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說課稿

時間:2021-06-12 20:05:14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觀察物體》說課稿

  一、說教材

《觀察物體》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觀察物體。這部分內容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材是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以及已二年級下學期已初步學習的觀察物體的各個面形狀的知識基礎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教學的。

  基于以上認識,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知識目標: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能正確指出被觀察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并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面的個數是不同的。

  能力目標:在觀察活動中,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在判斷、辨認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

  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物體的形狀。

  難點是: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它是物體的哪一面,并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是不同的。

  二、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結合教材內容,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動力,它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結合教材,以學生眼前的教室為情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觀察生活中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位置關系的場景,豐富課堂教學中的現實內容,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

  2、 積極參與,自主探索新知

  本節課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主體參與,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讓不同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不同的發展。創設充分的學習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在觀察活動中自主探究,體驗空間觀念和經歷有關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

  3、 現場觀察,活動貫穿全程

  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他們需要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學時,我設計讓學生找到教室里的一個物體,先選定一個位置,說說看到了哪幾個面,再換一個位置,再說說看到了哪幾個面,通過觀察活動,親身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面是不同的。

  4、 多元評價,調控學生情緒

  在評價時,注重從學生的個性、氣質、特點等多方面作出評價,有教師評、小組評、大家評等形式,以“大拇指”獲得的多少來進行小組比賽,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進取心,讓學生分享成功的快樂,保持積極的情緒,參與活動。

  三、說教學程序

  下面我來談一談整節課的教學過程。這節課主要由以下五個環節來完成:

  (一) 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在新課開始之前,我對學生說:“同學們,有一首古詩你們還記得嗎?《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學生會立刻接著往下背。這時我就出示古詩: “橫看成嶺,你知道‘看’字還能怎么說嗎?”有學生會說出“觀察”。于是我便隨機引入課題“觀察物體”。

  接著我出示一個玩具小熊,和學生們打招呼,說:“嗨,大家好,我是小熊維尼。你們認識我嗎?你們對我熟悉嗎?你能指出我的正面、側面和背面嗎?”

  (學生們和“小熊”一問一答,課堂氣氛立刻活躍了起來。)

  (二) 創設情境,初步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1、認識圖書柜等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讓學生觀察教室里的物品,并說一說圖書柜等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分別在哪兒,自己找一找,指一指,說一說。

  (在說出正面、側面和上面之后我隨即板書出來,然后播放出輕快的音樂,學生們就在音樂聲中進行活動。)

  2、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出示一個六面涂有不同顏色的正方體禮物盒,讓學生說一說這個禮物盒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分別在哪兒呢?

  學生在討論中會產生不同的意見,借此說明:生活中有些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已經約定俗成了,像我們剛才看到的圖書柜那樣,但是像禮物盒這樣,沒有明顯的標志,我們把正對著大家的一面稱為正面。

  3、知識應用

  讓學生說說洗衣機、電冰箱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三) 自主探究,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

  1、活動中質疑

  再進行一次觀察活動,讓學生自己找到一個物體,先選定一個位置,說說看到了哪幾個面,再換一個位置,再說說看到了哪幾個面。觀察結束后,問學生: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會說: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體的面是不一樣的。

  2、活動中驗證

  “是這樣的嗎?我們來驗證一下。”我以電腦顯示屏為例,讓三個坐在不同角度的學生說一說,并比較為什么他們回答不一樣?然后讓學生猜猜老師看到了哪幾個面?為什么老師能看到正面、側面,還能看到上面呢?讓學生也站起來看一看。

  小結得出:站在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看到物體的面就不一樣。

  (這個環節通過學生變換位置來觀察物體,并在活動中質疑、驗證,使學生充分體會觀察的位置與觀察到的結果之間的關系,同時在活動中,我還兼顧到觀察、辨析能力較一般的學生,使每一位學生的空間觀念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

  3、活動中運用

  (在質疑、驗證之后,我便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活動中。因此,我設計了兩個游戲環節。)

  ⑴照相

  現在高科技產品已經越來越普及。利用學生對高科技產品的好奇心,我帶來了一部數碼照相機。我對學生說:“你們想拍照片嗎?”學生會情緒高漲“想!”“那你們可要聽仔細了。我請一位同學來幫另一位同學來拍照片,拍出來的照片要既能看到他的正面又能看到他的側面。其余同學判斷他站的角度是否正確。”正當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之時,我趁熱打鐵,說“你們其他同學一定也很想照相吧。這樣,我來幫你們拍一張合影,好不好?我想拍一張你們的正面照你們怎么站?我要拍你們的側面照你們怎么站?我要拍你們的背影呢?

  (讓學生根據要求站位置,使全班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

  ⑵觀察禮物盒

  我先出示一個禮物盒,對學生說:“你們想要這個禮物盒嗎?先猜猜這個禮物盒最少能看到幾個面?多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在哪兒可以看到?”部分學生可能會說出正確答案,而還有一部分學生可能不能很快地說出答案。

  這時,我讓需要討論的小組可以討論一下,并可以“實地考察”驗證。

  “實地考察”之后,我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個禮物盒,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別將禮物盒的各個面一一拆開并展開再拼湊起來,然后轉換角度再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拆分拼湊,使學生形象直觀地了解和感受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體的面的個數不一樣。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及時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同時也更進一步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 練習鞏固

  完成書上“想想做做”。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在全班交流。

  (五) 總結延伸

  1、 談話: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2、 再次出示古詩《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學完了這節課之后,聯系我們今天的數學課想一想,它和我們學習的知識有什么聯系?也可以請教你的爸爸媽媽。

  (將數學知識和語文知識相聯系,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

【《觀察物體》說課稿】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說課稿11-13

“觀察物體”說課稿11-13

《觀察物體》說課稿06-30

《觀察物體》說課稿11-26

觀察物體的說課稿11-03

觀察物體說課稿05-28

《觀察物體》的說課稿05-25

觀察物體的說課稿07-08

《觀察物體》說課稿06-3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最新色福利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 特黄少妇60分钟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中文AⅤ一二三区 | 先锋影音资源影音中在线不卡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区 | 亚洲日韩久久久精品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