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基礎
公文是一種特殊的文章,寫作過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寫作通則之外,還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規律,公文寫作基本要求就是對這些規律的反映。其內容是:合"法",求實,合體,簡明,嚴謹,準確,規范,完整,清晰,耐久。 本文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文寫作基礎,希望大家喜歡!
公文寫作基礎1
1、寫作基礎知識
主題是文章的統帥和綱領,是文章的核心;主題源于材料,主題不能先行,必須從實際出發,從材料中引出主題。實用文體主題的表現表式主要有:
①直接闡述;
②單一集中;
③以意役法;
④片言居要;
⑤善用標題。
文章結構安排的環節主要包括:選擇角度;設置線索;安排層次;劃分段落;設計開頭與結尾;處理過渡和照應等。文章的結構應達到嚴謹(嚴密精細,無懈可擊)、自然(順理成章,開闔自如)、完整(勻稱飽滿,首尾圓合)、統一(和諧一致,通篇一貫,決不相互抵觸,自相矛盾)
文章常用的表達方法有敘述、描寫、議論、說明,其中議論的方法又可具體分為:
①例證法;
②喻證法;
③類比法;
④對比法;
⑤反駁法;
⑥歸謬法。
語言運用的基本要求:合體、得體,準確、順達,簡潔、明快,生動、有力。
2、公文的特點和種類
公文,也稱公務文件,是在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規范體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記錄,其區別于圖書、情報、資料等事物的個性點主要有:
①由法定作者制發;
②具有法定的現實執行效用;
③具有規范的體式;
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據不同的標準,公文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如下分類:
(1)根據形成和作用的公務活動領域,公文可分為通用公文和專用公文兩類。
(2)根據內容涉及國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為對外公開、限國內公開、內部使用、秘密、機密、絕密六類
(3)根據行文方向,公文可分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類。
(4)根據內容的性質,公文可分為規范性、領導指導性、公布性、陳述呈請性、商洽性、證明性公文。
(5)根據處理時限的要求,公文可分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類。
(6)根據來源,在一個機關內部可將公文分為收文、發文兩類。
3、政府系統的通用公文文種
(1)規范性文件
條例。用于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統的規定,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規章不得稱條例。
規定。用于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規定。
辦法。用于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的規定。
(2)領導指導性文件
命令(令)。用于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旅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獎懲有關人員;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
決定。用于對重要事項或重大行動作出安排。
指示。用于對下級機關布置工作,闡明工作活動的指導原則。
批復。用于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
通知。用于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發布規章;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有關單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執行的事項;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報。用于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情況。
(3)公布性文件
公告。用于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法定事項。
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4)陳述呈請性文件
議案。用于各級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請示。用于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準。
報告。用于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或者建議,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調查報告。用于反映調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與規律。
(5)商洽性文件
函。用于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答、詢問和答復問題;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準等。
(6)會議文件
會議紀要。用于記載和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
4、黨政機關的通用公文文體
(1)規范性文件
條例。用于黨的中央組織制定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規章制度。
規定。用于對特定范圍內的工作和事務制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2)領導指導性文件
決議。用于經會議討論通過的重要決策事項。
決定。用于對重要事項作出決策和安排。
指示。用于對下級機關布置工作,提出開展工作的原則和要求。
意見。對于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
通知。用于發布黨內法規、任免干部、傳達上級機關的指示、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發布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有關單位共同執行或者周知的事項。
通報。用于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況。
批復。用于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
(3)公布性文件
公報。用于公開發布重要決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陳述呈請情文件
報告。用于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請示。用于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準。
(5)商洽性工作
函。用于機關之間的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向無隸屬關系的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準等。
(6)會議文件
會議紀要。用于記載會議主要精神和議定事項。
5、公文文體與結構常識
應用文體區別于其他文體的特殊屬性主要有直接應用性、全面真實性、結構格式的規范性。
公文屬于特殊應用文,其區別于一般應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現為:被強制性規定采用白話文形式;兼用議論、說明、敘述三種基本表達方法。
公文的基本組成部分有:標題、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簽署、主題詞。
公文的其他組成部分有文頭、發文字號、簽發人、保密等級、緊急程度、主送機關、附件及其標記、抄送機關、注釋、印發說明等。
印章或簽署均為證實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實性及公文效力的標志。
6、公文格式排版規定
保密等級:絕密機密秘密標注后,加,必要時加期限(如機密5年),3號或4號黑體。
緊急程度:急或特急,在保密等級下一行,字號字體同保密等級。
發文字號:位于文頭下方,居中;如有簽發人,居左,兩者排一行,3號或4號仿宋字。
公文寫作基礎2
倡議書是個人或集體提出建議并公開發起,希望共同完成某項任務或開展某項公益活動所運用的一種專用書信。
【特點】
(一)倡議書的群眾性
倡議書不是對某個人、某一集體、或某一單位而言的,它往往面向廣大群眾,或對一個部門的所有人發出,或對一個地區的所有人發出,甚至向全國發出。所以其對象廣泛的群眾性是倡議書的根本特征。
(二)倡議書對象的不確定性
倡議書是要求廣大群眾響應的,然而其對象范圍往往是不定的。它即便是在文中明確了自己的具體對象,但實際上有關人員可以表示響應,也可以不表示響應,它本身不具有很強的約束力。而與此無關的別的群眾團體卻可以有所響應。
(三)倡議書的公開性
倡議書就是一種廣而告之的書信。它就是要讓廣大的人民群眾知道了解,從而激起更多的人響應,以期在最大的范圍內引起共鳴。
【格式及寫法】
倡議書一般由標題、稱呼、正文、結尾、落款五部分組成。
(一)標題
倡議書標題一般由文種名單獨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較大的字體寫“倡議書”三個字。另外,標題還可以由倡議內容和文種名共同組成。如“關于為雅安地震災區捐款的倡議書”。
(二)稱呼
倡議書的稱呼可依據倡議的對象而選用適當的稱呼。如“廣大的青少年朋友們”、“廣大的市民朋友們”等。有的倡議書也可不用稱呼,而在正文中指出倡議的對象。
(三)正文
倡議書的內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寫倡議書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倡議書的發出貴在引起廣泛的響應,只有交待清楚倡議活動的原因,以及當時的各種背景事實,并申明發布倡議的目的,人們才會理解和信服,才會自覺的行動。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會使人覺得莫名其妙,難以響應。
2、寫明倡議的具體內容和要求
這是正文的重點部分。倡議的內容一定要具體化。開展怎樣的活動,都做哪些事情,具體要求是什么,它的價值和意義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寫明。
倡議的具體內容一般是分條開列的,這樣寫往往清晰明確,一目了然。
(四)結尾
結尾要表示倡議者的決心和希望或者寫出某種建議。倡議書一般不在結尾寫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話。
(五)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寫明倡議者單位、集體或個人的名稱或姓名,署上發倡議的日期。
公文寫作基礎3
一、公文寫作基本要求
公文是一種特殊的文章,寫作過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寫作通則之外,還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規律,公文寫作基本要求就是對這些規律的反映。其內容是:合"法",求實,合體,簡明,嚴謹,準確,規范,完整,清晰,耐久 。
二、行文規則
行文規則是關于正確有效傳遞文件的規定,也是撰擬公文的指導依據。遵守行文規則具有重要意義。
行文規則的主要內容包括:根據機關間的工作關系準確行文;選擇適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越級行文;正確選擇主送,抄送機關;明確發文權限,不越權行文;堅持"黨政文件分開";聯合行文時,作者應為"同級";行文前需就有關問題協商一致;嚴格控制文件數量,簡化行文手續。
三、文稿書寫規范
關于文稿書寫規范主要涉及:文稿用紙要求;圖文區的規定;稿紙的使用;書寫格式要求;字體與各種計量單位的使用;標點符號使用;外文字母書寫;公文中的數 字表示;序號表示;標注格式設計,排版,印刷注意事項的要求;文稿的修改;頁碼的標注;注釋的處理;公式的處理;文中的表格的編排。
四、公文寫作的一般步驟
(一)公文寫作前的準備
1、明確行文目的和要求。
2、確立公文主題。
3、選定公文文種。
4、占有材料。
5、確定具體表達方式。
(二)撰擬文稿
1、安排好結構,一是確定總體的構成;二是確定正文的具體構成,解決好各組成部分的編排次序,安排各層次,段落間的銜接與轉換,處理好開頭和結尾。
2、擬出寫作提綱。
3、正式撰擬文稿。
(三)審核修改
文稿的審核修正要認真嚴肅反復進行,要按規定的程序進行。
五、公文的語言特點
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是:莊重,準確,樸實,精煉,嚴謹,規范。這些特點具體體現在公文詞語,公文語句,公文表達,公文修辭中。
六、公文詞語的選擇
在選擇詞語的過程中應注意: 認真辨析詞語的確切含義,使詞語的意義符合客觀實際;注意分辨詞語的感情色彩,以正確表達作者的立場觀點;注意詞語聲音和語調對語義的影響,以提高表達效 果;注意詞語間的正確搭配,遵循語言法則;注意公文具體使用場合對詞語風格的要求,維護公文的嚴肅性及強制執行性;注意針對公文具體收受對象的特點選詞, 以"有的放矢"便于理解和執行;注意根據公文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物的特殊性質選詞,以獲得更加鮮明直接的表達效果;注意根據上下文的需要選詞,以維護公文的 完整有效性;注意根據文種的不同特點選詞,以保證語言得體而有力;注意詞語的規范性,以提高公文溝通的效果,擴展溝通的范圍。
七、公文中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表達要求
在對公文中所涉及的事物和概念進行表達的過程中,除了必須遵循一般的語法規則,邏輯規則之外,還必須遵循一些特殊要求。其中特別需要注意:時間的表達;空間的表達;職務,姓名的表達;數量的表達;范圍的表達;程度的表達;語氣,神態的表達。
八、公文修辭
公文修辭在其所追求的效果方面,重準確鮮明,質樸平勻,精練順達,反對含糊暖昧,繁冗堆砌,輕浮造作,重內在美而不只求形式美;在修辭手法方面,以消極修辭手法為主,以積極修辭手法為輔,重在選詞煉句及章法方面下功夫,審慎使用修辭格。
九、公文專用詞語
由于表意和表現特殊色彩的需要,公文中有一些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這些詞語詞形確定,詞義精確特定,用途穩定專門,并為從事公文工作的人們所熟悉,它 們就是公文專用詞語。正確地使用公文專用詞語可使寫者順手,讀者便當,保證表意精當得體,理解精確周嚴,可提高制發和處理公文的質量與效率。
公文寫作基礎4
公文,即公務文書,是國家機關及其他社會組織在行使職權和實施管理的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與規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辦理公務的重要工具。公文的基本含義,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
(1)公文形成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及其他社會組織。
(2)公文形成的條件是行使職權和實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與規范格式的文件材料。這是公文區別于其他文章和圖書資料的主要特點。
(4)公文是辦理公務的重要工具之一。
常見的公文格式有函、請示、報告、通知、規定的公文格式等,下面是十三種公文寫作格式:
(一)命令(令)
1、命令(令)的用途:
(1)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
(2)宣布了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
(3)嘉懲有關單位及人員。
2、命令(令)的種類:
(1)發布令
(2)行政令
(3)嘉獎令
4、命令(令)的寫作:
(1)發布令:
標題:發令機關名稱或發令機關領導人職務名稱+文種,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令號:位于標題下面,令號不按年度編排,而是從發令機關領導人任職開始編流水號,至任滿為止,下任另行編寫。
正文:說明公布的法規名稱,通過或批準的機關或會議,通過或批準的時間及施行時間。
落款:簽署發令機關領導人的職務名稱和姓名,然后注明發令日期。
(2)行政令:
標題:發文機關名稱+主要事由+文種,如《國務院關于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
正文:
①說明發布命令的緣由,做到理由充足,使人信服;
②寫出命令的具體內容,包括強制性行政措施及執行機關等,要求條目清晰,層次分明,便于執行。
(3)嘉懲令:
標題:發文機關名稱+主要事由+文種。
正文:包括嘉獎緣由、嘉獎事項、發出號召三個方面內容組成。
5、寫作命令(令)的注意事項
(1)內容要符合有關法律和政策。
(2)態度要鮮明。
(3)文字要簡煉,結構要嚴謹,中心要突出,語言要肯定。
(4)發文機關要合乎要求。
(二)決定:
1、決定的用途:
決定適用于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決定是一種重要的指揮性和約束性公文。
2、決定的寫法:
(1)標題:作出決定的機關或通過決定的會議名稱+決定的事由+文種,如:《××市關于平衡財政收支、嚴格財政管理的決定》。
(2)題注:會議通過的決定,要加上題注,說明這個決定是什么時間,在什么會議上通過的。
(3)正文:按其具體用途和內容不同分為兩類:
①對重要事項作出安排的決定。主要有表彰決定、懲處決定、機構設置決定、人事安排決定、授權決定及發布法規性事項的決定等。其正文包括兩部分,一是說明作出“決定”的根據和執行名稱;一是分條寫明決定事項。
②對重大行動作出安排的決定。這是一種事先對某項重要工作的開展進行布置的決定,指揮性極強。正文通常包含兩層意思,即通過或制發決定緣由和決定的事項。
(4)結尾:重申要求,明確工作步驟或申明要求發出號召。
3、寫作決定的注意事項:
(1)要作好調查研究。
(2)要做到觀點鮮明。
(三)公告
1、公告的用途
公告適用于向國內外宣布重要的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2、公告的寫作:
(1)標題:
①發文機關+文種,如:《中國人民銀行公告》。
②發文機關+事由+文種,如:《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公告》。
(2)正文:大都只限于宣布具體事項。也有的公告正文相對復雜一些,即包括緣由或根據、事項和結語三項內容。其常用“特此公告”作結或省去結語。
(四)通知
1、通知的用途
通知適用于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
2、通知的寫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標題:
發文機關+事由+文種,如:《××省關于進一步做好城市蔬菜產銷工作的通知》。
事由+文種,如:《關于召開省屬高校檔案工作會議的通知》。
(3)正文:
1)批示性通知
批示性通知含“頒發”型通知、“轉發”型通知和“批轉”型通知三種。
a)“頒發”型通知
公文寫作基礎5
一、按形成和使用的公務活動領域劃分
1、通用公文是各級各類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在公務活動中普遍使用的公文。
2、專用公文指一定的專門業務機關、部門、組織在業務工作范圍內,因特殊需要專門使用的行業、專業、部門公文,例如外交文件、司法文件、軍事公文、審計文件等等。
二、按公文的來源劃分
1、對外文件簡稱發文指本單位向外單位發出的文件。
2、收來文件簡稱收文,指由外單位發送來本單位的文件。
3、內部文件限于單位內部制發、運行和使用的文件。
三、按公文的行文關系和行文方向劃分
1、上行文指下級機關、單位向隸屬的上級領導機關和單位報送的公文。
2、平行文指同級或者不相隸屬的機關單位之間的行文。
3、下行文指上級領導機關單位對所屬的下級機關單位的行文。
四、按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閱讀范圍劃分
從公文內容涉及秘密的程度,以及對公文規定的閱讀范圍,可將公文劃分為:
1、絕密文件指內容涉及國家核心秘密,一旦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重大損害的公文。
2、機密文件指內容涉及國家重要秘密,一旦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嚴重損害的公文。
3、秘密文件指內容涉及國家一般秘密,一旦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一定損害的公文。
公文寫作基礎6
公文的概念和特點
公文即公務文件,是國家機關級其他社會組織 在行使職權和實施管理的過程中形成有具有法定效用和規范格式的文件。特點有:
1、作者的法定性;所謂的作者法定,就是指依據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章程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職能權利和擔負一定的義務、任務的機關、組織或代表機關組織的領導人。也就是說,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其他法定的社會組織才有權制發公文。以領導人的名義發文,在個人名字前面都應冠以機關的名稱與職務,代表他所在的機關來發文的。
2、效力的權威性;
3、內容的.公務性;公文不管是別人代擬的還是領導者自擬都只能是為了“公務活 動”而創制。
4、體式的規范性;
5、制發的程序性;公文制發程序一般包括草擬、審核、簽發、復核、繕印、用印、 登記、分發等步驟。
6、創制的時效性。
公文的分類
根據公文形成和作用的活動領域,分為通用公文和專用公文兩類
根據公文機密程度,分為對外公開文件、限國內公開文件、內部使用文件、秘密文件、機密文件、絕密文件六類。
根據公文行文方向,可分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三類。函是最重要的平行文。 凡是沒有隸屬關系的,機關不分大小,級別不論上下,一律視為平行關系。
根據處理時限的要求,可分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類。
根據公文制發機關的性質,分為法規文件、行政文件、黨的文件三類。
根據公文內容的性質和作用,分為規范性文件、領導指導性文件、陳述呈請性文件、知照性文件、記錄性文件。知照性文件是指機關單位發布的需要周知或遵守,以及各相關單位之間聯系工作,通報情況所使用的公文。
根據文件的發送目的,分為主送件、抄送件、批轉件、轉發件等。
根據公文來源分為兩類:收文、發文。
公文的文種
據《辦法》的規定,國家行政公文有13種,據《條例》規定學黨的機關公文有14者,各分別是:
決定、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函、會議紀要、命令、公告、通告、議案;
決定、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函、會議紀要、 決議、公報、指示、條例、規定。
公文的文體
是指公文寫作中運用語言陳述事情、說明問題所采用的具體方法和特點,即 公文的表達方式和語體特征。應用文體的一般特點:實用性、嚴肅性、程式性。
在公文的寫作中,兼用敘述、說明和議論三種表達方式,并以說明為主。
公文的行文規則
公文的行文關系是指發文機關與收文機關之間的公文來往關系。我國社 會組織的管理機關可以分為三大類:
1、政權機關:立法機關體系(自全國人大及常委會、省人大及常委會到鄉鎮人民 代表大會);行政機關體系(依次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省、四大直轄市、各自治區和港澳特別行政區政府,市、地區、自治州政府,縣級市、市轄區、縣政府,鄉鎮政府);司法機關本系(自最高人民法院到鄉鎮司法機關);其他行政機關(軍事機關體系、政協機關本系等)。
2、團體機關 中國共產黨機關體系,這一機關體系實質上是我國社會的領導權力核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機關體系;全國工會機關體系;全國婦女聯合機關體系;其他群眾性團體。
3、實體機關 事業單位機關,均由國家提供一定的經費,如學校和研究機構等機關;企業單位機關。一般實體機關縱向級別較少。
我國社會組織機關及其部門、單體之間的組織關系和行文關系有以下四種:
1、隸屬關系,如國家教育部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局);
2、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和下級業務部門之間具有業務上的指導關系。如國務院所屬 各部、委、辦之間、省人民政府各廳(局)之間;
3、平行關系,同一系統的同級機關之間的關系,屬于平行關系;
4、非隸屬關系,非同一系統的機關之間,無論級別高低,既無領導與被領導關系, 又無上下級業務部門的指導關系,它們僅僅是一般性關系。或稱為不相隸屬關系,如省軍區與縣人民政府,省教育廳與縣民政局。
公文寫作基礎7
公文處理程序與方法:包括收文辦理、發文辦理和整理歸檔。公文處理工作應當堅持實事求是、準確規范、精簡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則。
(一)收文處理程序與方法
收文處理的一般過程
1、簽收。對收到的公文應當逐件清點,核對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并注明簽收時間。
2、登記。對公文的主要信息和辦理情況應當詳細記載。
3、初審。對收到的公文應當進行初審。初審的重點是:是否應當由本機關辦理,是否符合行文規則,文種、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區或者部門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是否已經協商、會簽,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經初審不符合規定的公文,應當及時退回來文單位并說明理由。
4、承辦。閱知性公文應當根據公文內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確定范圍后分送。批辦性公文應當提出擬辦意見報本機關負責人批示或者轉有關部門辦理;需要兩個以上部門辦理的,應當明確主辦部門。緊急公文應當明確辦理時限。承辦部門對交辦的公文應當及時辦理,有明確辦理時限要求的應當在規定時限內辦理完畢。
5、傳閱。根據領導批示和工作需要將公文及時送傳閱對象閱知或者批示。辦理公文傳閱應當隨時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傳、誤傳、延誤。
6、催辦。及時了解掌握公文的辦理進展情況,督促承辦部門按期辦結。緊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應當由專人負責催辦。
7、答復。公文的辦理結果應當及時答復來文單位,并根據需要告知相關單位。
(二)發文處理程序與方法
發文處理的一般過程
1、復核。已經發文機關負責人簽批的公文,印發前應當對公文的審批手續、內容、文種、格式等進行復核;需作實質性修改的,應當報原簽批人復審。
2、登記。對復核后的公文,應當確定發文字號、分送范圍和印制份數并詳細記載。
3、印制。公文印制必須確保質量和時效。涉密公文應當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場所印制。
4、核發。公文印制完畢,應當對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質量進行檢查后分發。
(三)公文的整理和歸檔
1、涉密公文應當通過機要交通、郵政機要通信、城市機要文件交換站或者收發件機關機要收發人員進行傳遞,通過密碼電報或者符合國家保密規定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傳輸。
2、需要歸檔的公文及有關材料,應當根據有關檔案法律法規以及機關檔案管理規定,及時收集齊全、整理歸檔。兩個以上機關聯合辦理的公文,原件由主辦機關歸檔,相關機關保存復制件。機關負責人兼任其他機關職務的,在履行所兼職務過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職機關歸檔。
公文寫作基礎8
第一章公文的基礎知識
一、什么是公文?
公文是法人之間為處理各種事務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格式的書面文字材料。公文就是公務活動中使用和形成的一切文字材料。
二、公文的種類?
1《國家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公文種類有十三種,即:命令、決定、公告、通告、通知、通報、議案、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函、會議記要。
2《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中規定的公文種類有十四種,即:決議、決定、指示、意見、通知、通報、公報、報告、請示、批復、條例、規定、函、會議記要。3企業常用應用文
通知、通報、規定、請示、報告、批復、函、會議紀要、講話稿、簡報、計劃、總結等
三、公文的作用
1策令作用2規范作用3計劃作用4組織作用5協調作用6控制作用7協調作用8聯系作用9憑證作用
第二章公文撰寫方法
一、總結
1、怎樣撰寫總結
總結――是對已經完成的工作進行全面回顧,它要對整個工作進行分析、評定和綜合,找出經驗、教訓,提煉出規律性的東西,以便指導今后工作。
2、總結的分類
總結按照其工作范圍的不同,可分為:綜合性工作總結和專題性工作總結。
3、總結的文章結構
①標題:由單位名稱、時限、內容、文種四部分組成
②開頭,即情況概述。
③主體,即經驗體會。
④結尾,即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4、撰寫總結要注意以下四點:
①收集和占有材料
②實事求是,一分為二
③圍繞中心,突出重點
④敘議結合,語言簡樸
二、計劃
1、怎樣撰寫計劃
計劃――為做好某項工作或完成某項任務,根據上級的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目標、要求,提出相應的措施和辦法而預先作出安排時擬定的一種公文。
2、計劃分類
按時間劃分年度計劃、季度計劃、月份計劃、一周計劃;按范圍劃分單位計劃、部門計劃、車間(處室)計劃、科室計劃。
3、計劃的文章結構
①標題:一般由單位名稱、計劃時限、計劃內容和文種四部分組成
②正文:前言,相當于導語,說明為什么這樣做和主要依據。 ③主體,計劃的主要內容,由目標、措施和步驟組成。
④結束語
4、撰寫計劃要注意以下三點:
①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
②計劃中的目標、任務、指標等要寫明確
③使用表格式表達計劃內容,表格設計要簡明,不要在一張表格上列過多的項目,必要時,可以把計劃內容分成幾張表格來體現。
三、請示
1、怎樣撰寫請示
請示――下級單位在工作中發生的不能自行決定的重大問題,或不屬于本單位權限審批范圍的事項,需要上級解決、批準或指示時使用的文種。
2、請示的分類
請示大體上有五種,即審批事項請示、解決問題請示、建議性請示、請求性請示、答復性請示。
3、請示的文章結構
①標題:要準確點出請示事項。
②主送機關:堅持“主送一個機關”的原則。
③正文:
請示緣由
請示事項
結束語
落款
4、撰寫請示要注意以下三點:
①不越級請示
②不多頭請示
③要一文一事
四、報告
1、怎樣撰寫報告
報告――向上級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報送材料、答復上級詢問時使用的文種,可分為綜合報告和專題報告。
2、報告的文章結構
①標題:要準確點出報告事項。
②報告引據:用簡明扼要的語句交待出全文的主要內容。
③報告事項
④結尾
五、會議紀要
1、怎樣撰寫會議紀要
會議紀要――傳達會議議定事項和主要精神,要求個與會單位共同遵守和執行的文種,它是將會議研討情況和成果摘要綜合而成。
2、會議紀要的分類
會議紀要可以分為辦公會議紀要、專題會會議紀要、座談會議紀要。
3、會議紀要的文章結構
①標題:單位名稱+會議名稱+文種;會議名稱+文種
②正文:
③總結部分
④分述部分
⑤結尾
六、述職報告
1、怎樣撰寫述職報告
述職報告――述職者在被考核過程中,向自己的任命部門和上級領導及職工群眾匯報自己在一個時期內守職、盡責和施政情況的書面報告,是干部考核過程中普遍使用的一種事務文書。
2、述職報告的文章架構
①標題
②稱謂
③正文:
④開頭部分
⑤主體部分
⑥結尾
⑦落款
3、撰寫述職報告要注意以下兩點:
①實事求是
②語言要恰當、得體
第三章公文寫作技巧
一、公文寫作的基本套路
公文寫作的基本套路三段式:
1、是什么
2、為什么
3、怎么辦
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要養成打腹稿的習慣
打腹稿的過程就是謀篇和立意的過程:
1、正確領會領導意圖
2、擬定寫作提綱
三、公文寫作怎樣收集材料
公文材料是公文寫作的物資基礎
1、以前的和最近的
2、正面的和反面的
3、點上的和面上的
4、直接的和間接的
四、熟記公文的結構
從公文結構的整體來分析,一般的結構為:
開頭――主體――結尾
五、公文開頭的幾種寫法
公文開頭要開門見山,起句立意、簡潔精煉、富于概括力。
1、根據式
2、原因式
3、目的式
4、引文式
5、時間式
6、事實式
六、公文結尾的幾種寫法
結尾是對全文的總結,應簡明概括,意盡言止。
1、總結式
2、展望式
3、號召式
4、要求式
5、特定式
第四章公司行政公文處理常識
一、行政公文管理和制發的責任單位
公司總經理辦公室是本公司公文處理的管理部門,對各職能管理處室起草的以公司名義制發的上行、下行和平行公文進行審核和管理,從政策、格式、行文規則上把關。未經總經理辦公室審核登記,任何車間和處室均無資格以公司名義制發公文,沒有法定效力。
二、公文格式
1、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制度類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2、公文如有附件,應當注明附件順序和名稱。寫在正文之下,成文日期之上。
3、公文除“會議紀要”以外,都應加蓋印章。
4、成文日期以負責人簽發的日期為準。
三、發文辦理
發文辦理是指公司名義制度公文的全過程,即:
草擬→本處室負責人簽字→會簽→審核→簽發→登記、批發文字號→打字→校對→繕印→用印→登記、分發
※必須明確的幾個問題:
1、引用公文應先引標題,后引發文字號
2、公文結構層次序數
3、應當適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4、公文中的數字
5、擬制公文
6、裝訂要求
7、公文的版面要求
【公文寫作基礎】相關文章:
公文寫作基礎知識:公文寫作寫作基礎03-25
公文寫作基礎:公文寫作要點02-08
公文寫作基礎:公文寫作的構思03-04
公文寫作:公文基礎知識及寫作04-10
公文寫作基礎知識:公文寫作02-01
公文寫作基礎:公文寫作復習綱要03-04
公文寫作基礎:寫作語言03-01
公文寫作:公文基礎知識08-28
公文寫作基礎知識:常用公文的寫作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