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地方真美》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形式資料的搜集和實地觀察,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引發“愛祖國,親家鄉”的美好情感。
2.在充分感受家鄉山美、水美的過程中,了解周邊環境中存在的不和諧因素,通過動手改造,引發創造更美環境的情意。
〖活動準備
(一)學情分析
我區地處吉林省吉林市的商業中心地帶,周邊經濟發展較好,地區建設具有地域特色,同時毗鄰松花江,風景優美,人杰地靈,擁有多層次化的文化背景,為本次教學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撐。
學生對于家鄉的生活環境具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缺乏比較深入的了解和立體化的感知,這就為本次活動的實施提供了較好的切入點和可行性。
(二)物質資料準備
1.教師準備《吉林,我故鄉》的歌曲VCD。
2.學生廣泛搜集關于家鄉的各種資料,力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活動時間
4課時。
〖活動過程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形式資料的搜集和實地觀察,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引發“愛祖國,親家鄉”的美好情感。
2.在充分感受家鄉山美、水美的過程中,了解周邊環境中存在的不和諧因素,通過動手改造,引發創造更美環境的情意。
〖活動準備
(一)學情分析
我區地處吉林省吉林市的商業中心地帶,周邊經濟發展較好,地區建設具有地域特色,同時毗鄰松花江,風景優美,人杰地靈,擁有多層次化的文化背景,為本次教學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撐。
學生對于家鄉的生活環境具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缺乏比較深入的了解和立體化的感知,這就為本次活動的實施提供了較好的切入點和可行性。
(二)物質資料準備
1.教師準備《吉林,我故鄉》的歌曲VCD。
2.學生廣泛搜集關于家鄉的各種資料,力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活動時間
4課時。
〖活動過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力求開拓新的教學資源,給學生們以充分的活動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感受、去體悟。活動中首先讓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豐富的資料,使每個學生的心頭都洋溢起一種幸福的感覺:我們的家鄉真美!然而又不拘泥于此,讓學生發現不足,又動手改造不足,使學生們得到了認識上的升華:我們的家鄉不僅要山美、水美,更要人美!
〖點評
點評一
從本活動的設計和活動實施看,活動較好地體現了教師利用當地資源開展活動的意識,對學生的活動過程與方法也給予了一定的指導,有著完整的活動框架,活動思路比較清晰。此案例還值得肯定的是:教師從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出發,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實踐,引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發展意識,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說,積極做,去感受活動的樂趣。
本案例的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學生分組和小組的名稱,如“山清水秀組”、“人杰地靈組”、“城市建設組”等,給予了過多的人為限定,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路,削弱了學生活動主體性的發揮,這是當前活動教學中較普遍的問題。因此,要認真反思、研究改進。另外,教師對本課例的教學反思也顯得空泛,應對最突出的體會與問題進行闡述。
點評二
在案例中我們看到,學生主要以分組的形式開展活動。學生匯報的主要是結果,在小組活動中,教師予以了什么樣的指導,學生是怎么樣活動的,我們不得而知。案例要反映師生雙方的活動狀態、方式,以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等。
教師的反思過于簡單,很難對自己的教學活動起到認識和改進的作用。
【《我們生活的地方真美》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們生活的地方教學設計08-26
《我們生活的地方真方便》教學設計01-07
我們生活的地方真美小學品德教案07-05
我們生活的地方作文09-26
我們的生活真美好教案07-06
我愛我生活的地方教學設計08-05
我愛我生活的地方的教學設計11-29
《我們這樣生活》教學設計精選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