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作文[共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典故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典故作文 篇1
清同治十年,在南洋經商的張弼士參加了法國領事館舉辦的一個酒會。當時,來了不少貴賓,工作人員端來了法蘭西上等葡萄酒。張弼士拿起酒杯,輕輕啜了一小口,細細品味,香甜爽口,一股綿綿的習習酒香在口中久久不能散去。貴賓們端著酒杯,都久久不愿放下。
法國領事見狀,說出了一段有趣的往事。
那是咸豐年間,他隨英法聯軍進駐煙臺,因無葡萄酒相伴,感覺分外枯燥無味。這時,有人來報告說,在附近的`山中,發現了大片大片的野生葡萄林。士兵們歡呼雀躍,他們采回野生葡萄,并用自制的小型制酒機來榨汁釀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用野生葡萄釀造的葡萄酒別有風味,令人陶醉。
法國領事講這則逸事時,現場不少人聽后只是笑笑而已。然而,張弼士卻將法國領事的話牢牢記在心中,并且,一個宏大的構想逐漸清晰起來。張弼士來到煙臺經過周密的考察和籌備后,張裕葡萄酒釀造公司便在煙臺橫空出世了。
如今,張裕葡萄酒的營業額已經高達數十億元,名列中國葡萄酒業的榜首。煙臺也被國際葡萄酒局列為中國唯一一座國際葡萄酒城。
有時,別人一句不經意的玩笑話就會蘊含著巨大商機。如果,當時張弼士聽后只是把它當成一句玩笑話并哈哈一笑,那么,我們今天就很難在煙臺看到張裕葡萄酒的輝煌了。
歷史典故作文 篇2
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燕昭王因國中沒有能攻善守的將軍深感頭痛,他的謀士郭隗給他講了一個國王花費千金買來千里馬尸骨的故事。燕王聽了這個故事茅塞頓開,當即重用郭隗,給了他崇高的`禮儀和優厚的待遇。各國賢臣良將見郭隗得到燕王如此厚愛,便紛紛前來投奔,一時燕國人才云集。
“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有政策優勢才有人才優勢。要讓真正的千里馬脫穎而出,需要伯樂的眼光和品德,更需要公正公平公開的賽馬規則和遴選機制。
歷史典故作文 篇3
破鏡重圓
南朝陳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為樂昌公主。因見天下大亂,恐一旦亡國,離亂之際,夫妻失散,遂破銅鏡為二,夫妻各執一半,相約他年正月十五日賣鏡都市以謀晤合。未幾,陳果為隋所滅。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國公楊素所獲,極受恩寵。德言流離至京城,遇一仆在街頭叫賣破鏡,正與自己藏的半邊契合。就題詩道:“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見詩,悲泣不食。楊素知情后,大為感動,終于讓他們夫婦團聚。后因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后重新團圓。
歷史典故作文 篇4
指碑
開封是清官包拯為官的地方,后人為了紀念包拯,把凡是在某些方面開封當過府尹的人的名字全部刻在一塊石碑上。
從北宋開始,近千年間,那塊一丈許的表石碑上寫滿了開封府尹的名字。千百年來,凡是到開封的游人都會參觀當年包拯坐堂審案的`地方,然后觀摩那塊刻滿名字的石碑。
那塊石碑的正上方有一個凹陷的深坑,包拯兩個字已模糊不可辨了。而其他人的名字卻個個清晰可見。
原來,游人和敬仰包拯的人站到那塊刻滿名字的碑前,都會尋找包拯的大名,然后用手指點寫有“包拯”兩個字的地方。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游客觸摸過那個寫有包拯名字的地方,日積月累,竟然被手指磨出了一個深坑。
二十多年前,開封對那塊石碑進行了保護,在包拯紀念館中,又重新按原樣制作了一塊石碑;可到如今,仿制的石碑上刻有“包拯”兩個字的地方又被磨去一個淺坑。
歷史典故作文 篇5
事例內容
戰國初期,秦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國落后。公元前361年,秦國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決心發憤圖強,于是委派商鞅實施變法。
商鞅起草了一系列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就賞十兩金。”
不一會兒,南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人們都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賞金?準是有人在開玩笑呢。”大伙兒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上去扛木頭的。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到五十兩。正在大伙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人把木頭扛起來就走,一直搬到北門。商鞅立刻兌現了他的諾言,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金。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老百姓都說:“商鞅的命令不含糊。”有了這種信任基礎,商鞅的新法得到了有效的貫徹和執行。
自從商鞅變法以后,秦國的農業生產增加了,軍事力量也強大了,各方面實力逐步超過了其它各國,于是才有了后來的吞并六國,一統華夏。
【歷史典故作文】相關文章: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8-02
經典歷史典故04-07
歷史的典故05-22
精選歷史典故01-30
歷史典故05-20
歷史典故:旱魃拜夜叉-歷史典故素材03-28
晁錯削地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02-27
無雙黃童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素材02-21
歷史典故作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