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墊球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排球墊球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一下吧。
排球墊球教學反思
在排球教學第一堂課,我利用學校的多媒體室進行了一次理論課教學,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排球運動的起源、發展等狀況和簡單的比賽規則,讓學生形成對墊球技術的基本印象。通過一節課的幻燈演示和老師的示范講解,同學們都能認真觀看,積極思考。同學們告訴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讓他們了解到了排球的好多知識,倒如排球是怎么發展起來的,排球場地是什么樣子,排球墊球的手型是什么樣子等等。在同行的評課中他們說這節課講解形象生動,幻燈放映清晰明確,內容充實,有針對性,目的性強,學生容易接受,特別是在對墊球手型的了解,如何去練習墊球提供了一些方法,圖文并茂,讓學生在室內就對墊球的技術和練習的方法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和了解,建立了良好的技術概念,為下一堂課的練習打好了堅實的基礎。美中不足的地方學生反應內容還是比較多,對排球的發展還有待進一步的了解。這與我校學生對排球知識的了解不夠多,對排球接觸也不夠多,所以難以一下全部掌握。但如果對排球了解比較多的同學來說,這些內容的安排也不算多,應該可以接受。
在排球墊球的第二堂課教學,我安排了排球的正面雙手墊球和腳步的移動練習。這堂課是學生初步掌握正面雙手墊球的第一堂實踐課,好多同學也是第一次摸排球,對排球還比較生疏,所以在一開始就讓學生在做準備活動時接觸排球,熟悉球性,然后來一個傳球的小游戲,調動他們練習的積極性,在同學們興趣高的時候引進墊球技術的學習,這樣學生這時大腦活躍,學習積極性高,這樣也就容易掌握墊球的手型,墊球的身體姿勢,然后逐步過渡到墊球的學習,由簡到難,最后為了滿足那些掌握比較好的同學的求知欲,引入了一個比較難的技術要求,墊球入筐,讓學生勇于向高難度動作挑戰,效果比較好。在本堂課教學中學生練習比較積極,掌握較好的同學還自當師傅,幫教那些平時接觸排球較少的同學,也讓他們有一個表現的平臺。因為引入了競賽機制,學生興趣大增,課堂氣氛活躍。同學們在享受排球帶來歡樂的同時也發現小小的排球不太好控制:一不小心球就墊飛了,球怎么老往天上打,一直進不了筐……帶著這些問題再回到墊球技術的學習中,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明確學起來更認真了。對比賽,學生們意猶未盡,紛紛感嘆:排球也挺有意思!我告訴他們等多學了幾種技術比賽將會更精彩。
在同行的評課中也受到了同行的好評,說本節課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多種教學工具,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以游戲比賽的方法讓學生有表現的平臺,讓學生有思考的機會,效果不錯。不足的地方就是少數學生對墊球平時接觸太少,一下接受掌握不了,還得多一點時間練習才行。如果是在重點中學或者在排球隊訓練,我想效果會更好些。
排球第三場課我改變了上節課的教學模式,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正面雙手墊球的基礎上采用自主分層,和諧發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基本知道其動作要領及練習方法,進一步了解正面雙手墊球的重點和難點。我在課堂中注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骨干的帶頭作用,利用學生的整體智慧,在老師的啟發,引導和幫助下,盡可能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因為在我們這樣的學校,學生的基礎比較差,思維不夠活躍,這種模式的改變剛開始學生有點不太適應,有些學生的思維一下沒有改變過來,過于依賴老師的講解和示范,剛開始學生有點沉悶,后來在骨干的帶領下,在老師的啟發鼓勵下,課堂逐步活躍起來,
把自主創造性練習引入技術教學,讓學生自己去評價,讓學生充分體驗排球運動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堂課的效果還是比較好,如果學生一直養成這種創造性思維的習慣,在以后的教學中效果會更好。如果在重點中學來采用我想效果還會更好。課后在學生的.反應中都說這堂課有創造性,能夠讓他們自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玩”中學會了墊球,在“玩”中知道怎么去學,在“玩”中找到了排球的樂趣。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想到當前很流行的一句話:現在教師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由傳道授業者轉向學生學習發展的促進者。的確,學生不可能對我們所教的所有教學內容興趣,一味的說教或填鴨式的教學已不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解放思想,創新思維,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堂課是鞏固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復習課,這堂課先是讓學生熟悉球性,創造性地自己編創球操,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并能達到提高球性的作用。整節課對墊球的復習是從簡到難,從單個到雙人然后到多人練習,從原地固定練習到移動中墊球練習,糾正了一些錯誤動作,并學習了下手發球技術,這樣逐步讓學生全面掌握排球的技術,讓學生學習排球技術不感到枯燥無味,讓學生感覺到排球的魅力無窮。排球墊球技術雖然簡單,但要教好卻不是一件易事。在教學過程中認真組織,并要求學生認真練習固然重要,可是,如果不能及時糾正錯誤,將嚴重影響排球教學的順利進行。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初學墊球時常見錯誤作如下探討。
錯誤1、屈臂
屈臂是指在擊球的瞬間,利用屈肘關節,抬前臂的力量來擊球。初學者多數同學易犯此錯誤。屈臂擊球使球改變方向,造成傳球失敗。
糾正方法:(1)強調屈臂擊球的危害性。練習時加以提醒,嚴格要求;(2)徒手練習。兩腳前后或左右開立、屈腿做雙手擊球練習,要求兩臂夾緊伸直,挺腕。
錯誤2、抱手跑
抱手跑指在移動過程中兩手抱在一起。初學墊球半數以上的同學易犯此錯誤。抱手跑造成身體在移動過程中不協調,并影響移動速度與制動時身體的穩定性。
糾正方法:(1)著重強調抱手跑的危害。練習時加以提醒,嚴格要求,大部分學生能夠及時糾正。(2)對于個別易犯同學,我采用:先兩手觸地后接兩步移動,再接兩手觸地,后做墊球動作,這樣經過反復練習,很快克服了抱手移動的錯誤動作;或一人一球,自己拋球,兩手先摸地一次,然后做墊球動作,效果也很好。
錯誤3、擊球部位不準確
此誤主要表現有用手墊球或單臂墊球。
糾正方法:(1)兩人一組,一人持球于腰間,另一人做墊球技術練習,主要用腕上10cm處擊球,10次交換,同時提出兩臂靠緊、挺直等要求。(2)兩人一組,近距離(3-5m),一人拋,一人墊,反復練習。
錯誤4、擊球過早或過晚
此誤主要是對球的落點判斷不準確造成的,特別是接很高的球,優為明顯。
糾正方法:加強對球落點的判斷練習,多采用兩人一組,一拋一墊,球的落點要求在墊球者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同時高弧度與低弧度相互交替進行。開始時拋球者可提示拋球位置。對于處理很高拋球,要求學生要有耐心判斷落點后在下面等球,不要急于找球。兩人交替練習20次為一組。
錯誤5、揮臂發力
揮臂發力指接球時,以肩關節為軸,由下向上揮動雙臂擊球造成。揮臂擊球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領會墊球時蹬腿、提肩、夾臂、壓腕的正確發力順序,以及準確判斷來球速度與明確出手后球需要達到的遠度、高度。
糾正方法:(1)加強徒手的蹬腿、提肩、夾臂、壓腕練習。要求:上體隨腿的蹬伸而上升,肩關節固定牢固。(2)兩人一組,一拋一墊20次交換位置,要求拋球者發出信號提示。如:蹬腿等。(3)兩人一組做中遠距離(6-8米)對墊。要求20次為一組,最多可踩線2次,超過2次重新開始記數。
經過四堂課的學習,同學們基本掌握了排球的正面雙手墊球的技術動作,并培養了學生對排球的興趣,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如果學生的排球基礎好點,那么會更容易掌握一些,在重點中學如果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效果可能會更好!而且還可以對學生提出更高的目的和要求。
【排球墊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排球墊球教學反思范文04-10
排球墊球教學反思(通用14篇)11-15
排球墊球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1篇)06-28
排球墊球說課稿11-03
《排球雙手正面墊球》教學設計03-19
排球墊球教學設計(精選12篇)03-20
《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教學反思(精選6篇)11-18
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教學設計05-15
小學排球正面墊球教學設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