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和熱量》說課

時間:2022-08-05 19:30:0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燃料和熱量》說課

  本課題主要學習有關煤和石油的知識、天然氣以及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考慮到本單元中的拓展性課題——煤和石油的綜合利用,所以,在內容安排上,教師將本課題中有關煤和石油的知識放在了拓展性課題中進行學習。

  在“天然氣”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從認識其主要成分出發,通過對實驗進行觀察和分析,進一步認識燃料的燃燒和應用,并一起寫出化學方程式。接著,教師又借助投影內容,向學生介紹了沼氣的一些利用知識。

  關于化學反應與能量,教師采用了演示實驗,利用兩個對比實驗,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中伴隨能量變化的現象。

  最后,教師組織學生通過討論的形式對煤和石油及其綜合利用進行了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認識合理開采和節約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煉制出的幾種主要產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認識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性。

  2.過程與方法

  (1)運用思考、討論的方法來獲取信息。

  (2)運用實驗的方法來得出結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對人類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學生認識到合理開發的重要性,培養節約利用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

  1.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過程和不可再生性。

  2.認識化石燃料對人類所起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4.知道石油煉制的幾種主要產品及用途。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拓展性課題“煤和石油的綜合利用”。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探究實驗→得出結論→聯系實際→拓展視野。

  教具準備

  教師用具:(1)投影儀,冷而干燥的燒杯,試管,小燒杯,玻璃片;

  (2)CH4氣體,鎂條,鹽酸,氫氧化鋇晶體,氯化銨晶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化石燃料;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第二課時:拓展性課題——煤和石油的綜合利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以新舊知識的聯系,創設情境]

  [學習情景]展示柴草、煤、塑料片、布料等實物。

  [設問]看到這些實物,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回答]如:

  1.它們都是與人類關系十分密切的可燃物。

  2.它們在外界條件,如氧氣、溫度等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都可以燃燒。

  3.想告訴大家,平時生活中注意安全。

  4.想知道煤、塑料等物質是怎樣形成的。

  ……

  [新課引入]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物質都能發生燃燒反應,從最早使用的柴草。到煤、石油和天然氣,發展至今天,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新型燃料。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燃料和能量。

  [板書]課題2燃料和熱量

  [設問]燃料的燃燒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學生回答、交流]

  [講解]生活中的各個角落都在使用燃料,正是因為燃料的燃燒,推動了歷史的進步。火,是原始人類征服自然的武器。起初,當他們面對熊熊大火時,祖先們不知所措,驚恐萬狀。但原始人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戰勝了恐懼和膽怯,慢慢地他們學會了用火來燒烤食物。熟食增強了入的體質,為身體發育提供了更多的營養,熟食使咀嚼機能減退,于是牙齒變小,頜部短據,面貌變得愈來愈像現代人。

  [過渡]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燃料以煤、石油和天然氣最為常見。因為它們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形成的,所以我們稱之為化石燃料。下面,我們就以天然氣為例,來對化石燃料進行學習。

  [“煤和石油”放在拓展性課題中]

  [板書]一、化石燃料——天然氣

  [講解]天然氣主要是由碳和氫組成的氣態碳氫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下面,同學們注意按照課本P134頁[實驗7—3]進行活動探究,做一做甲烷的燃燒實驗。探究內容如下:

  [投影]

  1.觀察甲烷顏色、狀態。

  2.在實驗結束后,燒杯上出現了什么現象?

  3.迅速把燒杯倒轉過來,向燒杯內注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蕩,又出現了什么現象?

  4.在實驗開始時,點燃前為什么要先檢驗甲烷的純度?

  5.在實驗中燒杯的條件“冷而干燥”是實驗成敗的關鍵嗎?為什么?

  6.這個實驗說明甲烷含有哪些元素?

  7.你能寫出這個實驗中涉及到的化學方程式嗎?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總結、思考、討論]

  [結論]1.甲烷是無色氣體。

  [思考]1.甲烷在水中的溶解性怎么樣呢?

  2.甲烷的密度和空氣比較起來怎么樣呢?

  [答案]1.甲烷極難溶于水。

  2.甲烷的密度比空氣的小。

  [設問]那么,同學們想一想,這樣的特點,給我們在收集甲烷氣體時,提供了怎樣的信息呢?

  [回答]收集時,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

  [評價]回答得非常好,我們在學習中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

  [板書]1.甲烷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

  [結論]2.甲烷燃燒時火焰明亮并呈藍色,可以看到,燒杯內壁上有水滴生成。

  [設問]有水滴生成,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回答]說明甲烷的成分里一定含有氫元素。

  [結論]3.向燒杯內注入澄清石灰水后,發現燒杯內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設問]這一現象又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回答]這說明甲烷燃燒時有二氧化碳生成,也就是說明了甲烷的成分里一定含有碳元素。

  [教師講解]甲烷是由碳和氫組成的化合物,化學式是CH4。它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放出大量的熱。

  [板書]2.甲烷的燃燒

  CH4+2O2CO2+2H2O

  [結論]4.點燃甲烷和氧氣或甲烷和空氣的混合物都很可能會發生爆炸,所以要先驗純。

  [延伸]煤礦的礦炕里經常有甲烷逸出,由此,同學們想到了什么呢?

  [回答]1.煤礦里必須采取通風設施。

  2.煤礦里一定要嚴禁明火。

  [結論]5.“冷而干燥”是這個實驗成敗的關鍵。“冷”有利于水汽的凝集,“干燥”可以判斷是否有水滴生成。

  6.這個實驗說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介紹]在池沼的底部常常含有甲烷,通常也稱池沼中的氣體為沼氣。在我國農村,利用沼氣可解決生活用燃料問題。

  [投影]

  [教師組織學生一起了解沼氣的制取和利用]

  [過渡]人們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然而,化石燃料的形成并非那么簡單。

  [投影]

  [介紹]從這兩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要經過數百萬年才能形成。但人類目前掠奪式的開發,會給我們的子孫后代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組數據,大家估算多少年后我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將被牦盡?

  我國1998年化石燃料儲量及年產量

  探明儲量年產量

  石油32.7噸1.6億噸

  天然氣1.37×104億立米217億方米

  煤1145億噸12.4億噸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過渡]化石燃料被人們廣泛使用,是因為它燃燒能產生大量的熱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過燃料燃燒才能得到熱量呢?下面我們來做兩組實驗。

  [投影打出實驗內容]

  [實驗7—4]在一支試管中加入幾小段鎂條,再加入5mL鹽酸,觀察現象,并用手觸摸試管外壁。

  [實驗7—5]在一個小燒杯里,加入約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氫氧化鋇晶體,將小燒杯事先放在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約10gNH4Cl晶體,并立即用玻璃棒攪拌,使氫氧化鋇晶體與NH4Cl充分反應。觀察玻璃片上的水是否由于結冰而將玻璃片與小燒杯粘在一起。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現象]實驗7—4,試管中有大量氣泡冒出,試管壁發熱,實驗7—5,由于結冰,玻璃片與小燒杯粘在一起。

  [設問]這兩個實驗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回答]化學反應中都伴隨有能量的變化,有些化學反應中有熱量放出,有的則從外界吸收

  熱量。

  [評價]回答得很準確。

  [講解]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伴有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類似于可燃物燃燒,鎂和鹽酸這樣的.反應,我們稱之為放熱反應。像碳與二氧化碳:氫氧化鋇晶體和NH4Cl的反應,稱之為吸熱反應。

  [板書]

  吸熱

  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放熱

  [介紹]在當今社會,人們利用化學反應,有時主要是為了制取所需要的物質,有時卻主要是為了利用化學反應所釋放出的能量。同學們能舉出一些利用化學反應的熱量和能量的實例嗎?

  [學生討論,舉例]

  [介紹]目前,人類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能量,大多來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資源是有限的。那么,同學們認為怎樣利用能源才可以使它的使用期限得以延長呢?

  [學生討論,回答]

  [講解]總體來講,如果我們能提高煤等燃料的燃料利用率,就相當于延長煤的使用期限。要使燃料燃燒通常考慮兩點:一是要有足夠的空氣;二是要使燃料與空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

  [設問]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是怎樣來克服這些困難的呢?我們來看投影。

  [投影]

  因為在許多情況下,不能直接燃燒固態煤,如汽車或拖拉機等;或者雖然能夠直接燃燒,但效率很低,如蒸汽機車熱利用率只有8%,一般民用煤爐只有20%左右。所以在石油、天然氣不足的情況下,不得不考慮把煤加工成為氣態的、液態的或固態的高級清潔燃料的問題,以提高煤的熱量的利用和減輕環境污染。煤在加工過程中,本身的潛在能量會受到一些損失。但由于加工成的氣態或液態燃料的熱利用率高,因此在一些情況下,煤經過氣化或液化而取得的熱效益高于直接燃煤。

  現在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鍋爐直接燃燒煤。對低硫煤可以采用粉煤鍋爐,但需加煙道脫硫裝置。對高硫煤,要用沸騰床燃燒系統,摻石灰實行爐內脫硫和降低氧化氮的生成。以上方法都是為了減輕污染、保護環境。

  [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一些化石燃料,我們還知道化石燃料已經面臨被耗盡的危險,應合理開采,并節約使用。

  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變化,即有放熱現象或吸熱現象發生。

  [布置作業]課后習題1、2、3、4、5

  通過不同的方法,獲取“煤的加工產品”的用途。

  板書設計

  課題2燃料和熱量

  一、化石燃料——天然氣

  1.甲烷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

  2.甲烷的燃燒:

  CH4+2O2CO2+2H2O

  吸熱

  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放熱

【《燃料和熱量》說課】相關文章:

《燃料和熱量》教案04-08

《燃料和熱量》教案09-10

課題2 《燃料和熱量》11-25

燃料和熱量化學教案04-21

燃料與熱量教學反思范文07-12

化石燃料說課課件03-23

光照和熱量的區別09-13

《林海》教案和說課10-14

《鮮花和星星》-說課08-03

和時間賽跑說課08-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 | 色久悠悠五月婷婷 | 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