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教案模板(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教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臺灣與祖國大陸的關(guān)系,理解海峽兩岸人民的思念之情和熱切盼望臺灣早日回到祖國懷抱的愿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11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二、教學重點
1.通過朗讀體會海峽兩岸人民熱切盼望祖國早日統(tǒng)一的愿望。
2.認識11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
三、教學難點
體會親人團聚時的幸福和離別后的思念之情。
四、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預(yù)習作業(yè):
(1)初讀課文。
(2)了解臺灣與祖國大陸的關(guān)系。可以問家里人,也可以查閱一些資料。
2.中國地圖、詞語卡片、教學課件。
五、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dǎo)入,激發(fā)興趣。
1.由電腦課件引出課題。
大屏幕上出現(xiàn)兩只咕咕叫的、潔白可愛的小鴿子,時而蹦蹦跳跳,時而展翅高飛。
師問:這是什么?板書:鴿子。
師問:你們知道這兩只可愛的小鴿子是從哪兒飛回來的嗎?板書:從臺灣飛回來的。
齊讀課題: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
2.對課題進行質(zhì)疑。
師: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1)臺灣在哪兒?
(2)小鴿子為什么會從臺灣飛回來?
(3)它們是怎么到臺灣去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帶著上面的問題,請同學們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要借助拼音把字讀準。然后說一說你明白了哪個問題。
(三)讀詞語,解詞義。
教師可出示詞語卡片,也可用電腦課件。學生邊讀邊理解。
臺灣:昨天我們留了預(yù)習作業(yè),現(xiàn)在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臺灣與祖國大陸有什么關(guān)系?教師出示中國版圖,學生講解時,教師適時補充。標出上海和臺灣的位置。
養(yǎng)鴿子:同學們誰家養(yǎng)著鴿子?鴿子有什么本領(lǐng)?
直沖(chng)、欄桿(gān)
讀詞時,個人讀和集體讀相結(jié)合,注意照顧后進生。特別要讀準三個多音字的字音。
(四)讀中感悟,體會情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爺爺在臺灣一呆就是幾十年,一直不能回祖國看望親人,這次爺爺費盡周折,終于爭取到一個回上海探親的機會,爺爺歸心似箭,上海的親人們也是天天盼著爺爺?shù)牡絹怼?/p>
(1)請一個同學讀第一自然段,大家邊聽邊想:哪句話最能表達親人相見時的高興心情?把這句話用“”畫下來。
投影出示:“那些天,家里像過節(jié)似的,可熱鬧啦。”請同學們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爺爺會說些什么?親人們會說些什么?請幾個同學表演一下。再讀這句話。表達出小作者高興的心情。
(2)投影出示賀知章所寫《回鄉(xiāng)偶書》這首詩,老師朗誦并簡單講解。
(3)再讀第一自然段,突出“熱鬧、高興、整天、特別”幾個詞語,體會全家人和爺爺抑制不住的高興心情,以及爺爺對鴿子的喜愛。
2.學習第二自然段。
爺爺要回臺灣了,親人們真是難舍難分。“我”是多么舍不得讓爺爺走啊。于是作者想了一個好辦法,請一個同學讀第2自然段,然后請同學們說說小作者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再請一個同學讀這一段,然后說說你認為小作者是個什么樣的孩子。(聰明、孝順、關(guān)心老人)
3.學習第三自然段。
鴿子真能替爺爺報平安嗎?那么遠的路,鴿子能飛回來嗎?請同學們自讀第3段。然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投影:我驚喜地嚷著:“鴿子從臺灣飛回來了!爺爺回到臺灣了!”
問:小作者“驚”什么?“喜”什么?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然后請一個組匯報討論的`結(jié)果。(小作者為兩只鴿子這么快就飛越了臺灣海峽,圓滿完成任務(wù)而驚奇。為爺爺平安回到臺灣而高興。)
請幾個同學讀課文,要讀出驚喜的語氣。
看插圖想象,練說話。兩只鴿子在欄桿上咕咕地叫,是要告訴小主人什么?小作者對這兩只信鴿會說什么呢?三人一組練說話。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著這兩只鴿子,小作者想到了很多,全班齊讀最后一段。說說小作者想到了什么。(只有鴿子能自由地在上海和臺灣之間來回飛行,兩地親人卻難得相見,什么時候兩岸人民也能像鴿子一樣自由往來呢?我多么想到臺灣去看望爺爺,看看臺灣美麗的風景啊!什么時候我們能夠和臺灣的小朋友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六一兒童節(jié)呀。)
(2)雖然我們暫時和臺灣的小朋友不能見面,但可以把我們的美好祝愿送給他們,你想對臺灣的小朋友說什么?
(3)再讀最后一段,要重讀“多么”,表達出小作者盼望祖國早日統(tǒng)一的愿望。
(五)作業(yè):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紙折一只小鴿子,寫上一句你想對臺灣小朋友說的話。
第二課時
(一)檢查朗讀。
1.請同學們選一個讀書最好的同學,再請他找三個同學與他合作,共同讀本課。
2.請同學們進行評價。
(二)復(fù)習課后的字詞。
兩人一組,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讀本課生字、讀要求會寫的字、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可以每人讀一個,也可一人讀完后,另一人再讀。也可以把生字組成詞再說一句話。)
(三)復(fù)習本課出現(xiàn)的多音字。
投影出示句子,讀準帶點字的字音。
(1)叔叔參軍后,寄來一張照片,身穿綠軍裝,真精神!(chōng)
(2)早晨,我一邊走,一邊玩。張紅沖我大喊:“小剛,快上課了,快點走!”(chng)
(四)讀本課的生字,練習一字多組。同桌互查。
(五)會寫6個字。
1.學生小聲讀一讀田字格中的字,給6個字口頭組詞。
重點是區(qū)分字形、理解字義,練習運用。
2.“養(yǎng)”字要重點指導(dǎo):捺的起筆不能和撇挨上。最后兩筆是豎撇和豎。
“玩”字要指導(dǎo)學生在字形字義上與“完”區(qū)別開來。
學生書寫,抄字頭。
六、反饋。
聽寫6個字。
《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教案 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讀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讀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
3,在拼,讀,記中擴大識字量。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鴿子圖片。
教學過程:
導(dǎo)入
出示鴿子。
看鴿子,講鴿子。
師生總結(jié):鴿子代表了和平,鴿子能傳達信息。
2,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guān)鴿子的課文。
板書課題:7,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
二,初讀課文,粗知內(nèi)容
畫出生字。
粗略地了解內(nèi)容。
匯報。
生字待教。
內(nèi)容。
從臺灣回來的爺爺特別喜歡鴿子。
爺爺要回到臺灣,我把鴿子送給爺爺。
爺爺放回鴿子,我知道爺爺回到了臺灣。
我看到這兩只鴿子,我多想變成一只白鴿子在臺灣和上海之間飛來飛去呀。
師總結(jié)。
從臺灣回來的爺爺喜歡鴿子,我在爺爺回去的時候,將鴿子送給了他,讓爺爺在回臺灣時放回鴿子。我看著鴿子,真想變成在兩岸飛來飛去的鴿子。
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
學生自由拼讀。
講講強調(diào)的字該怎么讀。
后鼻韻母:養(yǎng)鳥,大獎,沖我飛,叫嚷
前鼻韻母:海灣,欄桿
其他:逗人,遞過去,咕咕叫
多音字:得,沖,桿
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測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爺爺回上海探親。
爺爺看見家里養(yǎng)著鴿子,高興得像個小孩子。
爺爺逗著鴿子玩啊,樂啊。
爺爺特別喜歡那兩只得過獎的信鴿。
我把這兩只鴿子裝在籠子里,遞給爺爺……
我放學回家,就看見兩只白色的鴿子直沖我家陽臺飛來。
它們停在鴿籠外的欄桿上,咕咕咕咕叫著。我驚喜地嚷著:……
指導(dǎo)書寫
出示生字卡片。
組詞并識字。
養(yǎng)(養(yǎng)鳥) (養(yǎng)育) 綠(綠葉) (綠樹)
波(波浪) (水波) 雷(雷電) (雷雨)
雪(雪白) (雪花) 堂(課堂) (大堂)
常(經(jīng)常) (常來) 帶(帶來) (絲帶)
偏旁部首歸類識記。
師范寫一兩個字,講筆畫注意點。
學生書寫。
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作業(yè)。
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寫寫對臺灣小朋友祝福的話。
表達對統(tǒng)一的`渴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朗讀中感受海峽兩岸人民對統(tǒng)一,團圓的渴望。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導(dǎo)入
讀或?qū)懺~語(或組開花詞)
養(yǎng)鳥綠葉波浪雷電
雪花學堂經(jīng)常帶來
復(fù)習課文。
出示紙鴿子,引起話題。
在課文中這是誰養(yǎng)的鴿子
(我)(師貼紙鴿子于黑板)
誰最喜歡這只鴿子
(臺灣回來的爺爺)
這只可愛的鴿子給我和爺爺帶來了什么
爺爺帶回了鴿子,又放飛了鴿子,我看見了鴿子,突然想變成一只白鴿,在臺灣和上海之間飛來飛去。
師板書:
放飛想變成
爺爺白鴿我
飛來飛去
臺灣上海
學習課文
自由讀課文。
講講讀懂的內(nèi)容。
匯報讀懂的或喜歡的段。
根據(jù)學生的喜歡進行朗讀教學。
先請喜歡第一段的同學起來讀。
學生評價;在書上能體現(xiàn)熱鬧,可愛,喜愛的詞語下加上"·";齊讀第一段。
請喜歡第二,三段的同學起來朗讀。(方法同上)
請喜歡第四段的同學起來朗讀。(方法同上)
折鴿子,寫祝福的話
動手折紙鴿。
帖紙鴿。
寫祝福的話。
先說。
再寫。
作業(yè)
朗讀課文。
《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正確讀寫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詞,如 “鴿、灣、盼、符” 等;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如默讀、分角色讀等,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體會人物情感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深刻體會文中主人公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以及兩岸同胞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深厚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掌握生字詞;體會主人公對臺灣親人的思念之情。
難點:感悟文中蘊含的兩岸同胞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深層情感。
三、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朗讀法、討論法、問題引導(dǎo)法
四、教學過程
導(dǎo)入新課(3 分鐘)
播放歌曲《七子之歌 —— 臺灣》,同時展示臺灣的美麗風光圖片,如日月潭、阿里山等。
提問:“同學們,臺灣是祖國的寶島,那你們知道臺灣與大陸之間有著怎樣的情感聯(lián)系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這篇課文去尋找答案。”
初讀課文,掃清障礙(7 分鐘)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詞。
教師利用 PPT 出示生字詞,如 “鴿、灣、盼、符、賀、培、芽、扶、載”,帶領(lǐng)學生認讀,講解生字的讀音、字形和字義。
重點強調(diào):“鴿” 是左右結(jié)構(gòu),右邊是 “合”;“灣” 的三點水旁表示與水有關(guān),臺灣是海島,四面環(huán)水;“盼” 是目字旁,與眼睛有關(guān),表達急切地期望。
開展 “開火車” 讀字詞游戲,鞏固生字詞的學習。
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15 分鐘)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教師引導(dǎo)總結(jié):課文講述了一位小朋友收到了臺灣小朋友寄來的鴿子,他精心照料鴿子,鴿子長大后飛回了臺灣,帶去了他對臺灣小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分角色朗讀文中小朋友和爺爺?shù)膶υ挘伎迹簭乃麄兊膶υ捴校泱w會到了什么?
小組討論后交流,教師引導(dǎo)學生體會小朋友對臺灣親人的思念以及爺爺對兩岸統(tǒng)一的期盼。
找出文中描寫小朋友照料鴿子的句子,如 “他天天給小鴿子喂食、喂水,還精心地給它搭了一個小窩。” 通過分析這些句子,感受小朋友對鴿子的關(guān)愛,以及他希望通過鴿子傳遞情感的迫切心情。
深入探究,體會情感(10 分鐘)
引導(dǎo)學生思考:鴿子為什么要從臺灣飛回來?又為什么要飛回臺灣?
組織小組討論,每個小組推選代表發(fā)言。
教師總結(jié):鴿子從臺灣飛回來,帶來了臺灣小朋友的情誼;飛回臺灣,是帶著這邊小朋友對臺灣親人的思念和對兩岸統(tǒng)一的期盼。鴿子是兩岸同胞情感交流的使者。
提問:“從這只鴿子的往返中,你感受到了兩岸同胞怎樣的情感?” 引導(dǎo)學生體會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和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
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5 分鐘)
教師總結(jié):這篇課文通過一只鴿子的.故事,展現(xiàn)了兩岸小朋友之間純真的友誼和兩岸同胞對祖國統(tǒng)一的熱切期盼。
拓展延伸: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臺灣的了解,以及對兩岸統(tǒng)一的美好愿望。鼓勵學生課后制作一份以 “兩岸一家親” 為主題的手抄報。
布置作業(yè)(5 分鐘)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給臺灣的小朋友寫一封信,表達自己對他們的問候和對兩岸統(tǒng)一的期待。
《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準確認讀和書寫 “鴿、灣、盼” 等生字,理解 “盼望、海峽” 等詞語含義;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閱讀、小組討論、角色表演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中人物情感;學習作者通過細節(jié)描寫表達情感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文中兩岸小朋友之間純真的情誼,體會兩岸同胞渴望團聚、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深厚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中主人公對臺灣親人的思念之情。
難點:領(lǐng)悟文章以小見大,借鴿子傳遞兩岸同胞渴望統(tǒng)一的深刻主題。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朗讀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鴿子道具
五、教學過程
導(dǎo)入新課(3 分鐘)
播放歌曲《相親相愛一家人》,展示臺灣和大陸的風景圖片,提問:“同學們,臺灣是祖國的.一部分,雖然隔著海峽,但兩岸同胞的心始終相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故事就和臺灣有關(guān),大家想知道嗎?”
初讀課文,掃清障礙(7 分鐘)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教師利用 PPT 展示生字詞,如 “鴿、灣、盼、符、賀、培、芽、扶、載”,帶讀生字,講解字形結(jié)構(gòu)。比如 “灣” 字,左右結(jié)構(gòu),三點水旁與水有關(guān),臺灣四周環(huán)海。
開展 “猜字謎” 游戲鞏固生字,如 “人一口(合),與鳥相伴成飛禽(鴿)”。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找近義詞等方法理解 “盼望、海峽、祝福” 等詞語。
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15 分鐘)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鴿子寫了哪些事?
學生回答后總結(jié):收到鴿子、照顧鴿子、鴿子飛回臺灣。
分角色朗讀小朋友和爺爺?shù)膶υ挘伎迹簭乃麄兊脑捳Z中能體會到什么?組織小組討論,引導(dǎo)學生抓住 “天天、精心、盼著” 等詞體會小朋友對鴿子的關(guān)愛以及對臺灣親人的思念。
教師引導(dǎo):“同學們,鴿子不僅僅是一只鳥,它還承載著什么呢?” 鼓勵學生發(fā)表看法,感受鴿子作為兩岸情感紐帶的意義。
深入探究,體會情感(10 分鐘)
展示臺灣海峽地圖,提問:“為什么小朋友那么盼望鴿子能飛回來又飛過去?” 引導(dǎo)學生理解海峽兩岸同胞對團聚的渴望。
開展小組討論:“如果自己是文中的小朋友,會對臺灣的小伙伴說些什么?” 每組選派代表分享。
教師總結(jié):一只小小的鴿子,傳遞的是兩岸小朋友純真的友誼,更是兩岸同胞對統(tǒng)一的熱切期盼。
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5 分鐘)
回顧課文內(nèi)容,強調(diào)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
拓展活動:讓學生制作一張 “兩岸情” 的賀卡,寫下對臺灣小朋友的祝福和對祖國統(tǒng)一的期盼。
布置作業(yè)(5 分鐘)
背誦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回家給家人講述這個故事,并和家人交流對兩岸關(guān)系的看法。
《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正確認讀和書寫 “鴿、灣、盼、符、賀、培、芽、扶、載” 等生字,理解 “盼望、海峽、吉祥、祝福” 等詞語的意思。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fù)述課文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閱讀、小組合作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學習作者通過細節(jié)描寫表達情感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文中主人公對臺灣親人的思念之情,感受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
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統(tǒng)一的渴望和對和平的向往。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詞的讀音、寫法和意義。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主人公對臺灣親人的思念之情。
教學難點
領(lǐng)悟文章借鴿子傳達的對兩岸統(tǒng)一的期盼這一深層主題。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講解生字詞、課文重難點知識,讓學生有清晰的認知。
朗讀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范讀、齊讀、分角色讀等,讓學生感受課文的情感。
討論法:組織小組討論,引導(dǎo)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shè)情境,如模擬與臺灣小朋友交流的場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情感。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括生字詞的書寫動畫、臺灣風光圖片、課文相關(guān)的音頻視頻等。
生字卡片、小道具(如鴿子形狀的貼紙)。
五、教學過程
導(dǎo)入(5 分鐘)
播放歌曲《七子之歌 - 臺灣》,同時展示臺灣的'美麗風光圖片,如日月潭、阿里山等。
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歌里唱的是哪個地方嗎?臺灣是我國的寶島,它與大陸隔著臺灣海峽。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關(guān)于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的故事,這只鴿子會帶來怎樣的情感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10 分鐘)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生字,逐個講解。例如:“鴿” 字,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 “鳥” 字旁,表示與鳥類有關(guān),右邊是 “合”,讀音是 “gē”,可以組詞 “鴿子”。通過動畫演示 “鴿” 字的書寫筆順,讓學生跟著書空。
運用多種方式認讀生字,如開火車讀、同桌互讀、齊讀等。對于難讀的字,如 “載”,強調(diào)它是多音字,在課文中讀 “zài”,并通過組詞 “載重”“運載” 幫助學生記憶。
展示詞語,如 “盼望”“海峽”“吉祥”“祝福”,讓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可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找近義詞、直觀演示等方法。比如,理解 “盼望” 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盼望什么事情,體會那種急切期待的心情。
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15 分鐘)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鴿子寫了哪些事情?引導(dǎo)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jié)梳理:課文主要寫了從臺灣飛來的鴿子帶來了臺灣小朋友的祝福,“我” 和爺爺精心照顧鴿子,鴿子又飛回臺灣的事。
找出描寫 “我” 和爺爺照顧鴿子的段落,讓學生圈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如 “捧”“放”“喂”“加”“看”“盼” 等。提問:從這些動作中,你能體會到什么?引導(dǎo)學生體會 “我” 和爺爺對鴿子的關(guān)愛。
分角色朗讀 “我” 和爺爺?shù)膶υ挘伎迹簭膶υ捴校愀惺艿搅耸裁矗拷M織小組討論,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重點引導(dǎo)學生抓住 “天天”“精心”“一定”“盼著” 等詞語,體會 “我” 對臺灣親人的思念之情。
提問:鴿子為什么要飛回臺灣?又為什么要飛回來?引導(dǎo)學生深入思考,理解鴿子作為兩岸情感紐帶的重要作用,體會兩岸同胞對彼此的牽掛和對團聚的渴望。
深入探究,體會情感(10 分鐘)
展示臺灣海峽的地圖,介紹臺灣與大陸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以及兩岸同胞的歷史淵源。講解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lǐng)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讓學生了解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
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假如你是文中的 “我”,當看到鴿子再次飛回來時,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每個小組推選代表進行發(fā)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引導(dǎo)學生思考:這只鴿子僅僅是一只普通的鴿子嗎?它還代表著什么?啟發(fā)學生領(lǐng)悟鴿子象征著兩岸同胞之間的親情和對祖國統(tǒng)一的期盼。
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5 分鐘)
回顧課文內(nèi)容,總結(jié)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表達的情感。強調(diào)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是無法割舍的,祖國統(tǒng)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
拓展延伸:讓學生課后搜集有關(guān)臺灣的資料,了解臺灣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等,下節(jié)課與同學們分享。鼓勵學生制作一張關(guān)于臺灣的手抄報,表達對臺灣的喜愛和對祖國統(tǒng)一的祝福。
布置作業(yè)(5 分鐘)
背誦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給臺灣的小朋友寫一封信,表達自己對他們的問候和對祖國統(tǒng)一的期盼。
完成課后生字詞的書寫練習,每個生字寫 3 遍,組兩個詞。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dǎo)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情感。對于生字詞的教學,可以采用更有趣的方法,如編兒歌、做游戲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可以進一步引導(dǎo)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如組織與臺灣小朋友的書信交流活動,增強學生對兩岸交流的體驗。
【《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朱鹮飛回來了優(yōu)秀教案09-29
鴿子手印畫教案08-10
《臺灣蝴蝶甲天下》教案10-24
《臺灣蝴蝶甲天下》優(yōu)秀教案09-16
《鴿子時間》優(yōu)秀教案08-17
課文臺灣蝴蝶甲天下教案10-31
《臺灣的蝴蝶谷》教案范文06-03
臺灣隨筆04-26
鴿子11-22
燕子飛回來了作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