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一個導向的梯度的物理教學反思
學生思維的發展經歷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這是一個梯度的問題,所謂梯度,就是經歷由易到難,由簡而繁,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因此我們要服務于學生的思維導向,突出課堂教學進程的層次性,要緊扣學生的起點、思維的轉折點。因此我們在設置思維的過程中要誘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該問題特征上來,并由此產生強烈的思維活動。比如學習彈力時,可以設計這樣等一系列的問題: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力?
。2)通過壓氣球、拉彈簧、拉橡皮筋、說說你感受到的力?
。3)除了手可以施力,物體可以施力嗎?
。4)有力必須接觸嗎?
(5)捏橡皮泥和壓氣球相比,都是形變,但又有什么不同呢?
。6)說說形變和彈性形變有哪些區別?
。7)通過拉彈簧、壓直尺,說說形變和外力有什么關系呢?
。8)是不是外力越大,形變越大呢?
這些提問,緊扣教材要求,使學生的思維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問題弄清楚了,教學目標也就大到了,這就為引出彈簧測力計提供了思維的保障,進而激活學生的思維。
【給學生一個導向的梯度的物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物理教學與物理教學的反思_物理教學反思03-10
物理教學反思_物理教學反思04-27
物理教學與網絡的反思_物理教學反思03-10
物理教學反思筆記_物理教學反思03-13
關于物理分組教學的反思物理教學反思07-05
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反思_物理教學反思03-10
物理教學反思3_物理教學反思03-09
物理教學反思06-21
物理教學反思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