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作基礎知識之基本句式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薦】寫作基礎知識之基本句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來越頻繁,事情也越來越復雜,因此應用文的功能也就越來越多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薦】寫作基礎知識之基本句式,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句子依據用途或語氣可分為四大類即: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陳述句:說明一件事情,表示陳述語氣的句子。
疑問句:提出一個問題,表示疑問語氣的句子。
祈使句:要求或者希望中國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語氣的句子。
感嘆句:表示感嘆語氣的句子。
一、陳述句和反問句的互換:
陳述句指說明意見、敘述事實的句子。反問句是指用疑問句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的句子。
把陳述句改成反問句有兩種情況:
1、肯定語氣改成反問句如:
天才來自勤奮。改為:難道天才不是來自勤奮嗎?
2、否定語氣改成反問句
小孩掉進河里,我們不能見死不救。
小孩掉進河里,我們能見死不救嗎?
注意點:陳述句改成反問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詞改成表示否定的詞,句末的句號改成問號,并加上“嗎”、“呢”等句末的句號要改成問號。
反問句改成陳述句也有兩種情況:
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就要把“難道”和“不”等詞刪去,把句末的問號改成句號,并去掉“難道……嗎”和“怎么……呢”語氣助詞。
練習:
1、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2、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3、難道我們播下的種子不會在自己學生的身上開花結果嗎?
4、老師對我的教導,難道我會忘記嗎?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換:
表達一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課堂紀律。”可以改寫成“沒有一個人不遵守課堂紀律。”改寫后句子的肯定語氣要比原來的句子更強。改寫時要注意:雙重否定是表示進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須用上兩個表示否定的詞,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個否定的詞,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例: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天下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注意:
練習:
(1)全班同學都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2)學好語文和輸血,對青年人的成才才會起促進作用。
(3)同學們都覺得書籍是我們的好老師。
(4)記住“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會找到春天的。
(5)上坡下的每一塊地都被大水淹沒了。
(6)事情的來龍去脈得向你說清楚。
(7)這里的情況你是清楚的。
三、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的改寫:
我們在說話或寫作中,有時需要直接引用別人的對話,有時需要轉述。例如雨來搖搖頭說:“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沒有看見。”這是直接敘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轉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來搖搖頭說,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沒有看見。”
改寫時應注意三點:一是改換人稱,將對話中表示“誰”(如我、我們等)的人稱代詞改成“他”或“他們”。與引號前的人稱一致起來。二是改變標點,將冒號改成逗號,雙引號去掉。三是適當調整詞語,需要時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動,但不能改變句子的基本意思,使句子通順。
例:貝多芬說:“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貝多芬說,它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1)他輕輕地說:“我買不起,我的錢不夠。”
(2)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我會怕廉將軍嗎?
(3)小華告訴我:“我的《兒童時代》先借給你看。”
(4)媽媽對我說:“我今晚要加班,不回家吃飯了。”
(5)小華對小麗說:“明天我們班要參加區文藝會演,我得早點到校排演。”
四、陳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如:他碾死了小青蟲。可改成
⒈“把”字句:他把小青蟲碾死了。將陳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將句中表示動作的對象移到表示動作的詞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變換句式時必須保持原句的意思。
⒉“被”字句:小青蟲被他碾死了。把陳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將句中表示接受動作的詞調到句首,換上“被”就成了被字句。
這兩種句子的變換只要調換句中的某些詞的位置就行了。
如上面句①中只需把“碾死了”和“小青蟲”的位置調換一下,再在他的后面加個“把”字;句②則把“小青蟲”與他“他”之間加個“被”字就行了。兩個句子互相改換之后,它們原來的意思不能改變。
五、有些陳述句為了突出句中的某一部分,可交換下詞語的位置。
如:“我去過北京。”與“北京,我去過。”前者突出“我去過”,后者突出了“北京”。改變說法,做到語言美。
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車,一個小學生連忙讓座,應怎么說呢?
應說:“老奶奶,請您坐這兒!”
注意點:如說“喂,老太婆,坐這兒來!”就很沒有禮貌。我們在與人交往時,要學會使用“請”“打擾”“對不起”“謝謝”“沒關系”,接電話時,要用“您好!請問……”等。
六、特殊句式的變換
1、詞語位置的變換:如
常式句:親人再見了!
變式句:再見了,親人。把主謂語的位置進行互換
2、變換提示語的位置:如
(1)、我說:“爸爸,也許它不會死……”(提示語在前)
(2)、“爸爸!”,我說,“也許它不會死……”(提示語在中間)
(3)、“爸爸,也許它不會死……”我說。(提示語在句末)七、關聯句
句子依據結構分類,可分為單句和復句。復句是能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相當于單句的分段的句子。復句內的各個單句形式,叫做分句。同一個復句里的分句,說是的是有關系的事,它們又是由關聯詞語連接起來的,因此也稱作關聯句。常見的關聯句有七種類型,每類關聯句有它們自己常用的關聯詞語。
1、因果關系:因為……所以因此既然……就
2、條件關系:只有……才只要……就無論……都不管……總
3、假設關系:如果……就要是……就哪怕……也即使……也4、遞進關系:不但……而且不光……還不僅……還
5、并列關系:既……又一邊……一邊一方面……一方面一會兒……一會兒
6、轉折關系:雖然……但是盡管……還是
7、選擇關系:是……不是寧可……也不不是……就是與其……不如
運用關聯詞語要注意以下幾點:
關聯詞語一般都成對出現,只有少數單獨使用。(如“可是”、“而”、“因此”等)
關聯詞語大都有一定的搭配習慣,不能任意組合。
關聯詞語起連接作用,可以把兩句話并為一句。
七、因果句式的改寫:
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結果關系來寫的。它有兩種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個或幾個,但結果只能是一個。改寫時,可以用關聯詞,也可省支其中一個關聯詞,甚至不用。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變。
八、縮句和擴句
縮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句子。把句子中表示修飾或限制的詞語去掉,保留原來句子的主干,縮成一個簡單完整的句子。縮句不能增加和減少原句基本成分,不改變原句的意思。
縮句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1、分辨句式,提出問題。先看看這句話是寫人還是寫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誰是什么”、“誰干什么”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怎么樣”來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動著的小絨球原來是剛孵出來的小雞。”我們可提問:什么?--小絨球;是什么?---是小雞。縮句后就是成“小絨球是小雞。”
2、進行詞語比較,找出主要詞語。有些句子很長,修飾的部分較多,我們就要在幾個詞語中選出主要的,才能正確地縮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野花。”因為“野花”只能開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詞,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飾“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縮句,就要把否定詞一起寫出來,否則就會改變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種騙人的鬼話。”應縮成“我不相信鬼話”,而不能縮成“我相信鬼話”另外要提醒小朋友的是,縮句后,雖然句子十分簡短,但它還是個完整的句子,所以句末必須加上原句上的標點符號。擴句恰好相反,是在句子的主干上增加一些恰當的修飾或限制性的詞語,是句子的內容變得豐富、具體和生動。擴句的過程正好與縮句相反,即按一定要求給句子的主干添枝加葉,加上修飾成分,使它表達的意思更具體、形象、生動。
在具體擴句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所加的修飾詞必須與主干搭配得當
2、擴句后句子的成分不變。
3、擴句后不能改變句子的結構。
寫作知識相關擴展
寫作技巧
1.抓住感情的觸發點
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摯的感情最容易打動人,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相通的,這也正是文學作品、現代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而現實生活中,有時,那怕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讓我們感動。這時候,只要我們抓住它,敘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繪出它令你感動的具體細節,讓自己感動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動別人,引起別人的共鳴,這時就是一篇好文章。這樣的文章,對于你自己來說也一定是一種財富,而愛不釋手,久久珍藏。
如我們所學的課文《往事依依》、《散步》、《麥琪的禮物》、《藤野先生》
2.抓住事理的感悟點
我們說,生活中的一些偶然都是有其內在的必然,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其內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們去認真仔細地思考,一定會給我們以感悟、以啟迪。這樣的東西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財富。抓住這樣的感悟點,用文學的語言描述,然后畫龍點睛地議論幾句,一定是一篇極富哲理的好文章。這樣的文章同樣能使自己感動,讓別人也受益。
如我們所學的課文《敬畏生命》《紫藤蘿瀑布》。
3.抓住生活的情趣點
每個人的生活并不僅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與學習,天天的柴米油鹽,許多時候我們的生活正是一些情趣讓我們沉醉其中,樂此不疲。這些情趣正是我們生活中的調料,讓我們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們都希望在生活之中多一點這樣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更滋潤一些。正如此,作為我們的作文這種表情達意的載體如果能抓住這樣的情趣點,也一定是能讓喜愛的。
如我們所學的課文《變色龍》、《范進中舉》
4.向歷史和文學作品中挖掘
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文學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形象以及一些經典的情感寄托與描寫,它們大都是流傳很廣的,選中它們,換一個角度,把它們用文學的語言表述,再加上自己的感情傾向,只要合乎情理,一定能打動很多的讀者,并且,選取這樣的材料會大提高你的見識品位和你的文章品位。這樣的文章雖然在我們所學過的課本中比較少,但在現實的文學作品中還是很多的。如高考(微博)作文《赤兔之死》
寫作基礎知識特點
1.準確
準確,就是要正確地、恰當無誤地表達出所要表達的內容,用詞用語含義清楚,概念恰當明確,不產生歧義,不引起誤會,無溢美之詞,無隱惡之嫌。
要做到語言準確,必須要把握詞語的分寸感和合適度。特別是要區分同義詞、近義詞在適用范圍、詞義輕重、搭配功能、語體雅俗、詞性差別等方面的細微差別。
要做到語言準確,還要注意語意鮮明,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辭,以免產生歧義,延誤工作。如“大致尚可”、“有關部門”、“條件許可時”、“事出有因,查無實據”等表達含糊的詞應謹慎使用。
2.簡明
簡明,指文字的簡潔、明白,用較少的文字清楚表達較多、較豐富的內容,要“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要做到簡明,首先要精簡文意,壓縮篇幅,突出主干,把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內容刪去。其次要反復錘煉,提高概括能力,杜絕堆砌修飾語,適當使用縮略語,如“五講四美”等。第三,要推敲詞語,錘煉句子,一句話就能說明白的決不用兩句話,一個詞能概括清楚的決不用兩個詞。恰當地運用成語、文言詞語等,也有助于語言的簡明。第四,要注意用詞通俗,不用生僻晦澀的字句。應該指出的是,“簡”要得當,不能茍簡,要以不妨礙內容的表達為前提,絕不能為簡而生造詞語、亂縮略、濫用文言,不能讓人不明白或產生歧義,引起誤解。
3.平實
應用文是為解決實際問題而寫的,它的語言重在實用。一個字、一句話,往往至關重要。為了便于讀者理解,應用文語言應力求平實。行文時多用平直的敘述,恰當的議論,簡潔明了的說明。比如公文,它具有行政約束力和法定的權威性,因此,用語必須樸素、切實,不能浮華失實,不能亂用形容詞或俚俗口語。
應用文寫作要求用語平實,但平實不等于平淡。我國歷史上保留下來的許多文章既是應用文,同時又是文學佳作。
4.得體
應用文實用性強,講究得體,一方面要適合特定的文體。按文體要求遣詞造句,保持該文體的語言特色。如公文宜莊重,調查報告須平實,學術論文應嚴謹,社交文書需較濃的感情色彩,廣告就常用模糊的語言,使用說明書則需具體實在,商業交際文書要委婉,合同書則要精確等。另一方面要考慮作者自己的身份,閱讀的對象,約稿的單位,行文的目的,甚至與客觀環境的和諧一致,恰如其分。比如需要登報或張貼的,語言要通俗易懂,需要宣讀或廣播的,語言應簡明流暢、便于朗讀;書信的寫作,要根據遠近親疏、尊卑長幼的關系使用相應的語言;公文的寫作要根據不同文種和行文關系而使用相應的語言,否則就不得體。總而言之,作者應有針對性地運用得體的語言取得最佳的表達效果。
【寫作基礎知識之基本句式】相關文章:
寫作基礎知識之基本句式11-01
公共基礎知識經典寫作句式(通用11篇)11-08
寫作基礎知識之材料作文201701-21
寫作基礎知識之記敘的順序201701-21
2015考研英語寫作基礎知識之標點與書寫01-23
2015年高考英語專題之寫作基礎知識01-21
寫作基礎知識—公文的寫作02-03
寫作基礎知識—散文的寫作01-28
寫作基礎知識:小說寫作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