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涇游記初中作文(精選2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楓涇游記初中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1
楓涇鎮成市于宋,建鎮于元,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了,它地跨吳越兩界,周圍水網遍布,區內河道縱橫,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帶著這樣的理解和憧憬,我來到了這座古老的城鎮,領略了這里的風土人情。
楓涇古建筑也頗有特色。沿河一長排逶迤綿延的黑色廊棚,黑色小瓦蓋頂,黑色小磚鋪地,一盞盞大紅的燈籠在廊檐下高高懸掛著,正所謂古巷通幽。當我走過一條又一條的青磚石板的沿河老街,跨過一座又一座的古代石橋,一片又一片的古建筑群順長達五里的河街便鋪展開來。使人頓生舒朗之感。
楓涇人熱愛生活,不錯的,藍印花布、灶壁畫、農民畫等民間藝術源遠流長。濃郁的民間文化藝術,孕育了金山人民獨有的文化特色。那些以楓涇農民畫家為主的金山農民的創作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在農民畫村里,我參觀了一幅幅來自不同地區,擁有不同風格的農民畫,還有被稱作“丹青人家”的畫室。是的,“竹帛所載,丹青所畫”,畫里包含了農民對幸福、富足生活的美好向往,它所表現的正是一個屬于農民的憧憬。
楓涇民風淳厚,崇尚耕讀。在古代的封建王朝,農民大多都希望有個好收成,其次便是希望子女可以出人頭地了。于是讀書便成為了除種地之外的頭等要事了,可喜的是,楓涇不負眾望,孕育出3名狀元、56名進士、125名舉人、235名文化名人,可謂人才輩出。我便是去了狀元府邸,雖不說雕梁畫棟,琉瓦飛檐;卻是頗有氣派,也屬地上是楓涇古鎮里數一數二的闊綽排場了,這也反映了楓涇人對讀書,對為官的小小崇拜。
楓涇之行令我在參觀的同時也放松身心,品味到了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楓涇的那些屋,那些畫,那些人,也為這座詩一般,畫一般的城添上一份額外的美麗。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2
七月的烈日是最灼人的,但我們仍懷揣著滿心的喜悅和期待,頂著七月的炎炎烈日,登上了去往楓涇古鎮的巴士。
楓涇是一個擁有者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小鎮。無論是一條條蜿蜒的長廊,還是各種房屋建筑,都充滿了古樸的風味。
最有特色的就數這長廊了,它們縱橫交錯著,長廊一面臨街,一面臨店,在夏天為人們擋住了灼熱的陽光。不僅能避開烈日,還能欣賞沿街的各色特產,熱情的店主會向你介紹這些食品的典故,甚至請你品嘗。
其他地方的人們或許會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而在楓涇,人們只會說“條條長廊通荷塘”。楓涇,若不賞一賞池塘里的荷花,定會留下一大遺憾。夏天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一朵朵荷花爭相開放,白的,粉的,水靈靈的,就像這池子里的仙子,在綠葉的陪襯之下,更顯亭亭玉立。仔細觀察,在碧綠的池塘中,有幾條頑皮的鯉魚穿梭嬉戲于荷葉間,調皮又不失可愛。
午飯后,進入了農民畫村。這里的人家祖祖輩輩都畫得一手農民畫,上到年過九旬的老人,下到尚未成年的孫兒。農民畫的風格不一,有的畫雞鴨貓狗,有的畫生活寫照,更有甚者會畫談情說愛的畫面。許多人家在房屋外面的墻上也畫上了農民畫,使建筑物別具一格,獨一無二。
這時若是出了一身汗,可以坐到每家門前大樹下的秋千下,有大樹遮涼,很快,身上的汗就吹干了。更多人選擇到游樂區踏一踏水,涼快愜意。
結束了一天的行程,我們又坐上了巴士,離開了楓涇古鎮。眼看著小鎮的建筑越來越小,最后消失不見,還有些戀戀不舍。
楓涇——這個古樸的小鎮,我將永遠記住它。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3
南風水流龍井,萬里尋至楓涇。古時吳、越兩國交接,便是楓涇古鎮。
清晨,乘著公交前往楓涇古鎮。路邊,懶散的綠色被甩至身后,世俗的紛擾被大腦遺忘。站到,下車,映入眼簾的是個牌匾,“楓涇古鎮”四個大字印刻在上面。木質的房屋,紋路依稀可見,散發著悠悠的木香,沁人心脾。聽著老者的口琴聲,望著旁邊潺潺的小河,踏著青石板橋,感受著上海的古色古香。乘上小舟,飄蕩在溪流之上。船夫在船后搖著漿,“咯吱咯吱”的聲音,伴著水波蕩漾的聲音,一并傳入耳朵。陽光斜斜得照下,將水波全部反射到石磚做的墻上,一覽無余。船劃著,進入一座橋洞,柳枝慵懶地伸進來,遮擋住了橋壁上的刻畫,顏色已淡,年代已久,卻依舊擋不住它的栩栩如生。
下船,找至一家特色餐館,漫步一早上,也應嘗嘗這里的特色了。楓涇丁蹄,“楓涇四寶”中的丁蹄,是列入中國特產精品的著名美食。一盤丁蹄切成薄片,整齊擺放于盤中。夾起一個,那丁蹄在筷子上動彈,輕咬一口,不膩不干,口感正好,嘴中彌漫著肉香。
下午的太陽直射大地,找一家茶吧,坐著,品一口茶,看一會兒書,愜意。拿個茶壺,用夾子輕輕夾些許茶葉,到入開水,茶葉瞬間被沖起,如一舟般,在水中蕩漾。喝一口龍井,微微抿嘴,甘甘的味道,平淡無奇,可是過了一會兒,一股淡淡的清香在唇齒間蕩漾開來,令人回味無窮。身旁時不時傳來笑聲,三國殺、撲克牌,平時的手機暫放一旁,感受一下快樂,與同學玩紙牌的快樂。與同學坐在沙發上,品一口茶,吃一塊西瓜,看一會兒書,這種生活,才是心之所向的。
轉眼間,太陽已從西邊落去,再次路過那牌匾,那小橋流水,意猶未盡。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4
楓涇古鎮,地處上海市金山區,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充溢著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借著寒假的機會,我和家人一起來到了這美麗的地方,欣賞那江南水鄉的美景。
楓涇古鎮具有著典型的江南水鄉風格,座座房屋,無一不是白墻黑瓦、依水而建。我們坐上了烏篷船,坐在吱呀搖晃的船里,觀賞著一路風景。在河道旁,栽種著一片又一片的綠樹,向岸上灑下一抹又一抹陰涼。回望另一邊的民居,咦!是哪位有閑情逸致的人,在自家院里種了一株蠟梅,梅花迎風傲放,送來一抹清香;又是誰,在屋旁栽下一片青竹,一片碧綠映入眼簾……
古鎮民居依河而建,河道四通八達,橋也便成了又一種主要建筑,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巷”之稱。在河上方,架起了大大小小的拱橋、平板橋。我們坐在船中,穿于橋下,望著船后蕩起的水波,心情頓時閑適寧靜。
上了岸,我們開始沿著河岸原路返回。進入一條連著每家屋前的小路,屋頂廊檐每戶相連,正好為小路遮擋風雨。若是下雨天走在這小路上,看著被雨點打出波紋的河面,那可不知有多么美麗!
繼續走,我們看見了一塊石碑,那是一塊界碑。歷史上,楓涇鎮正處于吳越交界,一半屬吳,一半屬越,所以它又有“吳越名鎮”的稱號。從前,因為楓涇鎮的景色和所處的地域,引來無數的詩人,在此留下了上百首優秀的詩詞。
忽然,前方飄來了一陣濃濃的香味,原來是有家老字號商店,在賣有名的楓涇燒賣。我們買了一份,我夾起一個燒賣,放入嘴里,咬開皮……頓時,夾著肉香的湯汁,在我嘴里打轉,鮮嫩的餡和皮仿佛在翩翩起舞。香味過了一會兒,漸漸地散去了,但我心里仍回味著那種鮮香。
楓涇古鎮的歷史、環境、情調、美味,無一不吸引著我,再次去回訪和體會。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5
盛夏時節,又是垂楊依依。濃密的樹蔭遮擋了住驕陽,微風拂過樹梢,送來一絲涼爽。在陣陣蟬聲中,我們一行蒙山學子踏上青石板路,去楓涇這座千年古鎮感受濃郁的古風。
一踏入古鎮,入目盡是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粉磚黛瓦,絲瓜藤溫溫柔柔地纏上古鎮人家的庭院門楣,嬌羞地開出鵝黃色的小花,頗有些江南女兒的溫婉韻致。在導游的帶領下,大家陸續參觀了朱學范,程十發故居以及丁聰漫畫館,呂吉人畫館。古鎮的人杰地靈讓同學們贊嘆不已。在丁聰漫畫館,大家紛紛駐足在一幅幅生動的漫畫前,為丁老畫中絕妙的諷刺和那活靈活現的人兒爆發出會心的大笑。同時也在歡笑中體會到了丁老的正直與愛國之情。在三百園中,我們欣賞到了上百種形態各異的燈,還在百籃館中“終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俗諺。更是在百行館中見識了“三百六十行”的風采。
在別具農家特色的“唔呶喔哩”酒家用過午飯后,一行人又來到了農民畫村。樹木扶疏的村子里藏著農向民畫家的一顆顆慧心,欣賞著紙上綻放的桃紅柳綠,人也不由自主地想要化入畫中,去追尋無憂無慮的桃花源。最后的農家樂游戲,留下所有人的歡笑,再次回首,楓涇就在那里,不聲,不語。卻是如此的美麗。
汪曾祺先生感嘆過北京的胡同,肖復興先生扼腕過曾經噢阿門聯,我沒有大師們高超的文筆,卻也想學先生此們感嘆一次,嘆一嘆那江南的古鎮。
江南的古鎮啊。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6
楓涇古鎮古色古香。那里有許多名人在楓涇古鎮生活過,如丁聰、程十發、朱學范……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學生到楓涇古鎮旅游。
我們的旅游車停在了楓涇小學的大門口。我們下了車,就看到了一幢幢古老的房屋,一條用青石板鋪成的凹凸不平的小路。走進窄小的小路上,我就看到了一家家小店。小店的上方掛著一面面錦旗。街上“彌漫”著小販的吆喝聲。有幾位老人在曬太陽。每家每戶都貼著各式各樣的春聯。走到橋上。欄桿上刻著一個個花紋,向下看,河水被陽光照耀著,閃閃發光。一艘艘小船在湖面上游蕩,船尾后留下一層層浪花。
走到一條水泥路上,我看到有一座廟。廟的上方有“施王廟”三個金碧輝煌的字。走進廟院,我看到有一缸水,里面有一個瓶子,旁邊有許多1元、5角。進了大廟,我看到有一尊金色的大佛,左邊有一尊舉著劍的武神,右邊有一尊舉著刀的武神。它們可真威武啊!
走出大廟,我們來到了丁聰漫畫館。丁爺爺是畫諷刺漫畫的。我們看了丁爺爺資料和漫畫,長了許多知識。
正當我們走得疲勞時,一首越劇傳到我們耳邊,原來是古戲臺,臺下有許多桌椅。是古人喝茶的地方。
我們又去了三百園、防空洞……那里一樣值得欣賞。
楓涇古鎮歷史悠久,希望還有機會去那里!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7
楓涇古鎮,位于上海金山區,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時間,充滿著一種古香古色的風韻。趁著假期的機遇,我和家人一起趕到了這最美的地方,賞析那江南水鄉的美麗風景。
楓涇古鎮具備著典型性的江南水鄉設計風格,座座房子,無一不是白墻黑瓦、依水而建。大家坐到了烏篷船,坐著吱呀晃動的船里,欣賞著一路景色。在河堤旁,種植著一片又一片的綠林,向岸邊傾灑一抹又一抹蔭涼。回顧另一邊的民宅,咦!是哪個有閑情雅致的人,在自己院子種了一株蠟梅,桂花迎風傲放,送過來一抹芳香;又到底是誰,在屋前栽下一片清竹,一片翠綠盡收眼底……
古鎮民宅依河而建,河堤四通八達,橋也便變成又一種關鍵工程建筑,有著“三步二座橋,一望十條巷”之稱。在河上邊,搭起了許許多多的石拱橋、平板電腦橋。大家坐著船中,穿于橋底下,望著船后泛起的水波紋,情緒猛然悠然自得平靜。
到了岸,大家逐漸順著堤岸原路返回。進到一條連到各家屋前的小路,房頂廊檐每一戶相接,恰好為小路擋住風吹雨打。若是雨天走在這里小路上,看見被雨滴搞出波浪紋的水面,那可不知道有多么的漂亮!
再次走,大家看到了一塊碑石,那時一塊國界線。在歷史上,楓涇鎮正處在吳越交界處,一半屬吳,一半屬越,因此 它又有“吳越名鎮”的頭銜。過去,由于楓涇鎮的風景和所在的地區,招來成千上萬的作家,在這里留有了上百首出色的古詩詞。
突然,正前方飄來啦一陣濃濃香氣,原來是有間百年老字號店鋪,在賣知名的楓涇燒賣。大家買來一份,我夾起來一個燒賣,放進口中,咬開皮……猛然,夾著鮮香的料汁,在我口中轉圈,細嫩的餡和皮好像在翩翩飛舞。香氣過了一會兒,慢慢地散來到,但我內心仍回味無窮著那類鮮美。
楓涇古鎮的歷史時間、自然環境、格調、美味可口,無一不吸引住著我,再度去電話回訪和感受。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8
早晨,陽光明媚,坐在楓梅線上,踏上了前往古都楓涇的路。坐在車上,看著窗外的風景,不知不覺,便下了高速,來到了楓涇。下了車,沿街走一會,便來到了古鎮。
古鎮的建筑大多都是很早以前的。白色的墻壁,黑色的瓦片,墻壁上有幾扇窗戶。街邊有家小賣部,店主在外面吹著口琴。街上還有兩家賣舊書的店,放眼望去,書架上的書琳瑯滿目,有一些老人在店里攀談著,邊上還放著一個老舊的收音機。沿街有幾顆楊柳,隨著微風的吹拂擺動著。沿著河邊,看著這些建筑、景色,聽著當地居民的攀談、口琴聲,不由得感覺時間變得慢了下來。
有河流,自然也會有橋。隨地放眼望去,便能看見兩三座橋。這里的橋大多都是很早以前的石橋,有著悠久的歷史。橋邊上的石柱上還雕刻著石獅子,各種石獅子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站在橋上,遠處一艘艘小船映入了我的視野。本以為這些船只是模型,并不是真的。而當我們走進時,才發現這些船是真的船。乘上船,頂棚遮擋住陽光,緩解了我們的炎熱。小船一搖一晃,在河道中前進,穿過一個個橋洞。坐在一搖一晃的船上,聽著嘩啦嘩啦的水聲,看著邊上的建筑、石橋,聞著街邊早點的味道,感受著吹來的陣陣微風,不由得感覺時間變得慢了下來。
吃完飯,來到一間茶吧。喝一口鐵觀音,格外清香;吃一口西瓜,格外爽口。從書架上拿下一本關于德國的書,坐在椅子上細細品讀,再喝上一口鐵觀音,躁動的心也平靜了下來,不一會就沉浸于書中的世界了。合上書,看著窗外的石橋,看著窗外的流水,看著窗外的陽光,好久沒有這樣坐著,一邊品茶,一邊讀書了。我又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入口雖苦,慢慢回味,感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現如今,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已成為主流,高樓林立的市中心成為了人們所向往地。但是,我們為什么不能慢下來呢?我們可以欣賞這些石橋,這些流水,這些風景;我們可以細細品味茶的清香,品讀書籍;我們可以感受慢節奏的生活所帶來的樂趣與恬靜。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9
楓涇,是我第二個故鄉。在這里有許許多多的景區,如:楓涇古鎮、倒置屋、丁聰漫畫館、古戲臺……當然這里的美食也是數一數二的。有天香豆腐干、狀元糕、楓涇黃酒……在這里我一定要學會“楓涇話”。這楞一點也不簡單。
我剛來這兒才四歲半,我幾乎一點也聽不懂爺爺、奶奶的話。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我決定了一件事:一定要學會楓涇話。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奶奶,她笑吟吟地說:“傻孩子,你就別學了吧!”我想: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會讓你刮目相看的!
開始的幾天時間里我十分勤奮,一有空我就叫媽媽幫我查信息。可時間一長,我就認為這太無趣,為什么不去玩呢?于是我把這件事給扔到腦后了。媽媽看見了語重心長地說:“如果太陽公公也像你一樣,天空不就沒有太陽了嗎?”我羞愧地說:“知道了媽媽,我錯了。”于是,我又開始了漫長的“求學”之路。我先從最簡單的爺爺(大大)、奶奶(娘娘)……開始學習了。媽媽之后一直問我:你是不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路?“不是”我總是笑瞇瞇地回答。我再慢慢地學習中不斷了解楓涇話,又對楓涇更好奇,所以我對學習楓涇話比以前學更認真,更勤奮了,這里面我不知經過了多少困難。就比如:我(嗯)我總是學不會,老是讀“我”。
唉!別提我有多煩了!為了改掉這個“怪物”我每天練習時都會一次次地大聲讀出來,終于這個可怕的“怪物”被我消除了。最后,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終于學會了楓涇話,而且我還能用楓涇話跟爺爺、奶奶對話了。但我還不滿足,經常讓爺爺、奶奶教楓涇的故事。我在里面不僅學習了好多好多的知識,也更加了解了我的第二個故鄉——金山楓涇。而我還經常要爸爸、媽媽去金山的景點玩,所以我能一下子說出好多個景點呢!
現在的我已經四年級了,但我對金山的熱情還是一直地復函同有變的。小時候刻的東西我都沒有忘記。而且我還在不斷繼續。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10
江南水鄉——楓涇是我的家鄉。那里是著名的古鎮,有許許多多的古老建筑和景點,最有名的的景點要數三百園、人民公社、丁聰漫畫館……
我的家鄉楓涇是一個風水寶地,景色秀麗,湖水清澈,到處是小橋流水人家。在我們楓涇最多見的那就是一座座古老的橋。你坐在楓溪長廊上,放眼望去,全是一座座大大小小的橋,可謂是“天目來源一水長,玉虛高觀峙中央。界橋兩岸分南北,半隸茸城半魏塘。”如果你站在橋上望去,兩岸綠樹翠叢,古屋河埠,前有虹橋平臥,后有石橋橫跨。說到楓涇的橋,那最有名的一座橋必定是元代致和橋。致和橋建于元朝(1271~1368),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在南北市河的中段。再說說三橋吧!你知道三橋是由哪三座橋組成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三橋是由清風橋、竹行橋和北豐橋組成的。這三座橋的橋名是由著名的國畫大師程十發和全國著名的書法家黃苗子所題寫的。
我的家鄉楓涇還有四樣寶貝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這四寶就是:丁蹄、天香豆腐干、狀元糕和黃酒。這四寶不僅深受廣大游客的喜愛,就連楓涇人都經常去買來吃呢,而且百吃不厭。丁蹄具有冷吃“香”,蒸熟后吃“糯”的獨特味道。天香豆腐干,香噴噴地,甜津津的。黃酒,以稻米、黍米、黑米、小麥、玉米等為原料,加曲、酵母等糖化發酵釀制而成,是中國特有酒種,所以喝起來甘甜濃醇。狀元糕素有“生病人吃不壞,健康人吃不厭”、“老少皆喜”的贊譽,它吃起來很甜,很糯。
我的家鄉楓涇雖小,但是人才濟濟,有許許多多的書畫家,如程十發、丁聰、朱學范等。在對他們的紀念陳列館內也有作品,偶爾去欣賞一下也是不錯的。
我愛我的家鄉,愛這片養育我的土地。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11
走在青石鋪就的小巷里,青色的瓦磚仿佛在述說著楓涇古鎮的往日時光。
午后的余暉斜斜地灑進小巷里,巷子顯得更長更窄了。個別門窗里透出柔和的光,串成寧靜雅致的街景,好一幅別致的風景畫!
臺階上長有少許的青苔,毛絨絨的臺面沾有些許夕露,隨微風吹拂,帶有幾縷自然之味。眺望前方,猶如長龍蜿蜒,奇景壯觀;階梯雖短,卻留有韻味,每邁一步,仿佛就在品味悠久,感受古老。用心體會,別有一番與眾不同之趣。趣,在于美景,更在于心態。
古鎮里怎能缺少靈動的水?屋檐上留有的水珠順著石壁小溝滴落,“滴答滴答”真俏皮。水是蒼綠的水,從容地穿過小巷之溝,穿過如歌的歲月。它歡快地流淌著,見證著過去,追尋著未來。是水,滋養著古鎮以及鎮上的人們。那輕悠的船只,悄然游弋在水上,水波推動著它,岸邊口琴聲美妙動聽,令人陶醉!
有水自有橋,古鎮僅有數不盡的橋。站在橋上,用手輕輕撫摸著橋身,有幾分粗糙的表面給人一種從容、優雅和恬適之感。橋面不寬卻也容得下好些人。曳舟橋下,低頭仔細欣賞著:這橋柱浸于水中,或是長年的浸泡吧,橋柱底邊略帶幾處青幽,好一幅江南水鄉圖!此橋雖不及趙州橋造型優美,引人注目,卻有其獨特的雅致
楓涇古鎮會將你帶進一個舊夢,深色的木格窗子、灰檐青磚小瓦、蜿蜒小巷、滄桑容顏的石橋,延伸著古典,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深印于人心,何處不是風景如畫?
久遠的歷史滄桑感為它增添了獨有的風韻,幾分矜持,幾分平淡看似孤寂又如詩般幽雅。這美麗的楓涇古鎮也深深地烙印在我腦海之中,令我難以忘懷。它洗滌了我心中的煩悶,凈化了我的心靈!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12
楓涇,這個擁有一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小鎮,能來到這里,對于剛從老家湖北來的我來說,是一種榮幸,也是一種幸運。
楓涇可是個好地方。這里的大人物可不少呢。有國畫大師程十發;圍棋高手顧水如,狀元蔡以臺,烈士陸龍飛,漫畫家丁聰……楓涇橋多,巷子多,農民畫也多。說起農民畫,也有得一提,這農民畫色彩鮮艷,亮麗,圖案簡單卻又不失活潑,它可是楓的“特色”呢!這巷子可真是多,一條巷子里還時不時又會分出幾條巷子,如若有不熟路的外來游客,說不定繞幾下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呢!這橋,是名副其實地多,整個鎮大約有上百座橋了,這些橋都非常古老,雖然它們只是石頭,但它們卻經歷了時代的變遷與滄桑。例如:致和橋、竹行橋……對了,差點把“楓涇四寶”給記忘了,它們分別是:丁蹄、天香豆腐干、狀元糕、黃酒。
那天下午,烏云密布,狂風大作,沒帶雨傘的我對著窗外的天氣無奈地搖了搖頭,我嘆了口氣,心想:看來,今天又要被淋成“落湯雞”了。放學后,原本沉悶的天空突然雷聲大作,暴雨如注,我剛準備沖回家時,身邊走來一位叔叔,我與他互不相識,可他見我沒有帶傘,便關切地尋問我:“小朋友,你沒帶傘啊?我的傘借你好了。”我有點不好意思,連連擺手,羞怯地說:“叔叔,不……”還未等我說完,他便打斷了我的話,“沒事,你下次見我還我便是!”見他如此熱情,我也不好意思拒絕人家的一番好意,便收下了。他微笑著看了我一會兒,說:“我女兒也跟你一般大,性格和面貌都很像你呢!”過不多久,他走了。
我望著他的背影,心想:如果人與人之間都能相處得如此和諧融洽,那么戰爭還會再是我們的話題熱點嗎?雖然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是他卻值得讓我銘記一輩子。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13
中國,是世界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它已經有五千年的歷史了。在這同時,一些非物質文化已經流傳到現在了。在我的家鄉——上海楓涇,就有四個“寶貝”。分別是:“天香豆腐干”、“楓涇丁蹄”、“狀元糕”、“黃酒”。其中肥而不膩、香酥可口的“楓涇丁蹄”是我最愛的美食。
記得小時候,我每次從幼兒園回來經過丁蹄讓,都會嚷著讓奶奶買丁蹄給我吃,奶奶偶爾會給我買一次。當她把飄香四溢的丁蹄切成薄片,盛在碟子里端上桌時,我早已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夾起一塊往嘴里送,瞬間一股肉香在嘴里彌漫,鮮中帶甜的汁水順著嘴角滑落下來。這時奶奶就會笑著說:“慢點,慢點……”
“丁蹄”不僅美味可口,讓人見了垂涎三尺,而且它的歷史悠久,已有接近200年歷史了。它的由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據說丁蹄最早于1852年出現在楓涇集市上。那時一個姓丁的生意人在這里經營一家“丁義興”小酒店,由于店里生意不好,老板心情郁悶,老板娘心疼,翥了鍋開胃湯藥,盛出湯藥時不小心翻了碗,湯汁澆在旁邊烹制的蹄髈發出撲鼻的香味,再一嘗,鮮中帶甜,異常美味。從此,“丁義興”丁蹄一夜成名。
如此可口的丁蹄有它獨特的制作方法,有“拔毛”、“塑身”、“拆骨”三道工序,而且要掌握好“三旺三文,以文為主”的火候。這長長的過程考驗著師傅們的耐心和誠意。
我喜歡丁蹄的味道,更欣賞丁先生制作丁蹄的精神。他不僅一心一意做好自己善長的事,而且一直在改進,在創新,使丁蹄工藝慢慢傳承下來,讓兩百年后的我們也能品嘗到這么美味的食物。
現在“楓涇丁蹄”已從上海慢慢走向全國,從全國走向世界,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享受到這一人間美味。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14
星期六,天空灰蒙蒙的,我們一家三口人開車去了楓涇古鎮。
楓涇古鎮有各種美味的小吃,讓人饞的流口水,也有處處美麗的景點,綠樹成陰,鮮花盛開,讓人流連忘返。
最吸引我的是三百園。這個園子有三進,第一進是百燈館,里面有一些關于光的成語展示,如鑿壁偷光、鉆木取火等,還有雕塑城市,里面家家戶戶都透出了燈光,還有耍龍燈,游船等都閃出了艷麗的紅光。第二進是百籃館,里面展示出了插在籃子里的花朵,各種各樣的籃子,用竹籃裝飾的房間,門口還有一口井,旁邊的柱子上寫了:俗話說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這兒的竹籃卻打得起水來,不信請你試試看。我好奇極了,馬上把竹籃費力的提了上來,我發現雖然水是提上來的,但是剛離開水面是滿滿一桶水,提到上面來,如果快的話也還是會漏掉半桶,如果慢的話就已經差不多漏光了。第三進是百行館,里面有各種行業代表人物的雕像,介紹了這個人物的名字、代表的行業、以及人物簡單的介紹。
我和媽媽最喜歡的是一個左側面的花園,這里有一個湖,湖水清澈見底,湖邊垂下迎春花嫩綠的枝條,綻放出金黃的花朵,湖中央有一個小島,有各種碧綠的植物。岸邊還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一個亭子,旁邊綻放著姹紫嫣紅的茶花,美麗極了。湖面上還有一座小橋,叫望春橋。走廊的墻壁上掛上幾幅字畫,點綴在廊間。對面有一個一枕堂,是一個畫室,里面掛滿了字畫。園子里響著悅耳的音樂,將這兒襯托的像仙境一般。
已經將近四點鐘了,我和爸爸媽媽戀戀不舍的走出了這兒。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15
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最向往的地方,我最向往的是去過無數次的地方:楓涇古鎮。
在上海的西南角,坐落著一個美麗的小鎮——楓涇。這里就是我可愛的家鄉,一個我生活了11年的地方。
楓涇鎮是江南水鄉古鎮,歷史悠久。我國各地的古鎮不計其數,各具特色,可是如今商業化的腳步慢慢覆蓋住了古鎮本該有的面貌。而楓涇,自開發旅游以來,古鎮一直保持著原有的風貌,那種小橋流水的枕河人家,旖旎蜿蜒的深邃弄堂,白墻黑瓦,飛檐翹角,百姓們仍然在鎮子里面過著平靜的`生活。這就是我向往古鎮的一個理由。
楓涇古鎮里的濃濃的生活氣息也會讓你陶醉其中的。早晨,大家都會早早地起床,只為買到清晨里最新鮮的蔬菜,然后開始一天的忙碌;而到了晚上,你會看到別樣的風味,晚上7點左右,古鎮的景區都已經關門了,如果那時候從邊上的街道進到古鎮,感覺跟穿越了一樣,一派古拙迷離,整個鎮子散發出的浪漫靜謐,令人沉醉。夏季的夜晚,外婆總喜歡抱著我,一邊搖扇子,一邊給我講楓涇的名人事跡:“我們楓涇,可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先后出現了許多有名的人物……”外婆的開場白一成不變,可我卻極愛聽。有時,外婆講累了,休息一會,我卻不依,催促她:“后來呢?后面呢?”這時,外婆總是笑瞇瞇地亂刮我的鼻子,繼續講那古老的故事。就這樣,外婆的故事伴隨著我的整個童年,有些我都會背了,這些故事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也讓我對楓涇產生了極深刻的感情。
這就是我向往的楓涇,一個讓我不愿離開,滿心留戀的地方,楓涇古樸的生活氣,深厚的文化底蘊,無不深深吸引著我,我愿意永遠生活在這片沃土上,欣賞庭前的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享受這一份屬于自己的美好。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16
我是個山東姑娘,金山楓涇,這個美麗的小鎮,我已經來到這兒整整兩年了。楓涇的水啊是那樣綠,楓的景啊是那樣美,楓涇的橋啊是那樣彎,楓涇的美食啊是那樣有滋有味……
說起楓涇,當然離不開說橋。說起橋,就一定會想到致和橋。都說:“楓涇古鎮走一走,橋下結連理。”于是,我就拉著爸媽在他們休假時的一天,來到鎮上找致和橋。找啊找,終于找到了!我們齊步踏上了致和橋,開始眺望遠方。我到沒幾米處就有另一座橋,沒幾米處就又是一座,真不愧是“三步兩座橋”,還真讓我看見了。我們來得可巧了!沒一會兒就聽到河遠處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有人要結婚啦!看著船里的新娘子穿著紅嫁衣,頭上還蓋著紅紗,真是別有一番風情!
我們三人和岸邊的行人都先后地說了聲:“新婚快樂!”然后拍手祝賀。我耳邊響起一陣了鞭炮聲,橋上又來了不少人,我看他們應該也是來看這對新人的吧!看著他們夫妻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我心中不由產生了一種幻想:我的爸爸媽媽結婚時,不會也像他們這樣吧……
過了好久,婚禮才結束,媽媽一看手表,說:“哎呀,都中午了,我們先去吃飯吧!”對啊,說起來,我早上還沒吃飯呢!于是,我們就進了一家飯館吃飯了。吃飯時,我還在留戀致和橋上看到的那場“水鄉婚禮”,真是太美好了!爸爸敲了敲我的腦門,打破了我的幻想:“哎哎哎,小腦袋在想什么呢?飯都不吃了。”“嘿嘿,沒什么。”我笑了笑,便大口大口地吃起飯來。我下次一定還要去看致和橋。
美麗的楓涇,美麗的婚禮,美麗的楓涇的橋。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17
“啊!美麗的楓涇,唔呶喔哩!啊!可愛的家鄉,唔呶喔哩!”“楓涇,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的家鄉是一個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就如鎮歌中所唱的,她是一個既美麗又可愛的地方。
走進楓涇,就像走進夢里。楓涇鎮成市于宋,建鎮于元,地跨吳越兩界。楓涇鎮,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鎮區周圍水網遍布,河道縱橫,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巷”之稱。來到古鎮,一條蜿蜒的長廊呈現眼前,長廊的內側住著當地的老百姓,“下雨不濕鞋,盛夏不撐傘”的長廊成為楓涇最令人流連忘返的一道風景線。
每當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從東邊升起時,古鎮的人們已經早早起來,好像他們要和太陽比早。有的聚在一起聊家常,有的在鍛煉身體,有的在……每個人都很悠閑地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
中午是古鎮中最熱鬧的時候,古戲臺上傳來優美的歌聲,人們看著古鎮中游客人流如織,他們笑答著游客的問題,耐心地給游客指路。盡情享受著幸福的生活!
傍晚,夕陽照映著楓涇牌樓邊的農民畫,馬路上的車和人都匆匆忙忙,勞累一天的人們趕著回到溫馨的小家。漸漸的夕陽落下了,一切開始安靜下來,夜幕下的古鎮顯得更加迷人。
媽媽常說,她是在生我那年去楓涇古鎮旅游公司上班的,從小我就愛聽媽媽給我講古鎮的歷史、人文和一個個小故事,使我對家鄉更加了解,也更加熱愛我的家鄉,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回報家鄉!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18
我的家鄉在上海,那里有一個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的楓涇古鎮。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這里小橋安靜,流水潺潺,像是在訴說著百年來發生在這里的故事,令多少游人心馳神往。如果你來這里游玩,那么這里的美食也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丁蹄、熏拉絲、粽子等美食已經頗有名氣,今天我要介紹的是楓涇特色美食之一的楓涇狀元糕。
奶奶告訴我楓涇狀元糕原名楓涇元糕,在明末清初,鎮上已有不少制作元糕的店鋪和作坊。清乾隆二十二年蔡以臺中狀元,紳商將蔡狀元平時愛吃的元糕改名為“狀元糕”。因“糕”、“高”音相諧,既含慶賀蔡以臺高中狀元之意,又含有此糕為高中“狀元”的意思。想不到,狀元糕也因此而得名呀,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狀元糕的做工非常考究。準備時,記得要選用優質粳米,先將粳米放置石臼中打粉,細篩濾雜,再拌入細細的綿白糖,接著將生粉劃片、蒸熟開片,最后用炭火烘烤,講究的做法是在包裝時再撒上些許桂花,那就更加完美啦!瞧,狀元糕片片薄如蓮瓣,清香四溢,引得人們饞涎欲滴。
狀元糕不僅做工講究,而且口味也是相當豐富,賣相美極了!我身為美味糕點的忠實小粉絲,我吃過的狀元糕有三面金黃的蛋黃味,還有潔白如玉的奶香味,更有粉嫩如霞的玫瑰味,對了,還有紫色如煙的香草味……還有豆沙、椒鹽、松子、芝麻、花生、紫薯、桂花等等,口味多得簡直說不過來了。你一定會被驚艷到,口味的豐富是不是到了你意想不到的地步啦!
你是不是也饞了?快湊近聞一聞水果味得狀元糕,你會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草莓、芒果、菠蘿……熱愛水果得千萬別錯過哦!狀元糕非常松軟,輕輕拿起一片薄薄的狀元糕放進嘴里,會有一種絲滑軟糯、入口即化的感覺。一般的糕點會讓你甜得發膩,但狀元糕完全不會,它的甜度適中,糯得有分寸,從不像麥芽糖那樣黏牙,你大可以放心地咀嚼,盡情地品嘗。
哇,我的口水都流下來了,趕緊來上海,我請你去吃甜而不膩的楓涇狀元糕吧!你品嘗之后,一定回味無窮!像我一樣,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家鄉的狀元糕,懷念那獨特的味道!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19
美麗的家鄉上海市區,那邊有一個有著“三步二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的楓涇古鎮。它是典型性的江南風情,這兒竹橋清靜,潺潺流水,好像在闡釋著近百年來產生在這兒的小故事,令是多少游客魂牽夢縈。假如你來這兒去玩,那麼這兒的特色美食也一定會使你回味無窮,丁蹄、熏拉絲、粽子等特色美食早已頗有名,今日我想詳細介紹的是楓涇美食特色之一的楓涇狀元糕。
姥姥跟我說楓涇狀元糕本名楓涇元糕,在明末清初,鎮子現有許多制做元糕的店面和小作坊。清乾隆二十二年蔡以臺中狀元,紳商將蔡狀元平常喜歡的元糕更名為“狀元糕”。因“糕”、“高”音相諧,既含祝賀蔡以臺高中狀元之意,又帶有此糕為普通高中“狀元”的含意。意想不到,狀元糕也因而而而出名呀,是否很有趣呀?
狀元糕的做工十分講究。提前準備時,還記得要采用高品質粳米,先將粳米置放石臼中磨粉,細微孔過濾雜,再拌入細細白砂糖,然后將水淀粉片區、煮熟開片,最終用碳火烤制,注重的作法是在包裝時再撒上一絲桂花樹,那么就更為極致啦!瞧,狀元糕一片片薄如蓮瓣,芳香四溢,引來大家垂涎欲滴。
狀元糕不但做工注重,并且口味也是非常豐富多彩,色香味俱全妙極了!我作為美味可口點心的忠誠小粉絲,我吃過的狀元糕有三面金黃色的雞蛋黃味,也有潔白無瑕的奶香味,更有水嫩如霞的玫瑰花味,正確了,也有藍紫色塵煙的香草味……也有紅豆沙、香辣、松籽、白芝麻、花生仁、紫紅薯、桂花樹這些,口味多得真是說不過來了。你一定會被震撼到,口味的豐富多彩是否到你出乎意料的程度啦!
是不是你也饞了?快靠近聞一聞水果味得狀元糕,你能嗅到一股淺淺的芳香,草莓苗、青芒果、菠蘿蜜……喜愛新鮮水果得干萬不要錯過哦!狀元糕十分綿軟,輕輕地拿出一片很薄的狀元糕放入口中,會有一種順滑軟糯、入口就化的覺得。一般的點心會使你甜得很膩,但狀元糕徹底不容易,它的糖度適度,糯得掌握分寸,從來不像麥牙糖那般黏牙,你大能夠安心地咬合,暢快地品嘗。
哇,我的唾液都往下流了,趕快來上海市,我你要去吃美味可口的楓涇狀元糕吧!你品嘗以后,一定意猶未盡!像我一樣,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故鄉的狀元糕,懷戀那與眾不同的味兒!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 篇20
楓涇為典型的江南水鄉、文明古鎮,擁有著1500多年的歷史,是上海的西南門戶。楓涇是上海市首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旅游景區、新滬上八景“楓涇尋畫”。
楓涇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曾有狀元3人,進士53人,舉人125人。金山農民畫、程十發的國畫、丁聰的漫畫、顧水如的圍棋構成了楓涇獨有的“三畫一棋”。
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凹凸不平的小路襯托著一幢幢古老的房屋。窄小的小路上,我看到了許多小吃店,這兒的小吃店家家生意興隆;街上“彌漫”著小販的吆喝聲;許多老爺爺老奶奶都曬著太陽;每家每戶都貼著各式各樣的春聯。站在橋頂,周圍的欄桿上刻著各式各樣的花紋,朝下俯瞰,河水被陽光照耀著,閃閃發光,一艘艘小船在湖面上游蕩,船尾后留下一層層浪花。
楓涇的土特產更是吸引著我,如“狀元糕”、“丁蹄”……“狀元糕”是薄片狀的,口感脆脆的,真是別具一格呢!
中國農民畫村是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中國特色村、中國十大魅力鄉村、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上海市鄉村旅游精品線。全國各大著名畫鄉的畫家代表匯集于此,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楓涇古鎮古樂古香、小橋流水,真是美妙獨特!
【楓涇游記初中作文】相關文章:
楓涇之旅散文10-30
春日游楓涇作文10-01
楓涇古鎮一日游記作文08-24
楓涇鎮美麗作文600字09-16
青楓公園的游記作文06-23
青楓公園游記作文12-10
雪楓公園游記作文400字02-19
青楓公園游記作文(通用13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