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學歌》教案
一、教案的內容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著很強的計劃性。《倪煥之》十七:“她做這些事絕不隨便,都運用無可加勝的心思寫成精密的教案,先送與級任教師看過,得到了完全的贊許,還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后拿來實施。”
二、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學歌》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學歌》教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學歌》教案1
教學內容:
1、歌曲“上學歌”學唱;
2、綜合訓練。
3、欣賞:快樂的一天。
教學目標:
1、熟悉學生情況,建立課堂常規。
2、通過學唱《上學歌》和欣賞《快樂的一天》,培養學生聽音樂與唱歌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指導學生聽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并能自編簡單的動作,表現《上學歌》活潑愉快的情緒。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緒,能通過演唱表現出歌曲的情緒。
教學難點:
感受樂曲情緒,能自編動作表現出音樂的情緒。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常規培訓(歡迎同學們來到音樂世界學習音樂)
1、老師先講今后上音樂課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兩腳平放在地上,不要亂動,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確的發聲。書放在樂椅的扶手上,今后帶一只筆一塊橡皮,不要在帶其他東西。要愛護音樂書這個朋友。再請學生自己說一說今后應怎樣表現。(調動積極性,自己感受到應遵守的紀律和要求)
2、發聲動作應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全體起立,跟老師找到雙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師體會吸氣和呼氣的變化,引導學生自己找到腹部變化的規律。
跟教師練唱小樂段,感受正確發聲方法的運用。
(第12頁發聲練習曲,譜例略)
3、進教室的要求:聽音樂并根據音樂節奏自編動作邊做邊走到自己的位置。
聽音樂練習
將學生帶到教室外練習,看誰做的好。
二、新授
1、導入:
“同學們,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學,高興嗎?那誰能說一說你的這一天是怎樣過的,你都經歷了那些事。”
“好,接著,我們來聽一首“快樂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聽音樂的第一段“早早起”
請生說一說這一段聽過后有何感受
看圖,這一段表現了小朋友早晨起來的情景,請生根據音樂表現的內容,邊聽邊用動作表現。
“早晨起床后應該做什么?”“上學去”“這時你的心情怎樣?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聽第二段,請生邊聽邊做動作表現。
“那么在上學途中,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4、學唱《上學歌》
① 教師范唱歌曲,請學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
② 讀歌詞,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 跟琴唱歌詞,注意情緒,要活潑歡快。
④ 歌曲處理:
中速、充滿朝氣地演唱。
“太陽天空照,花兒對我笑,” 連貫舒展
“小鳥說:早早早” 輕松、親切、富有彈性
“我去上學校……愛勞動” 情緒飽滿、富有激情、
節奏明快。
“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 堅實有力,表現出決心
注意以上幾點,教師范唱后,學生練唱。
⑤ 請同學根據歌詞給歌曲編舞蹈,
邊唱邊跳,看誰表演的好。
5、分別聽“來學習”、“做游戲”、“放學了”、“靜靜睡”,
并請生邊聽邊根據樂曲情緒、表現的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聽后,讓學生說一說每一段的情緒是怎樣。
6、完整復聽樂曲,并做動作。演奏到“上學歌”處齊唱,做動作。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上學歌”,也欣賞了“快樂的一天”,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好好學習;長大立功勞;養成良好習慣;熱愛學習等)
希望同學們今后向歌曲唱的那樣好好學習、快快樂樂。
板書設計:
第一課 上學歌
情緒 歡快、富有朝氣
中速演唱
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學歌》教案2
教學內容:
1、鞏固課堂常規。
2、學習發聲練習。
3、學習歌曲《上學歌》。
教材分析:
《上學歌》的歌詞描繪出兒童們第一次背上書包,高高興興地走在上學的路上,通過對太陽、花兒、小鳥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和擬人手法的對話,表達了學生初入學時高高興興的心情。歌曲旋律優美、輕快,唱時可用中速。第一段歌詞的前兩句,要以充滿朝氣和舒展的歌聲唱出。“小鳥說早早早”唱時聲音可以輕些、跳動些,顯得親切、自然。最后一句應以問話的語氣唱出。唱第二段時要節奏鮮明,表現出兒童們初上學的愉快心情和勤奮學習的意愿。最后一句“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要唱得堅實有力,聲音可強些,表現出他們自己的決心。
教學目標:
1、正確發聲練習。
2、學唱歌曲《上學歌》,能夠體驗和表達上學的高興心情。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歌曲《上學歌》體驗上學的高興心情。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上學歌》體驗上學的高興心情。
教學方法:
體驗法、聽唱法、教唱法。
教學用具:
錄音機、欣賞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激趣導入。
師:歡迎大家又一次來到音樂小世界,老師先講今后上音樂課的要求。
手平放在腿上,兩腳平放在地上,不要亂動,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確的發聲。書放在樂椅的扶手上,今后帶一只筆一塊橡皮,不要再帶其他東西。要愛護音樂書這個朋友。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名稱叫《上學歌》。
三、發聲練習。
師:在唱歌之前呢?有一道難關,只有闖過這道難關才能欣賞歌曲,大家聽好:
(師問)12 34 | 5 - |(生答)5 5 | 5 - |
小貓怎樣叫?喵喵喵!
(師問)54 32 | 1 - |(生答)1 1 | 1 - ||
小貓怎樣叫?喵喵喵!
注:教師適當給以糾正,提醒學生不要大聲喊唱,聲音盡量放松。
四、學唱歌曲《上學歌》。
師:經過大家的齊心協力,我們闖過了難關。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歌曲。首先呢,大家來欣賞一遍《上學歌》。
師:這首歌好不好聽呀?
生:好聽。
師:那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上學歌》吧?老師給大家再唱一遍。
加上表演,使學生盡快體驗到歌曲中所表達的上學的高興心情。
學唱過程:
1、按節奏朗讀歌詞。
2、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3、投入感情的演唱可以自由表演。
4、分組演唱和個人演唱。
注:教師隨時糾正學生唱歌時的不良習慣,提醒學生不要大聲喊叫,克服搖晃、聳肩等毛病。
五、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上學歌》,體會到了上學的快樂。希望同學們今后向歌曲唱的那樣好好學習、快快樂樂。老師希望今天回到家里把我們學會的這首歌唱給爸爸媽媽聽!
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學歌》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夠學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根據歌詞創編動作,并能大膽地表演。
3、學生能夠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初步感受上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書包、音樂視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小朋友們明年進入小學了,你們也會像哥哥姐姐一樣背著書包去上學,今天就由彝族的哥哥姐姐用彝族語言給咱們班小朋友帶來一首他們非常喜歡的兒歌《上學歌》。
二、播放音樂視頻,教師示范,理解歌詞。
播放音樂視頻《上學歌》,讓學生完整地聽完音樂,體會在音樂中的優美韻律,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歌曲,在頭腦中形成整體印象,加深對歌曲的熟悉。學生年齡特點具有向師性,因此教師的動作必須準確到位,通過教師的.示范,規范學生的動作。
三、學唱歌曲,添加動作。
教師分別示范并唱,每第一段的歌曲,并通過拍手、拍腿等動作練習歌曲的節奏。學生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添加動作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歌詞,同時也拓展學生的學生動作的表現力。
四、結束部分:歌曲表演
通過游戲表演鼓勵學生積極地、大方地表演動作,進一步鞏固歌曲。《綱要》中藝術領域指出:“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在寓教育樂的表演的過程中,一方面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鍛煉學生的大小肌肉,在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中,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最大的發展。
五、活動延伸
將歌曲回家之后唱給爸爸媽媽聽。在家園共育中實現教育的延伸,給孩子提供全面的教育。
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學歌》教案4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上學歌》
2、歌表演《上學歌》
教學目標:
1、熟悉學生情況,建立課堂常規。
2、通過學唱《上學歌》,培養學生聽音樂與唱歌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指導學生聽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表現《上學歌》活潑愉快的情緒。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緒,能通過演唱表現出歌曲的情緒。
教學難點:
感受樂曲情緒,能自編動作表現出音樂的情緒。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律動
1、學生演唱《國旗國旗真美麗》調整坐姿
2、師生問好
二、學唱歌曲《上學歌》
1、 師:小朋友,我們現在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了,當我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上學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2、 教師有表情的范唱,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提問:①這首歌好聽嗎?
② 你聽到了什么?
3、學生讀歌詞
4、教師第二次范唱,幫助學生理解歌詞內容。
5、多媒體課件視頻播放歌曲,學生熟悉曲調。
6、用聽唱法教唱《上學歌》
①學生隨著琴聲有表情地跟著老師輕生演唱。
②師生對唱
③集體唱
要求:不喊叫、不聳肩、不左右搖擺。
三、歌表演
1、啟發學生創造動作
2、請同學根據歌詞給歌曲編舞蹈,邊唱邊跳,看誰表演的好。
3、集體表演動作
4、邊唱邊表演
5、畫一畫“上學的路上”
6、唱歌展示畫
四、課外拓展并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上學歌”,同學們有什么收獲?我們現在應該怎么做?(好好學習;長大立功勞;養成良好習慣;熱愛學習等)希望同學們今后向歌曲唱的那樣好好學習、茁壯成長,將來為祖國為人民立功勞。
五、集體演唱《上學歌》下課
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學歌》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輕快的旋律,學習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2、通過學唱歌曲,培養良好的聽音樂與唱歌習慣。
3、在歌曲意境的渲染下,產生對上學的美好向往。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2、難點:用愉快昂揚的聲音唱出對上學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視頻,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們,再過不久我們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說說你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說了很多,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歌里的小朋友也像我們一樣就要上小學了,聽,她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二、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
1、欣賞歌曲,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旋律:
(1)完整欣賞歌曲第一遍。
提問:歌里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樣?
(2)再次感受樂曲
提問:你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師與學生一起回憶歌詞內容,教師出示課件圖譜邊指圖譜邊唱歌曲。
師:為了讓小朋友們更快的學會這首好聽的歌,老師把它做成了一張圖譜,小朋友們可以看著圖譜學唱歌曲。
2、聽唱結合,初步學唱歌曲:
(1)教師彈唱歌曲,學生學唱。
(2)學生輕聲跟唱,教師告訴學生歌曲處理的地方:
如,“太陽天空照,花兒對我笑,”連貫舒展。
“小鳥說:早早早”輕松、親切、富有彈性。
“我去上學校……愛勞動”情緒飽滿、富有激情、節奏明快。
“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堅實有力,表現出決心。
(3)播放音樂,學生看教師手勢進行輪唱。(提示學生要面帶微笑,用好聽的聲音唱)
3、學生表演唱:
(1)請愿意唱
三、
師:上學是一件多么美好幸福的事情呀,我們小朋友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立功勞;養成良好習慣;熱愛學習。希望今后小朋友們能向歌曲唱的那樣好好學習、快快樂樂。
活動反思:
1,動情的范唱打動學生
《上學歌》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簡單易學,因此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性格和心理需求入手,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前導入,我用動情的范唱在加上合適的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有學習歌曲的熱情和欲望。
2,以講故事的方式理解歌曲內容
歌曲所唱的內容非常生動有趣,在教學過程中,我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歌詞內容,讓他們從小故事中理解音樂活動的課,這樣他們就能在強烈的興趣的支配下,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很快學會歌曲的歌詞。
3,創編動作加深印象
在教學過程中,歌詞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太陽”,“花兒”,“小鳥”,讓學生自己創編動作,來表達歌詞的含義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歌詞,記住歌詞,加深印象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也發現不足之處
1、歌曲最后一句“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這一句含義學生是不夠理解,在下次教學過程中應深刻挖掘一下,解決這一難點
2、在整體唱的時候,我不應該局限在集體演唱,而應該以各種形式來演唱歌曲,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不斷的反思,不斷的
【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學歌》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