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有時會有一些突發事件出現,為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就有必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應急預案準備工作。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心理危機事件的頻發使得心理干預成為了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們亟需關注和研究的焦點。針對小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制定一份詳細、具體且生動的應急預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從預案的結構、方案內容和實施步驟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預案結構
小學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引言、背景描述、應對方案和實施步驟。
引言部分是對預案的目的和重要性進行說明,旨在提醒讀者對于心理危機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背景描述部分主要介紹了小學生心理危機的現狀和特點,同時對常見的危機事件進行概述,以便引起相關人員的共鳴。
應對方案是預案的核心內容,包括心理干預的原則、方法和技巧等進行詳細闡述,以便實際操作的指導。
實施步驟部分主要從發現心理危機、評估情況、制定干預方案、實施干預和跟蹤反饋五個方面詳細說明了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時間節點。
二、應對方案內容
應對方案是預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心理干預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以尊重和關愛為基礎,積極主動、及時準確地發現和解決心理問題。
2. 心理干預的方法:采用個別談話、小組輔導、游戲活動等形式,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3. 心理干預的技巧:充分傾聽學生的內心需求,關注身體和語言的非言語暗示,尊重學生的個人權益。
4. 緊急情況的處理:對于緊急情況,如自殺、自傷等危險行為,及時撥打急救電話并立即向學校領導和家長報告。
5. 各個角色的職責:明確學校、教師、家長和社會各方的責任,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心理危機的干預和預防。
三、實施步驟
具體的實施步驟是預案實施的關鍵,需要各個相關人員的密切配合和操作。以下是心理危機干預的實施步驟:
1. 發現心理危機:學校教師、家長和社會各方通過日常觀察、學生自愿反應和第三方通報等方式發現學生心理危機。
2. 評估情況:及時進行心理評估,包括面談、心理測量和行為觀察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問題的.嚴重程度。
3. 制定干預方案: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個別或集體的心理干預方案,明確目標、內容和時間。
4. 實施干預:教師或心理專業人員依據方案進行干預,采用合適的方法和技巧輔導學生,重視學生的參與和自主權。
5. 跟蹤反饋:定期或不定期地跟蹤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干預效果,進行反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
通過以上的實施步驟,可以實現對小學生心理危機的及時干預和有效解決。
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2
為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學生的嚴重心理問題以及由此可能引發的自傷或傷害他人等嚴重事件,保障我院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校園生活秩序,保持學校的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一、心理危機干預的對象
(一)心理危機與心理危機干預
心理危機是指個體運用尋常方式不能應對或處理目前所遇到的內外部應激而陷入極度的焦慮、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狀態。確定對象存在心理危機一般指對象存在具有重大影響的生活事件或剛剛經歷重大突發事件,情緒劇烈波動或認知、軀體、行為方面有較大改變,且用平常解決問題的方法暫時不能應對或無法應對眼前的危機。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對處在心理危機下的個人及與其有密切關系的人,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之能安全度過危機,盡快恢復社會功能。
(二)對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學生,應作為心理危機干預的高危個體予以特別關注:
1、情緒低落抑郁者(超過半個月)。
2、過去有過自殺的企圖或行為者。
3、存在諸如失戀、學業嚴重受挫、軀體疾病、家庭變故、人際沖突明顯或突遭重挫者。
4、家庭親友中有自殺史或自殺傾向者。
5、性格有明顯缺陷者,如孤僻內向、與別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者。
6、有強烈的罪惡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7、感到社會支持系統長期缺乏或喪失者。如父母離異、家庭破裂、親子關系惡化等。
8、有明顯的精神障礙者。
9、存在明顯的攻擊性行為或暴力傾向,或其它可能對自身、他人、社會造成危害者。
10、其他經由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認為有必要進行心理危機干預者。
(三)對發出下列警示訊號的學生,應作為心理危機的重點干預對象及時進行危機評估與干預:
1、談論過自殺并考慮過自殺方法,包括在信件、圖畫或亂涂亂畫的只言片語中流露死亡的念頭者。
2、不明原因突然給同學、朋友或家人送禮物、請客、賠禮道歉、述說告別的話等,其行為明顯改變者。
3、情緒突然明顯異常者,如特別煩躁,高度焦慮、恐懼,易感情沖動,或情緒異常低落,或情緒突然從低落變為平靜,或飲食睡眠受到嚴重影響等。
二、心理危機干預的工作原則
(一)生命第一的原則。發現危機情況,立即采取保護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
(二)親屬參與的原則。實施心理危機干預時,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學生家長或監護人。
(三)全程監護的原則。實施危機干預過程中,安排專人對干預對象全程監護。
(四)分工協作的原則。實施危機干預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協調配合,履行職責,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三、心理危機干預的工作要求
(一)信息暢通。參與危機干預的工作人員要做到快速反應,確保信息暢通。
(二)工作到位。危機發生后,學生輔導員及相關人員要立即趕赴現場,迅速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
(三)協調配合。相關人員在現場指揮的調度下,主動配合,服從指揮。
(四)記錄備案。在危機處理過程中,學生輔導員及相關人員要做好書面文字記錄,必要時做好音像資料的收集,保證資料詳細完整。責任追究。
(五)責任追究。對于因違反工作原則、延誤時間、知情不報等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四、成立心理危機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五、心理危機干預分類措施
(一)對有嚴重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學生的干預措施
1、各系發現學生心理異常情況信息,必須迅速報告主管領導和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和初步的診斷并提出相關建議。如有必要,可轉介到專門的醫療機構進一步診斷。
2、根據診斷情況,可進行以下幾種處理方式:
(1)如果診斷學生確有心理疾病但尚可在學校邊學習邊治療,應立即告知學生家長,請家長到校協商解決。如家長希學生休學專心治療,則學院配合辦理休學手續。如家長希學生在校繼續學習,學院應告知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并請家長出具相關書面說明。學生在校邊學習邊治療期間,學院應密切注意學生心態,關注學生動向,指派學生骨干給予關心,并及時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溝通情況,及時提供心理輔導,同時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共同做好學生工作。
(2)如診斷學生需配合藥物治療,且不適宜在學校繼續學習,應派專人監護,并立即通知學生家長到校將學生帶回家休養治療,同時辦理休學或退學手續。
(3)如診斷學生需要住院治療,學院應派專人負責,并立即通知學生家長。家長到校后,學院要與家長協商并簽署有關文字性材料,將學生送至相關醫院治療,并辦理請假、休學或退學等手續。如學生家長不同意送學校對口醫院要求回家治療,應同意并及時辦理相關手續。未經學生家長同意,將學生送到醫院要慎重,以免發生糾紛。
(二)對有自殺意念學生的干預措施
各級學生心理異常檢測網絡一旦發現或知曉學生有自殺傾向(學生近期有實施自殺的想法和念頭),應立即向學生心理危機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報告,并采取以下措施:
1、由學院分管學生工作領導負責,成立監護小組,在“學生心理危機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指導下,將有自殺意念的學生轉移到安全地點,組織學生輔導員和監護小組對其實行24小時監護。
2、立即通知有自殺傾向學生的家長盡快趕到學校,雙方共同協商解決。注意不要告知學生校方已通知家長,并要求家長也不要告知學生,以免激發或加重所干預學生的自殺意念。
3、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向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報告,經中心評估,如診斷有自殺意念的學生需立即住院治療,學院與家長協商并要求家長出具書面同意意見,由學生輔導員或監護小組負責將學生送到對口醫院治療,同時辦理請假、休學或退學等相關手續。如學生家長不同意到學校對口醫院治療、要求回家治療,學院在督促學生家長辦理有關手續以后,方可同意將有自殺意念的學生帶回家治療。
4、如診斷有自殺意念學生需回家休養治療,其所在系應立即通知學生家長將其帶回家休養治療并辦理相關手續。相關手續一旦辦理完畢,學院不得讓有自殺意念的學生繼續留在學校,以免影響其心理康復或發生意外。
(三)對已經實施自殺行為學生的干預措施
1、對已經實施自殺行為的學生,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診室或校醫院,由急診室或校醫院負責實施緊急救治或轉到其它醫院救治,情況緊急也可直接撥打120。同時,立即向學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報告情況。
2、及時向學校保衛處或公安部門報告,由保衛處或公安部門負責及時保護、勘察、處理現場、防止事態擴散和對其他學生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協調有關部門對事件的調查。
3、立即通知實施自殺行為的學生家長到校。
4、對于自殺未遂學生,在其病情穩定后由家長為其辦理休學或退學等手續,將其帶回家休養治療。不得讓其繼續留在學校學習,以免影響其心理的康復或發生意外。
5、應對已經實施自殺行為學生周圍的同學,尤其是同寢室、同班級同學采取相應的安撫措施,如有必要可聯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進行團體心理輔導,避免更大范圍的急性心理危機出現。
(四)對有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傷害他人意念或行為的學生的干預措施
1、對有傷害他人意念的學生,各系發現后應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請保衛處配合首先予以控制,并通知有關部門采取相應措施,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安全,同時通知學生家長。對已實施傷害他人行為的學生,主要由學校保衛處處理,同時通知學生家長到校。
2、各系向學院心理健康中心報告,由中心組織專家對其進行心理評估,確定學生傷害他人的意念或行為是否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
3、如診斷有傷害他人意念或行為的學生是由心理因素造成并需住院治療,應及時通知家長到校,請家長出具書面意見,由學生輔導員負責將學生送至學校對口的醫院治療,如學生家長不同意到學校對口醫院治療、要求回家治療,則由家長將其帶回家治療,并及時辦理休學或退學等手續。
4、如診斷有傷害他人意念或行為的學生是由心理因素造成并需回家休養的,學院應立即通知學生家長將其帶回家休養治療并及時辦理休學或退學等手續。不得讓其繼續留在學校學習,以免發生意外。
六、建立心理問題學生愈后鑒定及跟蹤制度
(一)因心理問題住院治療或休學的學生在申請復學時,要提供精神專科醫院鑒定確已康復、可正常繼續大學學習的書面證明,方可辦理復學手續。
(二)學生復學后,輔導員要進行密切關注,定期了解其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并請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合學院進行跟蹤和輔導。
【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學校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03-24
校園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通用10篇)07-15
小學校園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09-27
學校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及案例示意05-29
心理危機干預方案12-02
心理危機干預方案03-30
學校心理危機干預應急方案(精選10篇)07-25
學校心理危機干預應急方案范文(精選9篇)12-12
小學心理危機干預方案12-06
心理危機學生干預方案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