽葉折好后給了我一根繩子,讓我捆起來。我捆著捆著,這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松,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我使勁把繩子綁起來,但還是松了。我綁了好多遍終于綁好了,呼——包粽子不容易呀。

  包粽子雖然很難,但我們還是很開心。我們包出的粽子形狀不太好看,卻是我們親手包的哦!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25

  年前一大早,撲鼻而來的是一股特別的香氣,好奇的我跑到廚房外一探究竟,只見外公坐在大灶前燒著材火,外婆站在桌子前忙碌著,手在鍋子里捏來捏去的樣子真是逗趣,走近一看,才發現外婆正在在包裹著我平常最喜歡吃的肉粽。

  包肉粽看起來真好玩!我充滿好奇心地在一旁看著,外婆看我一副興趣高昂的樣子,就同意讓我也動手做看看。一開始,肉粽被我包成了”四不像”,外婆則在一旁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提醒我,漸漸的,我越來越懂得訣竅和技巧,只見外婆驚奇地稱贊:“你真厲害!馬上就學會了,呵呵。”另外,包肉粽時總感覺手里油油的,還常黏著一些米粒,就算洗完手,手中還是會留著肉粽材料的味道呢!

  一串串的肉粽經過長時間烹煮,起鍋時的粽子彷彿洗了熱水澡,香氣四溢,我迫不急待的拆了顆熱騰騰的粽子來品嘗,美味的肉粽果真一下子就被我吃光了呢!頭一次嘗試包粽子的感覺真是獨一無二,而和家人在年節一同相處的團圓樂更是幸福!

  濃濃粽子情作文 篇26

  端午節來了!我們全家都是躍躍欲試的,為什么呢當然是因為每到端午節,我們就都能夠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啊!

  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的習俗也可多了,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還有賽龍舟!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粽子了,不只是吃粽子,我還異常喜歡包粽子,這樣體會到自我辛勤的勞動成果后,那種自豪與喜悅是滿滿的,什么也不能代替的!

  每年端午節我都會跑到奶奶那里去幫忙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

  我一到門口,奶奶就笑呵呵地叫我進來,我跟奶奶聊著聊著突然想起了正事——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技術活,首先要選擇上好的糯米,我精挑細選一番,最終滿意地點點頭!接下來就是用把粽子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把糯米填進去,要填得溢出了才差不多了,奶奶說這樣有利于后面的包裹,能夠使粽子里的餡料充滿整個粽子。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把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慢慢的卷起來。,卷到最終的樣貌,要留一點小尾巴。之后把尾巴全部卷起來,用大拇指把它壓住,把卷起來的那一應對折過來,最終用棉線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來,捆好不讓它散開就能夠了!我們把二十個粽子全部包好之后,粽子們就該下鍋了!

  我耐心地等著,就等著那香噴噴的粽子出爐!“好了!”當我聽到奶奶的話時,天明白我有多高興!我急忙把腦袋湊過去,去看看我的勞動成果!耶!大功告成!我屁顛屁顛地請媽媽爸爸他們過來吃粽子,他們都說好吃,我的心里也樂開了花!

  每次端午節都給我帶了很大的喜悅!

【濃濃粽子情作文】相關文章:

濃濃粽子情作文11-23

濃濃粽子情小學作文07-11

濃濃粽子情作文3篇02-26

濃濃粽子情作文2篇01-29

濃濃端午粽子情400字作文(精選31篇)05-31

濃濃桂花情作文03-16

濃濃元宵情作文02-19

濃濃金山情作文08-20

濃濃三八情作文09-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视频高清在线人 | 加勒比色老久久综合网高清 | 亚洲国产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中文a∨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性色生活片 | 在线播放免费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