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冀教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4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4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P29-30。
教學目標:
1、結合“整理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經歷估算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感知、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淘氣他們學校的圖書館又來了一批新書,圖書管理員準備將這些新書放在新買來的書架上,瞧,這就是新買來的書架!(師出示情境圖)
師:你能從圖中獲得什么信息?
師:圖上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師板書問題)
二、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1、列式
師:小女孩提出的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應該怎樣列式?(師板書:18×11=)
2、估算
師:小男孩也問了我們一個問題:200本書放得下嗎?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嗎?
生估算
反饋:你覺得放得下嗎?誰來說說你估算的結果?你是怎么估算的?
方法1:把11看成10,18×10=180
方法2:把18看成20,20×11=220
方法3:把18看成20,11看成10,20×10=200
獨立計算
師:這個書架到底能放得下200本書嗎?請同學們算一算。
3、交流算法
師:誰來說說你算出來的結果?(198)
大家同意嗎?
師:請在4人小組里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
4人小組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師展示學生的算法)
方法1:18×10=180,18×1=18,180+18=198
方法2:11×18
=11×9×2
=99×2
=198
4、重點介紹列豎式的方法(請列豎式的學生介紹)
師:18為什么要和11對齊?(數位要對齊)接著你怎么想?(生:18先乘11個位上的1,得18,再用18乘11十位上的1,得180,寫在18下面一行,后將18和180相加得198。)
18乘11十位上的1,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
(生:11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18乘10得180)
誰再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多請幾名生說說列豎式的步驟,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
三、練習:
1、試一試
第1小題讓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第2、3小題讓生用豎式算法計算,并請幾名學生上臺板演,師巡視指導。
2、口算
比一比,看誰得第一!生完成后可用開火車的形式進行交流。
3、計算
先估算,再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計算,在小組內交流、反饋計算的結果。
4、解決問題
生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提倡算法多樣化。)
5、思考題
生獨立思考,再交流、反饋。(生發現的規律若有價值性,應給予充分的鼓勵。)
四、總結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你喜歡解決哪種問題?
2024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P63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學生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估算、口算和筆算方法的活動,使學生經歷理解算理的過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進一步理解算理,體驗算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探索算法與解決問題過程中,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筆算乘法的順序與第二部分積的書寫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答題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小紅和大家一樣,也是一個非常愛讀書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媽媽一起來到書店買書,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一套書12本,每本24元。)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個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想法出發,讓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預設生:一共花多少元?
師:這也是小紅正在思考的問題。(課件出示)你們能解決嗎?怎樣列算式?
學生列算式,師板書24×12
師:這是一道幾位數乘幾位數的算式?
師: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那像24×12這樣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又該怎樣計算呢?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兩位數乘兩位數。(揭示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
【設計意圖: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基礎上口算出實際得數。
師:大約一共花了多少錢呢?你能估算一下嗎?
(1)預設3種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數
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請學生思考,這個240是估大了還是小了?(小了)為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把12估成了10,實際上算的是幾本書的價格?(10本)那要計算一共花多少錢,還要怎么做呢?
學生說想法,課件演示幫助理解。
24×2=48240+48=288
生2:把24看成20,20×12=240。
師:也是240元,這次,又少計算了哪一部分呢?
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把24元估成20元,每本書少算了幾元?(4元)要計算一共付多少錢,還要怎樣做?
學生口算4×12=48,240+48=288
生3: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20×10=200。
課件演示20×10=200這部分,計算一共花了多少錢?還要計算哪一部分?
結合課件演示學生口算:12×4=48元,2×20=40元,200+48+40=288元
(2)回顧口算過程,為筆算作好鋪墊。
請學生回想一下口算的過程,是怎樣算出一共要付288元錢的,以這種口算方法為例,(24×10=240,24×2=48,240+48=288)請同位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
把沒學過的知識轉變成以前學習過的知識,這種方法在數學上叫做轉化。
【設計意圖:在估算的基礎上口算實際得數,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口算能力,為后面理解算理做鋪墊。】
2、筆算
請學生結合著口算的過程,試著用豎式的形式來計算24×12=?
請學生先獨立試著算一算,然后小組討論豎式。
展示學生出現的幾種豎式,全班交流、完善:
預設生1:3個豎式
預設生2:一個豎式,有+號,240后面寫0。
預設生3:一個豎式,無+號,240后面無0。
學生討論優化豎式。(重點討論“+”和“0”的去存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豎式,在討論交流中不斷完善,形成后的筆算過程。這個過程使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實現情感目標。】
3、梳理過程
(1)課件演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先計算兩本書的價格,用個位上的2和24相乘得48。接著計算10本書的價格,用十位上的1和24相乘,得到240。這個24的位置決定了它表示的是24個(十),也就是240,所以后面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后把它們(加起來),計算的就是12本書的價格了。
【設計意圖:結合著12本書,學生理解算理。動態的課件演示,幫助學生掌握算法。】
請同位互相說一說怎樣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然后請在探究中寫錯豎式的學生再計算一遍。
【設計意圖:這是學生內化的一個過程。】
(2)師生共同板書,梳理算法,加深理解
現在沒有了書,我們再一起把這個筆算過程寫在黑板上。
學生說教師板書豎式。
【設計意圖:這次板書過程,看似重復,實際不然。目的一是檢查學生對筆算的內化情況;目的二是為后面對比優化方法做鋪墊;目的三是有利于幫助學生回顧本節課的重點知識。】
(3)比較優化方法
請學生對比口算過程和筆算過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說說理由。
當我們在計算兩位數乘整十數的時候,可以直接用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計算這樣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時候,用豎式計算更簡便一些。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請同學們用豎式的形式計算14×22=43×12=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指名說一說計算過程。
【設計意圖:題不在多,重點是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四、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如果小紅下次買18本書,每本書24元,又該怎么計算呢?請同學們課下動腦筋好好研究研究。
【設計意圖:這節課學習的是不進位的乘法,后續將學習進位乘法,這一環節目的是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連貫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024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教科書第46頁例1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景里理解并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正確熟練地計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讓學生與他人交流,享受獨立思考后發表自己見解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樹立應用數學意識。
4、讓學生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筆算方法并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解決乘的順序和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 口算(指名說得數并說出怎樣口算的)
11×5= 110×5= 110×50=
30×20= 30×200= 300×20=
2、筆算:
24×4= 39×2=
小結:在計算一位數乘多位數時,用這個一位數依次去乘第一個因數的個位、十位……,哪一位上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二、揭題示標
學習目標:會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
探究新知
1、出示課本46頁例1的情境圖
(1)學生觀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數學信息?提出了什么問題?
(2)要算一共買了多少本書,該怎么列式呢?(14×12)為什么用乘法計算?該怎樣計算呢?
2、我們一起來看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46頁例1,看圖看文字并填空,重點看筆算過程。思考:
1、筆算14×12時,先用第二個因數( )位上的( )去乘14,得數的末位和( )位對齊。
2、再用( )位上的( )去乘14,得數的末位和( )位對齊。
3、最后把( )和( )加起來。
(5分鐘后回答問題)
3.讓學生根據自學指導自學,獨立自考,嘗試解決。
4.小組匯報,邊板書邊講解
師生共同分析14乘12的筆算方法
1 4
× 1 2
2 8 ……….14×2 的積
1 4 0 ………14×10的積
1 6 8 ………14×12的積
說明:在把兩個積加起來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為了方便,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把0擦去。
5.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
(1)相同數位要對齊;
(2)用第二個因數各個數位上的數依次去乘第一個因數;用哪一位上的數去乘,積的末位就寫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三、合作提升
課件演示筆算的 過程(兵教兵)
老師還有一個疑問:十位上的1和14相乘的積的末位數4為什么要和十位對齊呢?
(140中的4是十位上的1和個位上的4相乘得出的結果,是4個十,所以和十位對齊。)
四.鞏固應用
1. 23×13= 33×21=
2. 啄木鳥治病。
2 2 31 3 4
╳ 4 3 ╳ 1 3 ╳ 1 2
6 6 9 3 6 8
8 8 1 3 3 4
1 5 4 2 2 3 4 0 8
( ) ( ) ( )
五、總結解惑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學會了什么?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用第二個因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去乘第一個因數,用哪一位上的數去乘,積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積加起來。
六、板書設計
兩位數乘兩位數
1 4 × 1 2 =168(本)
1 4
× 1 2
2 8 ……1 4 × 2的積
1 4 ……1 4 × 1 0的積
1 6 8
2024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4
教學目標
1、結合彩筆問題,經歷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在口算乘法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乘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2、培養學生的遷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數學學習方法。
3、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體驗算法多樣化,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用一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題:
1、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畫面:學校買了一些彩色筆要獎給數學競賽獲獎的同學,每盒彩色筆24枝。
2、讓學生觀察情景圖,了解圖中的數學信息,并根據畫面情景提出問題,自己嘗試解答。
3、全班交流,進行互評。
學生可能提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這時就可以沿著這個問題導入新課的學習。如果沒有,教師也參加活動,提出問題。
比如:10盒一共多少枝?20盒呢?學生口答,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導入例題,猜測得數。
再問:如果買了12盒呢?學生獨立猜測,并記錄結果。
二、主動探索,驗證結果。
怎么驗證你猜測的結果是否正確?(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應該計算出結果)
1、教學24×12的算法。
(1)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獨立思考解法,并用算式表示出來。(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解答情況,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幫助。)
(2)明晰計算思路,匯報交流,體驗算法多樣化。(在電腦上展示學生的算法)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其它小組要認真聽,及時補充。(學生的方法里可能有用豎式的方法,如果沒有,還需要老師繼續引導。)
(3)討論哪種方法簡便?
(4)統一認識,確定簡便的方法,引導學生試寫成豎式。
(5)針對出現的情況討論,關鍵處教師點撥,讓學生領悟計算方法。
比如,討論大頭蛙提出的問題:這個“4”為什么寫在十位上呢?(看豎式)
明確:因數12十位上的“1”乘24個位上的“4”得4個十,所以4要寫在積的'十位上。
(6)練習:如果買了23盒呢?請一名學生板演,其它在本上做。
(7)師生共同歸納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
2、反饋練習,鞏固知識。第39頁練一練的第2小題。練習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三、識應用,擴展思維。
1、第39頁練一練的第1、3小題。
2、趣味練習。11x11、12x12、13x13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嘛?和同學說說吧!
2024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 63 頁 例 1。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 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3、在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和算理。
教學難點:
第二部分積的書寫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喜歡讀書嗎?
生:喜歡。
師:讀書有什么好處?
生: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師:看來我們同學都喜歡讀書,老師也非常喜歡愛讀書的孩子,你想不想知道原因?
生:想。
師:因為愛讀書的孩子會特別聰明,并且能夠在課堂上有出色的表現。你們有信心在這節課上表現出色嗎?
生:有。
二、 估算
1、出示主題圖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從中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一本書24元,一套12本。
師:那根據這些數學信息,請你提一個數學問題?
生:一共要花多少錢?
師:如何列算式?
生:24×12
師:為什么這么列式?說說你的想法?
生:12個24。
師:請大家仔細看看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學的是兩位數乘整十數和兩位數乘一位數,而這個算式是兩位數乘兩位數。
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兩位數乘兩位數。(板書)
2、估算
師:請同學們估算一下,買12本書大約需要多少錢?
生1: 24×12(10)≈240
生2: 24(20)×12(10)≈200
師:估算的結果240與實際結果相比怎么樣?
生:小了。
師:為什么?
生:因為240是10本書的價錢。
師:那少算了多少?
生:少算了2本書的價錢。
師:那兩本書的價錢如何算?那12本書到底多少錢?
3、 師:好,請同學們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趕緊將剛才24×12的過程在練習本上寫一下,有困難的同學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
4、 匯報
師: 240求的是什么?
生:十本書的價錢。
師:48求的是什么?
生:2本書的價錢。
師:288求的是什么?
生:12本書的價錢。
5、 比較
師:大家看看這兩個同學的做法,你有什么想法?
哪一種口算起來更簡單?
生:第一種。
師:為什么?
生:因為24×10算起來比較簡單。
6、 課件演示
師: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跟隨課件把口算24×12的過程再詳細的看一下,首先把12分成10和2,10個24是24×10=240元,2個24是24×2=48元,那么要求12個24,再怎么算?
生:240+48=288。
7、 師:這也就把兩位數乘兩位數轉化成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也就是把新知 識轉化成以前學過的知識,這是數學上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轉化。
三、 筆算
1、 師:那么這道題能不能用豎式計算,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一下,有困難的同學同桌之 間互相討論一下。
2、匯報
① 師:說一說你的計算過程,能不能讓大家一眼就看出288是怎么來的?
生:不能。
師:那能不能把豎式補充完整,讓大家一眼就看出288是怎么來的。
② 師:大家來看看這位同學的做法?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很麻煩。
師:為什么?
生:有些數字在豎式里出現了兩次,240、48
師:能不能把它們結合起來,讓豎式變的簡單而清晰。
③ 師:48是怎么來的?
生:24×2。
師:240是怎么來的?
生:10個24就是240.
師:哪來的十?
生:十位上的1是一個十。
師:288是怎么來的?
生:48+240=288。
3、課件演示過程
師:兩本書的價錢24×2=48元,10本書的價錢24×10=240元,那么12本書的價錢240+48=288元。
4、再回過頭來看一下24×12詳細計算過程
師:首先用個位上的2乘24的每一位,得48,然后用十位上的1去乘24的每一位,得240,4寫在什么位上?
生:十位上。
師:那么0怎么辦?
生:個位上。
師:十位上的1乘十位上的2得200,2寫在什么位上?
生:百位上。
師:最后把48和240加起來,得288.
5、師:那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和這兩個豎式不一樣的豎式,請大家比較一下,哪一個更簡便?
生:第二個。
師:那么0可以省略嗎?
生:不可以。
師:為什么?
生:如果省略,240就變成24了。
師:大家看2在百位上,4在十位上,0寫還是不寫,都代表240,所以為了簡便0可以省略。那么加號呢?因為都知道是加起來,所以為了簡便也可以省去。
6、師:下面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將黑板上的豎式計算完成。2乘4得8,2乘2得4,1乘4得4,
4要寫在十位上,1乘2得2,最后加起來。8落下來,4加4得8,2落下來。
7、回歸主題
(課件)師:這是一道解決問題,所以別忘了寫單位和答語,要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
8、練習
12×44 31×23
師:觀察兩個48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有什么不同?
生:一個是48,而另一個是480.
四、 練習
師:那大家想一下,在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應該要注意什么?
生1:數位要對齊。
生2:別忘了要加起來。
師:那大家來看一下這兩位小馬虎又出了什么樣的錯誤?
改錯題
五、 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024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
2.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出示情境圖,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下圍棋嗎?
呈現下圍棋的畫面,介紹有關圍棋賽的事例(或戰績)。讓學生觀察棋盤結構。使學生了解到:圍棋的棋盤面由縱橫19道線交叉組成。引出問題:“棋盤上一共有多少個交叉點?”請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討計算方法
1.各組討論:怎樣計算19×19。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3.師生評議。教師展示三種計算的方法。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約有400個交叉點,但它不能滿足解決問題的要求。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筆算過程。在此基礎上,夸贊學生:能用剛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解決今天的新問題。并且,能正確解決乘的過程中的進位問題。你們真棒!
三、練習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第65頁“做一做”中的4道題。可以讓幾個組的學生做前2道,另幾個組的學生做后2道題。
完成計算后,組織交流。說出筆算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筆算過程的了解。
2.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根據班上出現錯題的情況,和學生一起討論錯誤的原因,請學生訂正錯題。請學生注意: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四、總結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該和哪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2024年《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相關文章:
《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數學教案06-21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通用10篇)08-03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04-09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4-15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10-10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4-15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04-09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4-22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范文05-22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教學反思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