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的旅行》教學反思示例
詩《雨點》,問他們這雨點是不是也是一滴水?它最后到了哪里?孩子們恍然大悟:把這滴水放進大海里,就永遠不會干涸。
有了這樣一個有意思的開頭,在分析課文時,我一邊講解,一邊請小朋友來比較:水滴在這篇課文里先后先后到了哪些地方,變換了幾種形態(tài)?根據這一個思路,同學們總結出:在世界最高的山峰上,它是一朵雪花;在大海里,它是一朵浪花;在草原上,它是駿馬身上的一滴汗;而今天它就在我們身邊不遠的一個公園里,和它的小伙伴們一起,欣賞藍天白云。
接下來我又拋出一個問題,這個小水滴是在公園的水洼里永遠待下去了嗎?它以后還要去哪里旅行呢?又是以什么形態(tài)呢?小朋友根據第四段的`描述,開始發(fā)揮想象,有的說它變成水蒸氣了,又輕又小,我們看不見,跟我們捉迷藏呢;有的說變成水蒸氣上升之后,很多小水滴聚在一起,變成了一朵朵白云,跟空中的小鳥們一起飛來飛去。這樣的啟發(fā)想象,也很好地給孩子們做了一次說話的拓展練習。
【《水滴的旅行》教學反思示例】相關文章:
《小水滴的旅行》教學反思范文07-01
《小水滴旅行記》教學反思06-18
水滴的旅行教學的課件04-05
水滴的旅行教學課件03-16
水滴的旅行01-16
《水滴的旅行》教案02-17
水滴的旅行作文07-16
教學反思示例08-29
幼兒園大班《小水滴的旅行》教學反思范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