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范文
讀人、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于己于國,大有裨益。下面小編整理的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歡迎大家參考!
【閱讀與經典同行_范文1】
小時候,爸爸媽媽要我讀經典、背經典。幼兒園里,老師教我積累經典,上了小學,學校也讓我學經典、掌握經典、領悟經典、運用經典。經典像我一位形影不離的朋友,不停地幫我漫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為了不斷獲取知識的力量,我與經典一直同行在成長的道路上。
當我還是個乳臭未干的小孩兒時,經典幫我拉開了窗簾,透過一扇小小的窗戶,我能看見許多知識在游蕩,使我小小的心里充滿了歡樂。牙牙學語時,我迫不及待地跟著爸爸媽媽后面念著《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晚上,月光透過窗簾,照在墻上,我默念著靜夜思,想象著詩人看到的情景。
上了幼兒園,經典引導我走到窗戶前,讓我認識了更多的知識。上了小學,經典幫我打開了窗戶,我往外一躍,伸展開雙臂盡情地和知識擁抱。經典還是伴著我向“海洋”深處游去。
三年級,我認識了詞。第一首是蘇軾的《水調歌頭》,我覺得寫得很美,讓我聯想到這樣的情景:深夜,月光發出潔白的微笑,我獨自一人坐在水邊,踋前后不停地擺動,有時沾到水面,泛起層層漣漪。這首詞讓我聞到書籍典雅的香味。
現在,經典幫我得到了更多知識。《游子吟》贊揚了世上千千萬萬個母親,使我明白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三國演義》讓我知道諸葛孔明、龐統都是一世的才子。蜀國之所以有了他們才能與列強抗衡那么久。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所以,它一直激勵著我要做這樣的人,讓我成為國家的棟梁。
讓我與經典同行,親近經典書籍,與經典為友吧。我們為什么讀經典?從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易中天的話里,我能找到最好的答案:“歸根到底,就是因為能從經典中,讀人、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于己于國,大有裨益。”
【閱讀與經典同行_范文2】
我爸爸的床邊有幾本書是他經常翻看的:《論語心得》、《帝國的惆悵》,還有《紅樓夢》、《圍城》等。爸爸說那里有好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是經典。
“國學”是中華民族的“經典”,作為中華子孫不僅要知道,更要深入地了解。為此,爸爸給我買了幾本書:少年版的《紅樓夢》、《三國演義》、《三十六計》、《唐詩宋詞元曲》等,作業做完了看一看,睡覺前讀一讀,還真的有些愛不釋手呢!
跟爸爸聊天的時候爸爸就說過:兒童誦讀經典可以快速地增加識字量;幫助我們提高記憶的廣度和理解力;還有助于我們人格的成長。
的確是這樣,讀這些經典書籍使我的詞匯量增加了許多,明白了好多做人的道理,以至于在講話的時候還能經常冒出一些古人的名言。讀這些書的時候仿佛能聆聽古代圣賢的聲音。猶如和古人對話,好似春風化雨,潛自有潤。
在我們北苑小區的圍墻上,書畫家們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三字經》刻畫在上面。走在圍墻邊,古人的音容笑貌,躍然在眼前,圣賢就像朋友一樣用簡潔的語言,對我們諄諄教誨,教我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世。
雖然對《三字經》和《論語》的一些話還不能理解,但我相信長大后會慢慢地理解的,讀讀背背,還是朗朗上口,雖不甚解,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經典文化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生理想還是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的。
以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端臅、《五經》、先秦散文、唐詩宋詞,處處閃耀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雖然我還小,讀的少,但我還是有機會讀一讀;雖然其中有一些思想被批判,但絕大多數還是被現代人批判地吸收。經典是處世哲學,是倫理道德的指向標,更是人生前進的明燈。
讀圣賢書,行萬里路。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留給后人的是大浪淘沙后的精華。生活在高科技的時代,我們不能在業余時間整天用拇指玩手機、用鼠標玩游戲。我們應靜下心來,讀些經典,發揚國學,繼承和發展中國燦爛的文化,彰顯我們的民族精神,使中華民族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高中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相關文章:
高中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05-02
閱讀與經典同行高中優秀征文06-22
高中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900字06-19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精選」08-29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02-13
高中優秀學生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04-23
高中閱讀與經典同行優秀征文800字02-13
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最新」06-17
初中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