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素材庫的建立及應用論文
兒科學是一門重要的臨床實踐學科,該學科與醫學基礎及臨床橋梁課程聯系密切,并與其他臨床學科如內科學、外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皮膚性病學、傳染病學等密切相關。長期以來,在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學習內容多,部分內容如癥狀和體征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概念描述多,理論知識難記憶,易混淆。由于兒科臨床病種具有季節性的特點,在見習中難以見到具體、生動的典型病例,使得學生多死記硬背知識,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不強。多媒體課件、網絡課件、網絡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等的開發、應用和傳播日益活躍,所有這些均有賴于資源庫的內容。因此,建立為教學服務的臨床病例素材庫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兒科學素材庫的建立
1.1對素材庫的要求
內容科學嚴謹,知識點覆蓋全面。素材要求數量大,如很多疾病的臨床癥狀、病理特點、影像學表現等可能有很多變化,既有典型特征,也有不典型表現。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必須經過反復實踐才能熟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作為素材庫,應該通過大量的實際病例使學生的在校學習更加貼近臨床實際,使其如同親身經歷了臨床工作一般,對疾病的認識更加全面。同一個知識點,可以有不同類型的素材,同一種疾病可以有多個病例,做到素材豐富、全面。素材要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并有充分選擇的余地。素材應做到圖像逼真、視頻清晰;必須對所有素材進行規范、詳細、準確的描述,以便進行選擇使用。
1.2將搜集到的素材按照系統及疾病歸入素材庫中
首先根據教學需要,設計所需收集素材的范圍,發動兒科門診、急診及病房的教師,搜集了大量有關兒科學疾病癥狀和體征的圖片及錄像資料,選擇典型病歷包括現病史、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體格檢查、實驗室資料、診斷及治療方案,按照兒科疾病的特點建立素材庫,并將新搜集到的相關資料及補充資料分門別類地歸入該庫中。搜集的資料主要為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文字等。資料全部來源于教師自己在臨床實踐中見到和診治過的真實病例,如為住院患兒,需保留住院號備査,如為門診患者,亦需保留其家庭地址。同時,在素材的搜集、加工、整理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能侵犯他人的權益,在留取相關圖片或影像學資料的時候,告知家長并取得家長的同意。在素材庫建設中,我們特別強調自主創作素材。通過這些方式,我們搜集到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將所搜集到的資料按照系統進行分類,初步建立起了兒科學素材庫,在以后的工作中對素材不斷進行補充和修改,使素材庫中的素材更加豐富、內容更加充實。
1.3素材的內容
兒科學素材庫包括:(1)基礎理論部分。如各病種的病因、病理、發病機理等的光鏡及電鏡照片、示意圖和動畫演示等,部分資料可從相關科室取得,示意圖和動畫則鼓勵教師自己創作。(2)臨床表現部分。收集各類疾病(尤其是少見病和罕見病)的癥狀和體征的圖像及視頻資料,如新生兒硬腫癥、川崎病、風濕熱、麻疫、馬凡綜合征、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輔助診斷部分。包括影像學、各類檢查的典型表現,如肺炎的胸部X線表現、結核性腦膜炎的頭部CT改變、先天性心臟病的B超特征、肺透明膜病的胃液泡沫試驗的操作方法及結果判斷等。(4)治療部分。如新生兒黃疽的藍光治療、重癥病例的呼吸治療、中毒的搶救等。對在見習和實習中不常見到而又屬重要教學內容的病例,盡量多留取一些典型圖像資料,如21-三體綜合征,我們收集了多例多角度的面部特征、掌紋表現及該病例的染色體圖片,部分包括了其并發癥資料等。
1.4以素材庫為基礎編寫多媒體課件
素材庫的建立使得教師能以素材庫中的素材為基礎,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專業兒科學教學的要求,進行相關電子教案的編寫。同時按照兒科學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制作了有特色的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媒體課件。由于在多媒體課件中插入了大量教科書中不易表現的圖片、聲音、視頻等,使枯燥的理論一下子變得生動、鮮活起來。與既往的課件相比,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為活潑,而且教師在實施教學時,隨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以素材庫為基礎,對課件中涉及到的素材進行增減和替換,極大地方便了教師的備課和授課。對于一些較難見到的癥狀和體征,用具有交互性的課件表現出來,使學生在更有趣、更輕松的環境下學習,理解起來也更容易。
1.5將資料庫和相關的多媒體課件發布在醫院局域網上
為了實現全院教學資源共享,同時也為了讓學生課后能利用醫院局域網對學習內容進行預習或復習,我們將資料庫和各專業、層次的電子教案以及多媒體課件發布在局域網上。同時利用網絡優勢,接受學生的咨詢和建議,與其探討相關問題。
2兒科學多媒體素材庫在教學中的應用
2.1多媒體素材庫的建立提高了教學效果
多媒體素材庫是教學資源中的.“零件庫”。利用多媒體素材庫,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擬定的教學策略選擇適當的素材資源,用于開發、制作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甚至網絡課程等個性化的教學軟件,從而極大地減輕了備課負擔,提高了授課質量。因此,多媒體素材庫是開發更髙層次醫學教學資源的基礎。以素材庫為基礎建立的多媒體課件,由于有臨床實際病例資料作為基礎,所展示的內容更加形象、生動,成為課本的延伸,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教科書中,在講述每一種具體疾病時,一般只有枯燥的文字敘述和數量極少的圖片,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該素材庫的建立,使學生除了在課堂上聽講外,還可以在課后通過局域網對學過的內容進行復習,或是對未學的內容進行預習,同時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和感興趣的臨床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率。
2.2多媒體素材庫有助于提高臨床實踐技能
兒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現實狀況的限制,臨床教學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而素材庫中也包含大量的病例資料,且典型體征都有圖像文件為佐證,在制作電子教案或多媒體課件時,有意識地將典型病例融入到教學內容中,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真正做到心中有數;對于一些因為條件所限,暫時還不能見到的季節性病例或少見病例,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也使學生對其有了較深刻的認識,避免了學生只看教科書的文字而對具體疾病的癥狀和體征只能通過想象去理解的情況,為學生以后的臨床學習及從事相關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3多媒體素材庫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醫學是非常適合進行多媒體教學的學科,每一個學科的多媒體素材都需要一個很長的積累過程。有些典型病例多年難得一見,見到也不一定能拍下來,因此,多媒體素材的搜集是醫學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的主要難點。建設醫學多媒體素材庫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完備的素材庫往往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要鼓勵和組織教師及時把收集到的素材提交給教學素材庫,豐富素材庫的內容。在素材的使用上,既可以直接采用素材庫中的素材,也可以對素材庫中的素材根據自己課件的特點進行再創作,這樣就使得素材的使用更加靈活自如。盡管我們建設兒科學素材庫已經有3年的時間,但是對素材庫的建設始終沒有停止。素材庫始終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需要根據時代的需要,不斷加以補充和完善。
2.4多媒體素材庫的利用水平尚需進一步提高
(1)多媒體素材庫應具有先進性,能體現先進的教育理念,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支持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有利于創新教育,有利于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2)多媒體素材庫應具有科學性,對于素材內容的概念、定義、解釋等應科學、準確,避免多義性。(3)多媒體素材庫應具有實用性,素材的設計必須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充分考慮教學需求,做到通用、易用、穩定,使學生能夠形象地、真實地感受和理解知識內容,化解學習中的難點、疑點,提髙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4)多媒體素材庫應具有新穎性,素材庫應不斷創新、不斷修改、不斷補充,逐漸豐富與完善。雖然多媒體素材庫的建設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由于教師的教學經歷及臨床經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多媒體素材庫的綜合利用和開發。
經過教研室教師的努力,我們初步建立了兒科學病例素材庫,并將其應用于兒科學教學中,產生了積極的效果。素材庫的建立既培養了教師的教學意識,又提高了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了教師及學生的一致好評。
【兒科學素材庫的建立及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兒科學病案庫建立及教學應用論文04-24
淺談小組學習在兒科學中的應用論文04-16
淺談進化兒科學在小兒急癥中的應用論文04-16
KWL教學模式在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9-06
中醫兒科學特色教學方法的改革及應用論文04-23
兒科學標準化病人培訓與應用初探論文04-12
兒科學的備課論文04-14
合作學習法對兒科學教學的應用論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