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設計論文

時間:2021-01-19 17:41:59 論文 我要投稿

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設計論文

  成功的課堂提問,能起到風趣生動、平易親切、啟人心智、催人奮進的作用。課堂教學提問,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要求設置問題,進行教學問答的一種形式。它對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都具有顯著的功能。通過提問,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活躍課堂氣氛,促進課堂教學的和諧發展。作為科學教師,設計提問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設計論文

  一準確性和新穎性

  在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服務于教學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提出的問題是否準確、新穎,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問題本身合理、準確,學生就會開動腦筋,積極思維,知道應該運用哪些已學的知識來回答,從哪些方面回答比較完善準確。如“光合作用有什么意義”?問域過大,學生不知答到什么程度,會把學生的思路導向歧途。若將問句改為“植物的光合作用對人類有何意義”這就很具體。

  提問不僅要準確,還要在準確的基礎上求新穎。所謂有新穎,主要是指提問要有新形式,不是老生常談,內容要新,使學生聽后趣味橫生,躍躍欲試。如,比較以下兩個問題:“蚯蚓是怎樣通過體表呼吸的?”和“為什么下過雨后蚯蚓會大量爬出洞穴?”這兩個問題本質上是一樣的,但是前者易導致死記硬背,后者在聯系實際中讓學生活用知識,用自己的語言朝著規定的提問內容的目標進行歸納、總結。

  二系統性和鞏固性

  提問的系統性是指教師要遵循自然科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由低級到高級,有計劃、有步驟地設計提問,使學生學到的知識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系統的、內容鞏固的科學基礎知識。

  按照新課標的理念、要求和教材的體系設計提問,在所提問題之中隱含教材內容的聯系和知識積累的邏輯順序。如“預防近視”專題可以提以下5個問題:

  (1)眼球的構造是怎樣的?

  (2)近視眼是怎樣形成的?

  (3)何謂屈光不正?

  (4)如何矯正近視眼?

  (5)預防措施到位是否一定不會近視?提問時要抓住重點、難點,突出關鍵點,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提問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反復滲透。提問時還要按照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進行組織。在提問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已知到未知、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步步深入。

  提問要注意鞏固性。所謂鞏固性,就是讓學生回憶和復習已學知識,不斷地鞏固和積累前面所學過的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掌握前后知識的內在聯系,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如在講“生殖種類”一節時,教師講完無性生殖的幾種方式后,提問:“什么叫無性生殖?”學生往往只把課本上現有的原話重復一遍,好像真的懂了。于是教師再提出“無性生殖是否產生生殖細胞?”“產生生殖細胞的一定是有性生殖嗎?”這樣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去理解無性生殖的兩種情況:一是不產生生殖細胞,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另一種是產生生殖細胞,但不需要兩兩結合,直接發育成新個體。

  三變式性和多樣性

  所謂變式,就是圍繞同一個概念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敘述提出問題,使概念的本質更全面地暴露出來。采用變化題型、改換實例、隱蔽條件、轉移思維方向等方法提問,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大腦皮層各中樞積極參加活動,防止形成定勢思維,而且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都有很大裨益。

  多樣性包括形式多樣性,如口頭提問、文字提問、實驗提問等。回答形式也可以是泛問泛答、一問一答等。選擇對象的多樣性和問題材料的難易多樣性,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問題的難度既要照顧全班的普遍接受程度,又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對待,真正做到分層教學。所提問題的題型多樣化,有思考題、討論題、練習題、實習觀察題等,還要允許學生答案的多樣性。

  分析、綜合、評價三類問題能刺激學生產生新知識,答案往往不是惟一的,屬于高級認知問題,如“白開水、純凈水、礦泉水、蒸餾水哪類水更適合我們,為什么?”“地膜覆蓋能提高作物產量,但是也會造成‘白色污染’,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應當廢除?”在教學中,教師要保證有一定比例的高級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教師不可強迫學生按照自己設計好的`框框來回答,要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允許有發展、有創新。

  變式性和多樣性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的。變式的問題通過多樣的形式和題型加以配合,顯得更加新穎、豐富;多樣的形式和題型包含變式的內容,顯得更加充實、活躍。

  四連鎖性和啟發性

  連鎖性是指針對一個重點、難點,首先提出一些較大的問題,然后再化為若干個小問題,這些小問題就如一條鎖鏈上的小環,環環緊扣,最后使大問題得到解決。如“簡述長骨的結構及其各部分的作用”。這是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識,也是《骨》這節教材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學生不容易回答,教師可圍繞這一中心問題,化整為零、化難為易,提出若干個小問題:

  (1)骨的基本結構是哪三部分?

  (2)骨膜有哪幾種重要作用?

  (3)骨質分為哪兩種?分布怎樣?

  (4)骨髓位于何處?有什么功能?人的一生中,骨髓有什么變化?這樣依次提問,最后歸納綜合,形成系統的全面的知識。

  啟發性提問,主要是給學生指出思考問題的角度、方向和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風格。因此,自然科學教師應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周密設計啟發式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想問題、研究問題。通過啟發性提問,啟發學生的聯想,活躍學生的思維。如“把一株綠色開花植物移栽在一定濃度的硝酸鉀溶液中,頭幾天發生干萎現象,但是不久這株植物又逐漸恢復原狀,是何道理”?學生一時不能回答,可引導回憶植物生活必須的元素有哪些?哪些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大量元素?植物吸水和放水的條件是什么?提出這些“含而不露”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以求啟而即發或漸發的作用。

  五靈活性和實際性

  針對學生中讀書不求甚解的現象,設計一些靈活性較強、跌宕起伏的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所謂靈活性,就是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求學生靈活應用已有的知識,而不是簡單地復述。但是,絕不意味著超綱離本,偏題怪題。具體來講,所提問題不應在書本里輕易找到現成答案,而是可以在書本里找到答案的源頭,或是材料在書外、原理在書內的問題,要求學生能推陳出新,有獨到的見解。

  提問要密切聯系實際,要把課本學到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生產實際、自然現象緊密地聯系起來,運用科學理論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只要這樣,學生才能獲得較為完整的理論知識、實踐知識。如講“消化和吸收”時,可以聯系實際提出以下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1)平時所吃的食物中主要有哪幾種營養成分?它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為什么不能偏食?

  (2)為什么飯后不宜立即進行劇烈的運動?暴飲暴食好不好?

  (3)有人說: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是否正確,說明其中的道理。這些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能正確回答就提高了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了結合實際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六科學性、趣味性和檢查性

  教師在提問時首先應該遵循科學原則,考慮問題提出來是否經得起科學的檢驗。如果提出的問題有科學性的錯誤,就會誤人子弟。在遵守科學性原則的基礎上,還要考慮趣味性。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感興趣,他們就能進行積極思維,探索求新。檢查性的提問主要是指通過提問來考查學生的知識技能。只有這樣的提問,才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和積極思維,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并能增強學生對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比較、區別、聯系和運用的能力,使獲得的知識印象深、掌握牢。

  總之,各類提問都必須貫穿“誘發思維,誘導思維”的要求,應該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獲得的知識逐步深化。同時,應考慮到,若學生回答有困難,用什么方法進一步啟發其思路,讓大家都獲得成功的喜悅。另外,所提問題應有機動性和應變性,有些問題是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根據教學活動情況臨時設計的,意圖是為了把學生從死記硬背的沉重負擔中解放出來,擺正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論文03-23

淺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設計技巧12-05

淺談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設計論文04-21

論文:小學科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運用06-28

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論文01-22

初中英語有效提問課堂教學論文08-04

瑣議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教學論文1500字06-12

提問策略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1-28

初中科學課堂教學論文03-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四区五区 | 日本真人作爱视频免费大全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五月天Av在线进入不卡 | 香蕉97人人乳视频观看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