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作文提分小妙招
中考還有幾天就到了,剩下最后這幾天,語文應該怎么復習,才能做到臨門一腳有效提分呢?小編收集了中考作文提分小妙招,歡迎閱讀。
中考作文提分小妙招
一、引述事件,簡明扼要——扣材是第一要點
時評類文章,在開端處必先引述新聞事件。它屬于“引論”的部分。最好從提出論點的需要出發,抓住材料要旨,用簡潔的語言,準確地引述。
一般說來,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異:文字多的敘述性材料應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復述,寓意深刻內蘊豐富的文字要闡述,漫畫型材料要對畫面作簡潔介紹和扼要闡述。
引述,一般寫在第一自然段,要求從事件中引出恰當的中心論點。那么從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論點呢? 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句話: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語,甚至諺語和哲理性的話。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引出論點“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一種現象:如從“逢年過節,大吃大喝,鋪張浪費”可引出論點“成由節儉敗由奢”。
一件事情:如從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論點“車禍猛于虎。生命價更高”。
三言兩語,擊中要害,干脆利落,恰當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論點。
二、分析原因,透析根源——要圍繞材料議論
探因分析法,也叫因果分析法。這種分析法就是從因果關系上把論點與論據聯系起來。具體地說,就是對事例中的行為和結果,沿著“為什么”這條思路,追根究底,使內容逐步深化。
具體做法是,為了證明某一論點而舉出典型事例。此類分析法常常用“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來……”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
探因分析法的好處是,一是可以緊緊圍繞材料進行議論,絕不會發生越扯越遠、偏離題意的現象;二是完全符合“不偏離材料的中心”這個中考作文的考點;三是能夠增強了材料作文的思辨性。
三、探源本質,哲思理辨——延伸拓展議論空間
當我們在論證某個論點時,應該開動思維,多追問幾個 “為什么”。換句話說,就是要把中心論點作為結論去追溯這個結論產生的條件和原因,或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或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形成分論點。
運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法切分分論點也是議論文寫作中使用得較多的一種方法。
在這一段落中,考生可以引經據典,充分發揮自己的社會知識面,深挖根源,以及社會影響,對材料和觀點進行拓展延伸,使觀點深化。
四、聯系現實,旗幟鮮明——以小見大,廣泛涉獵
聯系現實部分往往在文章的中間或后半部分;也可用于全篇。多數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還有的僅僅在文章的結尾之前,聯系當前現實情況或自己的實際情況,論證中心觀點,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時代感。
聯系現實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個例”,二是“泛例”。
“個例”即緊扣中心觀點,選擇一個典型的具體事例,較詳細的敘述。須注意的是這種“詳細”,也僅是相對而言的,不能如記敘文般。“泛例”即概括性的社會現象,它舍棄了具體人物、時間、地點等因素。
不管是“個例”,還是“泛例”,都必須緊扣文章的中心論點。
聯系現實一般分三小步:立、擺、析。立,是確立本層分論點,若無分論點,可直接從擺事實開始;擺,是擺事實;析,是分析現象,使現象與論點粘合上。
結合材料聯系現實,議論要時時扣住材料,與材料進行對照,才能更好地做到不偏離材料。
五、提出辦法,解決問題——假設分析法見真功
假設分析法,即假設材料中能達到的某種結果的條件不存在,將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還可以同時與原條件下的結果進行比較,通過比較來論證論點的成立。
假設分析法可以多用幾個“試問”“試想”的問句,并且注意多角度闡述材料,緊密聯系中心論點,就可以使分析更加深入更加透徹。
假設分析法是專門針對材料作文的提出解決辦法而設定的。根據實踐經驗,假設分析法在行文過程中特別受到閱卷者的親睞。
六、歸納總結,發人深省——三言兩語,簡潔有力
最后一步,在文章的結尾部分,考生要以簡短的文字寫出一個有力、發人深省的結尾。不能有頭無尾或“龍頭蛇尾”。
考語文考場作文提分秘典
妙招1:選材要“熟悉”
考場上有限的時間內虛構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建議同學們最好選取自己熟悉的材料,下筆自然有話可說,有感可發,也容易寫的具體、生動。
妙招2:選材要“真實”
無情未必真豪杰,有情文章才錦繡。巴金說如果我有的作品還寫得好一點的話,那就是我寫作時,也生活在文章里面。讀者會流淚的地方,也就是我過眼流淚的地方。我寫東西是最有感情的,沒有感情時,我就不寫。”真情實感是作文的價值所在,魅力所在。
(1)敘身邊之事,不夸大編造
寫作需要生活,越是親身經歷過、體驗過的生活,寫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實,越感人。在構思過程中,我們要盡量從自己經歷的生活中篩選素材,盤活生活體驗。生活中的任何人、事、物的變化,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笑聲、哭聲、風聲、雨聲、讀書聲、歌唱聲,都會令人產生不同的情緒;和煦的陽光、清涼的海風、無邊的草原,會使人心曠神怡;忙碌的街頭擁擠的汽車、喧嘩的市場,會讓人煩躁不安。諸如此類的外部刺激,都是我們體驗的對象,值得我們去挖掘。
(2)多細節描寫,不籠統概括
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曾說:“我可以告訴你個秘訣,這也是我多年沒有告訴別人的經驗—那就是多寫細節……細節是生動的,像春天的樹干上生出的綠葉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氣。”真情實感離不開生動、典型的細節,細節的多少和真實與否,反映出作者對生活的體驗程度,也直接關系到文章的真情實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籠統的、概括的敘述,即使是親身經歷過的,也往往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所以在敘事過程中要多運用細節描寫。
(3)用生活語言,不走樣變味
作文是用語言記錄生活的,雖然要對生活進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須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盡量有生活氣息。用生活語言,就是要正確和準確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樣的就寫成怎樣的,不走樣,不變味。執筆為文的時候,只有像亞里士多德所說的那樣,“談到暴行時,你要用憤怒的口吻;談到不虔誠或骯臟的行為時,你要用不高興的慎重的口吻對于喜事,要用歡樂的口吻;對于可悲的事,要用哀傷的口吻。”發諸真情,真有所感,這才有可能真正寫出或樸素,或生動,或精煉,或含蓄的文字來。
妙招3:選材要“精細”
在幾百字的篇幅內,選材如果比較“大”,文章很容易流于籠統,建議同學們從生活中的小事件、小細節、小感受入手,生動描摹,充分聯想,深入挖掘,賦予“小”材料以嶄新的內涵。
妙招4:選材要“獨特”
在我們熟悉的生活事件中,要盡量選取那些獨特的、你有人無的材料,這樣作文會與眾不同,具有新意。
妙招5:選材要“新穎”
作文的選材要盡可能新穎:新人、新事、新風尚、新情況、新認識、新觀點、新經驗等,讓讀者耳目一新。具體做法是認真思考,要放棄那些“人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一定要突出自己的體驗、自己的發現。
【中考作文提分小妙招】相關文章:
2014年中考作文提分技巧04-26
生活小妙招作文03-07
我的節水小妙招作文02-04
生活小妙招作文(精選20篇)07-27
生活小妙招作文(精選22篇)09-19
節水的小妙招作文(通用21篇)08-30
2014高考英語作文提分萬能句子04-26
節水小妙招小學生作文(精選15篇)07-12
2015最新中考作文提分好句好段匯總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