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廣東高考作文真題及范文:遠近結合,感受自然
高考作文歷來都是人們最關心的一道題目,不僅因為其占分高,還因為它給學生自由思考、自由發揮的空間非常大!小編收集了遠近結合,感受自然,歡迎閱讀。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刺旃庠撇剩軠y陰晴雨雪,但難逾目力所及;打開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少了靜觀云卷云舒的樂趣。漫步林間,常看草長鶯飛、枝葉枯榮,但未必能細說花鳥之名、樹木之性;輕點鼠標,可知生物的綱目屬種、遷徙演化,卻無法嗅到花果清香、叢林氣息。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
要求:
1.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
2.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范文:
遠近結合,感受自然
看春光云影,能測陰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過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無觀云之趣。觀草木于林間,未必能道出花鳥之名;輕點鼠標,可通知生物之屬,卻丟失花果之清香、叢林之氣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遠。
何不將遠近之利相結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無比發達的今天,人們可通過無比便捷的信息技術來認識世界,感知自然,這固然是好,然而卻少了對行云流水、鳥語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們只有對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認識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讓我們合二者之利,淋漓盡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體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概;李白能感受到“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險要;蘇軾有對長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贊嘆,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閑,古人對自然有著無比豐富的體驗與感受,畢竟他們與天地伴,與日月行。然而,卻缺乏對自然的深刻認識,不能把握天地之屬性,世界之本原,樹木之綱屬,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規律,以造福于人類,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們是有優勢的,我們可以利用完備的信息系統,獲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質及規律,既可親身自然,又能了解有關于自然的一切,遠近結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現代,不少人僅僅滿足于“數字自然”,缺少對大自然“身臨其境”的感受,難道“百度網上動物園”能體現鷹翔狼嘯的`氣勢么?難道一張張圖片能盡顯花木之美?更難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長江之氣勢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現代人也許能說出很多關于自然的一切,然而當被問及草木之氣味,花鳥之姿態時,卻啞口無言。那么,讓我們放下手機,離開電腦,走進大自然,去親自體驗“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恬適,去感受“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淡然……
大自然離我們很近,也很遠,但我們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與大自然的距離。人們創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體驗,將二者相結合,我們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歷年廣東高考作文真題及:遠近結合,感受自然】相關文章:
廣東高考作文真題:遠近結合,感受自然03-03
歷年廣東高考作文真題:感知自然08-16
歷年廣東高考作文真題:盡賞自然 盡得清歡12-17
廣東高考作文真題:感知自然08-18
廣東高考滿分作文賞析:遠近結合,感受自然05-09
歷年廣東高考作文真題:與你為鄰08-12
歷年高考作文真題:感知自然08-13
廣東高考作文真題及范文:感知自然12-10
廣東高考作文真題:知自然,亦要“感”自然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