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科學《小蘇打和白醋變化》評課稿
今天錢老師在六年一班開《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這節實驗課。下面談談我的收獲。
一、注重了學生的觀察與描述:
上課,教師就讓學生觀察實驗桌上的兩種物質是什么?學生通過觀察發表了自己的發現,很顯然學生對白醋了解多一些,也能準確的發現白醋;而很多同學把小蘇打誤認為是面粉或淀粉,接著教師對學生進行校正,并詢問學生對小蘇打的認識。然后分組對白醋和小蘇打進行觀察和描述。通過觀察,學生對兩種物質的特征進行了描述,教師多次提醒學生發表不同的觀點,注意了學生語言敘述的完整性,并對猜測沒有證實的做了問好。這是一個知識體系的建構。
二、重點指導了學生實驗操作:
本課有兩次,操作方法不是十分的難,但是如果不按正確的方法操作,實驗就會失敗,就需要重來,因此教師特別注重了實驗方法的指導,特別強調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怎樣觀察。由于教師精心細致準確的指導,學生實驗非常成功,學生匯報也非常精彩。
三、重視了實驗現象的分析:
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冒泡說明產生了氣體,究竟是什么氣體呢?通過兩次實驗現象學生初步分析發現:這種氣體能滅火,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根據分析,教師讓學生推測這是什么氣體?很多學生說是二氧化碳,教師馬上指出這樣的特征不僅二氧化碳具有,而且還有許多氣體具有,憑這些特征是不能確定這種氣體就是二氧化碳的。最后通過讓學生閱讀讓學生弄清了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就是二氧化碳,由此而斷定這種變化屬于化學變化。從而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四、唯一的遺憾:
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剩下的物質是什么呢?還是不是小蘇打和白醋?需要讓學生進行適當地觀察,讓他們有更多的發現。
【六年級科學《小蘇打和白醋變化》評課稿】相關文章:
六年級科學《火山和地震》評課稿05-11
月相變化評課稿08-21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評課稿集錦10-22
蠟燭的變化評課稿(精選10篇)11-22
六年級科學上冊電和磁評課稿06-15
《獅子和鹿》評課稿09-06
《狼和小羊》評課稿04-12
《平移和旋轉》評課稿10-14
狐貍和烏鴉評課稿09-19
平移和旋轉評課稿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