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林中樂隊》教學設計

時間:2024-12-16 10:50:10 志彬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林中樂隊》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林中樂隊》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林中樂隊》教學設計(精選5篇)

  四年級上冊《林中樂隊》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的

  (知識、能力、情感、其他)

  1.用多種方法熟讀課文,體會作者聆聽林中樂隊演奏時的心情。

  2.鼓勵學生細心閱讀,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體的內容來說明中心句的,體會這種寫法。

  3.鼓勵學生積累象聲詞。

  4.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請學生根據老師播放的錄像進行仿寫。

  二、教學重點、難點

  鼓勵學生細心閱讀,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體的內容來說明中心句的,體會這種寫法。

  三、授課時數

  二課時

  四、課前準備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組織一次森林之旅,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林中樂隊的魅力。或搜集各種動物的聲音,創設出森林的環境,讓學生反復聆聽,交流感受,再進入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拉近,產生共鳴。

  學生:朗讀課文,自學生字。可自帶一種樂器。

  五、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活動(教學過程及形式)學生學習活動

  第一課時

  一、課前兩分鐘

  二、引入

  前幾天,咱們三年級全體師生一起到北京野生動物園去參觀,看到了許多有趣的動物。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介紹這些小動物發出的各種有趣的聲音的。交流資料

  (學生出示動物圖片,播放自己錄制的動物的聲音。)

  三、讀課題

  四、初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五、學習生字

  1.檢查預習,讀準字音。

  2.學生互查,記憶字型,了解字意。課題質疑

  讀準字音,記憶字形

  3.集體交流。

  ①字音

  囀:應讀“zhuàn”;咕嘟:應讀“gū dū”

  鶉:chūn.;盹:dǔn.;喧囂:xuān xiāo.

  ②字形

  嘎:最后一筆是點。鉤:最后兩筆是撇和點。

  盹:是目字旁。兜:第三筆是撇。

  ③解詞:

  喧囂:聲音雜亂,不清靜。交流匯報。

  學生當小老師。(續表)

  教師教學活動(教學過程及形式)學生學習活動呻吟:指人因痛苦而發出的聲音。婉轉:(歌聲、鳥鳴聲等)抑揚動聽。

  六、讀課文。標自然段,提出不懂的問題

  七、梳理問題

  八、聽寫字詞

  九、布置作業

  1.讀課文。

  2.寫生字。

  3.選做(找資料)。讀課文,質疑。

  第二課時

  一、精彩兩分鐘

  二、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都喜歡哪些動物?為什么?

  是呀!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都喜歡它們。今天我們來一起參加動物們舉行的一個音樂會。

  (齊讀課題)由學生介紹自己了解的動物。

  三、新授

  1.請同學們打開書,出聲讀一讀全文,想一想,動物樂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書:神奇學生讀課文并思考問題。2.出示自學要求:(幻燈)

  2.學習思考:

  ①默讀課文,林中樂隊是一支什么樣的樂隊?補充畫批。學生回答問題。

  ②提出不懂的問題。

  ③組織好語言準備小組交流。

  3.學生自學。

  4.小組交流。學生自學。

  小組交流。

  5.集體交流:

  請大家匯報的時候按照課文順序,出示重點句子:

  第一自然段:“三月,鶯唱起歌來,白天黑夜,老是尖聲叫著,囀啼著。”

  第二自然段:

  1.圍繞中心句,課文詳細地介紹林中的各種樂聲,又抓住各種動物的聲音特點細膩地描寫。

  2.在描寫動物聲音時,作者寫了象聲詞,請你畫出來,并體會。

  出示幻燈:作者見了心疼,借用孩子之口“它什么時候睡覺哪?”所以,課文一開篇就使我們感受到作者那顆親和動物的心是多么的自然和善良。

  學生反復讀課文,讀通順。

  森林之景再現,利用課件或音樂配音,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熟讀課文,感受作者聆聽林中樂隊時的愉悅心情。(續表)教師教學活動(教學過程及形式)學生學習活動吱吱嗡嗡呱呱嘟嘟咩咩

  咕嚕咕嚕嘎吱嘎吱撲嚕撲嚕

  3.請你說出這些動物還會發出什么聲音?(說出象聲詞)

  4.通過學生分析,知道這是一支神奇、和諧、自然的樂隊。學生結合生活體驗,圍繞中心句補充交流,或模仿演奏,使課堂有張有弛,內容更有拓展。

  自由交流第三、四自然段:

  1.有一些樂手采取了不同的演奏方式,請你默讀三、四自然段,你喜歡哪位樂手,就介紹它的演奏方式。

  2.出示幻燈(有關沙雉的描寫)可啟發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膽想像。3.思考:作者按照怎樣的順序寫沙雉的?

  板書:名稱動作象聲詞

  想像學生看錄像,仿照作者寫沙雉的方法進行仿寫練習。4.仿寫:出示錄像:(三種會奏樂的動物)

  最后一段:總結全文,點明主題。

  四、體會作者聆聽林中樂隊演奏時的心情。體會作者聆聽林中樂隊演奏時的心情,朗讀全文。五、課后延伸:(出示幻燈)

  1.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

  2.完成《伴你成長》上的練習。

  3.在“音樂”單元中任選一課設計板書。

  教學反思

  老師布置課后作業時請同學設計板書,這是本學期我的一個嘗試性研究。教師深入挖掘教學資源自身的內在價值,創設學習空間,請學生自主設計板書。開展這項活動的初衷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做“小老師”。老師給學生們一個創作空間,學生再次深入理解課文,對課文進行創造性的發展,為拓展課外閱讀打基礎,同時,為學生終身學習做鋪墊。在此基礎上,學生還可以結合自己的創意,設計新穎的板書。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傾聽、概括、提煉、發散思維等能力得到加強,同時也促進了其多元智能的發展。學生的設計有些稚嫩,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個漸進的過程。學生有差異性,教師要尊重差異。這些孩子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在教學中體現教學三段即課前參與,課中研討,課后延伸。另一個研究重點是指導學生課前畫批。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在課前自行預習,包括讀課文,表注生字,畫批感受,提問,查找相關資料。

  四年級上冊《林中樂隊》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了解森林里各種聲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樂器,體會作者在聆聽林中樂隊演奏時的心情。

  2、抓住中心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并體會這段話是怎么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1、導入:同學們了解“樂隊”嗎?板書:樂隊。誰來說說?(人數比較多,由不同的樂器來演奏)

  2、今天,我們要認識一支特殊的樂隊,它們在林中(板書:林中)(邊寫邊說)讓我們走進林中,去感受林中樂隊帶給我們的妙趣吧!一起把課題讀一讀,起。

  3、下面先請同學自己讀讀課文,記得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且想一想林中樂隊里有哪些演唱者和演奏者,還有哪些樂器?開始。

  4、檢查自學:這篇課文是蘇聯作家維塔利·比安基寫的,里面有很多生疏的字詞,看看誰通過預習已經能正確地讀這些詞語了。(示詞)誰先來讀第一行?第二行誰來?第三行呢?

  吠聲 嗥聲 婉轉 喧囂 咩咩 呻吟 沙雉 (恭喜你全都讀正確了!)

  囀啼著 打個盹 兜著風 丸花蜂 白山鶉

  (把輕聲都讀好了,真不錯)

  咕嚕咕嚕 吱吱嘎嘎 撲嚕撲嚕 嘎吱嘎吱 (這些聲音真有趣)

  5、三月,鶯唱起歌來,白天黑夜,老是尖聲叫著,囀啼著。讓人奇怪的是,它究竟什么時候睡覺呢?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學生根據第一自然段回答)一起讀一讀第一段。

  6、是啊,在清晨和黃昏,不光是鳥,森林里所有的動物都在唱歌奏樂,一起讀(出示:森林里所有的動物都在唱歌奏樂: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樂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為什么這么說呢?請大家再仔細讀讀課文的2、3、4自然段,你可以輕聲讀,可以放聲讀,也可以默讀,你可以自己一個人讀,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讀,總之,用你喜歡的方式,帶著剛才的問題,邊讀邊思考。開始。(完成板書)。

  7、好,誰來選擇你最喜歡的演奏者向大家介紹一下。(第一次交流時,抓學生和作者的心情)

  △燕雀、鶯、鶇鳥:它們的`歌聲真是又清脆又純凈,誰再來讀好這句話。(評價:你的聲音也很動聽,都可以和燕雀的歌喉媲美啦!)

  △甲蟲、蚱蜢:它們的演奏可動聽了,誰來讀一讀。(評價:多悅耳的琴聲吶!)課文中還有一處也寫了蚱蜢,誰找到了?(哦,原來它們是這樣來演奏的呀!)小組讀。

  △啄木鳥:啄木鳥是怎樣打鼓的,請你來說說。(結合第三自然段內容)

  △黃鳥、白眉鶇:想象著聆聽它們吹奏的笛聲,請你來讀一讀。(評價:好悠揚的笛聲)

  △狐貍、白山鶉:哦,它們的叫聲就是音樂啊!

  △母鹿:心情好了,連咳嗽聽起來也是悅耳的。

  △狼:在常人聽來,狼的嗥叫會讓人感到害怕,但在作者耳朵里,它也很美妙。

  △貓頭鷹:貓頭鷹哼著,你再來讀一遍。

  △丸花蜂、蜜蜂:嗡嗡的叫聲是樂隊的聲音更豐富了,誰想讀?

  △青蛙:青蛙的演唱也很有特色,誰來讀?

  △天牛:看,天牛的脖子還有這個本領呢。誰來讀好它?看,天牛和啄木鳥,這些沒有好嗓子的動物,也不覺得難為情,它們都會按照自己的愛好來選擇樂器呢,真是聰明!

  △水鳥:真有趣!誰還想讀?這個湖里多熱鬧呀!

  △沙雉:它用什么來唱歌?指名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這只異想天開的沙雉就是與眾不同,聽!它演奏的聲音活像——(生答)。

  9、剛才我們認識了那么多會唱歌、會演奏的動物,難怪我們在森林里可以聽到——可以聽到——也可以聽到——(引讀,出示)指導朗讀。

  10、(指板書)看,不同的曲子有不同的唱法,不同的樂器有不同的奏法,瞧,森林里的樂隊就是這樣組成的。你在聆聽林中樂隊的演奏時你有什么感受?

  11、同學們,那就讓我們帶著各自的感受一起讀好課文的2、3、4自然段。

  12、同學們,森林里的動物何止這些呀,還有很多小動物因為有事沒能來呢,猜猜它們又會是誰?又會帶來怎樣美妙的音樂呢?想一想,誰來說給大家聽聽。(你很會欣賞;你是一個愛大自然的孩子)。

  13、總結:下個星期是全市的科普宣傳周,乘著這個活動,讓我們走近大自然,用我們的慧眼去尋找會歌唱、會演奏的動物,不但要用我們的筆把它們記錄下來,更要用我們的心把它們保護起來!

  另外,請同學們課后把文中表示各種動物不同叫聲的詞語摘抄下來。

  板書: 林中樂隊

  各唱各的曲子 各用各的樂器

  各有各的唱法 各有各的奏法

  四年級上冊《林中樂隊》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聆聽林中樂隊演奏時的心情。

  3.學習作者用哪些具體內容來說明中心句的。

  教學重、難點:

  能抓住重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中心句,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分點落實。體會《林中樂隊》言之有序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師:同學門都知道,我們學校有支樂隊,你們知道嗎?在大森林,有一支動物組成的樂隊,它就是(生讀課題:林中樂隊)

  2.師:當你讀到這個題目時,你會想到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

  1.過渡:走,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林中。

  2.師:這支樂隊是怎樣演奏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

  3.找找文章一句話概括地將了動物唱歌奏樂的情形。(電腦出示)

  三、熟讀課文

  1.課文是怎樣具體描述小動物唱歌奏樂的情形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相關的.語句。

  2.同桌相互交流。

  3.誰能用課文內容來具體說說小動物是怎樣唱歌奏樂的?

  四、圍繞中心句,品讀課文

  1.齊讀中心句(電腦出示)

  2.品讀第二自然段(介紹森林中各種聲音)

  除了課文中提到的,你還了解森林中的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唱歌奏樂的。

  3.一起欣賞森林樂曲,談談自己的感受。

  4.品讀第三、四自然段:小動物的“樂器”和“演奏方法”。

  (1)跟隨作者的腳步,你還了解到什么?

  (2)林中還有哪些動物的演奏?把它的精彩表現通過朗讀體現出來。

  五、整體閱讀,體會文本結構美

  1.播放“林中樂隊”課件,再次走進大森林。

  2.學生交流感受。

  3.帶著各自的感受朗讀全文

  六、拓展升華,體會生活音樂美

  1.學生假象森林中,生活中沒有音樂會是怎樣的?

  2.圍繞中心句寫一段話,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寫其它動物唱歌奏樂的情景。

  四年級上冊《林中樂隊》教學設計 4

  一、教材分析:

  《林中樂隊》是北師大版語文第七冊第九單元“音樂”主題中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課文,意在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美好情感和感悟能力,使學生認識到音樂感染人、愉悅人、熏陶人、鼓舞人和陶冶性情的神奇功能,領悟到音樂所包容的文化內涵。

  《林中樂隊》形象地描繪了大自然里各種生機勃勃的動物發出的奇妙聲音,敘述條理性強,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課文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字里行間滲透了作者長期貼近大自然細心觀察、潛心研究積累起來的成果,表現出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

  森林對于小學四年級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但音樂又是同學們所喜歡的。因此,要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情懷,教師需要通過模擬音樂以及引導學生在充分認真地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創設情景的方式使學生領悟到大自然的神奇。學習本文,讓學生通過聆聽森林里動物的聲音,了解森林里各種聲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樂器;結合學生生活體驗,拉近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產生共鳴,體會作者熱愛森林、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認識14個生字詞,并用適當的方法掌握本文的擬聲詞。

  2、理解課文內容,熟讀課文,體會作者聆聽林中樂隊演奏時的心情,感受作者對動物、對森林、對大自然的`熱愛之心。

  3、抓住中心句,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二)方法與過程:

  1、自學生字新詞,提高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

  2、體會作者聆聽林中樂隊演奏時的心情。

  3、學習作者用哪些具體內容來說明中心句的寫法。能抓住重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的寫具體的。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的想象,引領學生向往美好的事物。

  2、感受森林音樂會的美妙神奇,培養熱愛森林、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三、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聆聽林中樂隊演奏時的心情。

  2、細心閱讀,感悟作者用哪些具體內容來說明中心句,并體會這種寫法的妙處,并學習運用這種寫作方法。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教學內容:

  一、創設情境,初識“樂隊”。

  二、初讀課文,接觸“樂隊” 。

  三、朗讀感悟,了解“樂隊”。

  第二課時

  一、回顧文本,導入新課。

  1、播放各種小動物的叫聲,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2、談話導入。

  二、品讀文本,交流感悟。

  1、找出中心句。

  2、品析重點語句。

  (1)引導學生理解象聲詞和擬人寫法。

  “所有的動物”指哪些動物?

  四個“各有各的”說明什么?

  唱歌的是哪些動物呀?你喜歡誰的歌聲?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隨機指導。

  作者在寫小動物的演唱時,是怎么寫的?理解象聲詞和擬人的寫法。

  你平時還聽到過什么聲音?說說你知道的象聲詞。你能用上一兩個象聲詞,說一個句子嗎?

  (2)了解用“樂器”演奏的小動物的特點。

  那些沒有好嗓子的動物是怎么做的?了解過渡的寫法。

  文中重點介紹了哪幾位演奏家呢?你最喜歡誰的演奏呢?

  根據學生的發言,隨機學習重點語句。

  著重理解描寫啄木鳥、天牛、沙雉的語句。

  (3)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破折號的用法。

  這里有兩個句子出現了破折號,讀一讀,體會它們有什么特點?

  3、指導說話練習。

  用“在森林里,所有的動物都在唱歌奏樂,在森林里,我們可以聽到……可以聽到……可以聽到……也可以聽到……”這個句式,向別人介紹這支林中樂隊。

  4、體會作者情感。

  作者在聆聽林中樂隊演奏時的心情是什么樣子的?

  三、拓展文本,學習寫法。

  1、 總結寫法。

  作者為什么能把這支樂隊描繪得如此惹人喜愛呢?你覺得它在寫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學生自由發言。

  友情提示:①圍繞著中心句,先概括,后具體。

  ②采用擬人和比喻寫法。

  ③學會使用象聲詞。

  2、 片斷練習。

  你能不能也仿照課文寫法,寫寫我們身邊的生活場景呢?

  ① 課件出示:

  在每天的上學路上,我都能欣賞到一曲動聽的“馬路交響曲。_______這一切聲響,難道不是一首動聽悅耳的“馬路交響曲”嗎?

  ② 引導學生拓展思路。

  你在馬路上會聽到什么聲音?

  從這些聲音你聯想到什么?

  ③學生口頭作文。

  ④師生共同評議。

  3、引導學生欣賞佳作。

  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請你也用手中的筆,寫出一篇習作,與別人分享你曾經聽過的自然之聲。

  板書設計:

  林中樂隊

  各唱各的曲子

  各用各的樂器

  所有的動物 各有各的唱法

  各有各的奏法

  四年級上冊《林中樂隊》教學設計 5

  教材簡析:

  《林中樂隊》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的最后一篇精讀課文,形象地描繪了大自然里各種生機勃勃的動物發出的奇妙聲音,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課文條理性強,圍繞中心句“森林里所有的動物都在唱歌奏樂: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樂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具體地介紹了森林里各種聲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樂器。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熱愛森林,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并受到這種情懷的感染;同時,也要領悟用具體內容來說明中心句的寫法。

  學情分析:

  森林對于本班學生來說不夠熟悉,但音樂又是同學們所喜歡的。因此,要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情懷,教師需要通過模擬音樂以及引導學生充分認真地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使學生領悟到大自然的神奇。

  教學目標:

  本課是前蘇聯作家的作品。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異,讀通課文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第一課時花了大量的精力通讀課文,認識生字、詞語,感知課文描寫的氛圍,在此基礎上確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2、說出作者是用哪些內容來說明中心句的,體會這種寫法。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聆聽林中樂隊演奏時的'心情。

  2、能說出作者是用哪些具體內容來說明中心句的,并體會這種寫法。

  教學難點:

  在體會寫法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準備:

  1、師生搜集維塔利·比安基及其作品的有關資料。

  2、制作表現大森林動物歌唱、演奏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找出中心句

  1、回顧自讀時進入“問題庫”的問題。

  2、提出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這支樂隊是如何唱歌奏樂的。

  3、生讀文,找出總寫這支樂隊是如何唱歌奏樂的句子。

  4、出示中心句,齊讀。

  二、品讀課文,感受自然美

  1、課文又是怎樣圍繞中心句具體寫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勾畫相關語句。

  閱讀提示:

  ①默讀課文,思考:作者共描寫了幾種動物唱歌奏樂?哪些是簡略描寫?哪些是詳細描寫?用不同的符號標畫出重點詞句,把自己的閱讀感受批注在句旁。

  ②小組內暢所欲言,大膽自信地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可以朗讀、可以談感受、也可以模仿動物們的動作或聲音。

  2、自學。

  3、小組合作交流。

  4、集體匯報交流。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隨機指導朗讀。在讀中感悟文本語言的美,感受自然的美,體會作者情感的美。

  三、讀寫結合,深化情感

  1、剛才,我們認識了那么多會唱歌、會演奏的動物,難怪我們在森林里可以聽到——(生接讀);可以聽到——(生接讀);還可以聽到——(生接讀)。

  2、指導仿寫。

  3、指名交流。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在森林里,小動物們各顯其能,用自己獨有的方式為我們奏響了一曲又一曲美妙的樂章。同學們,是誰發現了這支神奇的林中樂隊?他為什么能發現?

  2、師小結。

  3、布置作業。

  (1)、仿寫:森林里還有哪些動物在唱歌奏樂?用上從文中學到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及象聲詞,以“森林里所有的動物都在唱歌奏樂…….”為開頭寫一段話。

  (2)、讀讀《森林報》。

  板書設計:

  林中樂隊

  唱歌奏樂

  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樂器

  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四年級上冊《林中樂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林中樂隊教學設計07-13

《林中樂隊》優秀教學設計10-25

林中樂隊教學反思09-10

林中樂隊評課稿07-20

《林中小溪》教學設計07-18

林中小溪教學設計06-21

《哦,林中那間小屋》教學設計02-26

林中小溪教學設計7篇09-24

《林中小溪》教學設計(精選5篇)06-27

小學四年級語文9.3 林中樂隊練習題及答案07-0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级a爱做片观看免费国产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欧美精品国产免费无 | 我要色综合色鬼久久 | 亚洲黄十八禁在线网址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二区 | 亚洲一本之道精品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