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人讀后感范文
讀《美的人》,個人收獲良多。
何為美?作者從紀伯倫先生關于珍珠的一句詩來詮釋:珍珠,是痛苦圍繞著沙粒所建造的廟宇。這里告訴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實世間的萬物都會經歷種種不同的磨練,然而在磨練過后,他們都會變得成熟,變得更完美,人的一生亦是如此。
什么是本來美
美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品質去修繕,通過向道學習,向天學習,得到品質。我們每個人,天都賦予我們一種德,這種德,天生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也是不完美的,但這些都是我們獨立存在、獨有的品質。
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修繕這些短缺,那么,我們該怎樣去修繕它呢?
1、多看書,不管什么類型的書,多讀書總能從中獲益。
2、責任感,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時刻保持一顆負責任的心。
3、善良,這也是一項越發珍貴的個人素質,很多人往往急功近利,尤其在當下社會環境。
4、培養一顆善于觀察以及思考的心,凡事辨證思維以及多換位思考。當你看到某一件事,設身處地想想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做?時間久了,你看問題的角度會很不一樣。
修煉美的步驟
第一步,愛自己。一個人真正的懂得愛自己,可能要經過漫長而艱難的成長過程,尋找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改變自己,最后才能夠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自己需要不斷的反省、不斷的學習才能更好的認識自己,只有透過學習才能不斷的豐滿自己的人格思想,堅強自己的意志。
第二步,把對外的手機開機。美的修煉要內觀根性來修繕,外求養分,修繕自己的過程就是我們學習哲學思辨的過程。學習是最好的養分,在成長過程中,每經歷一件事情,都是給自己提供了一次極好的學習機會。實踐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而“事情”所體現出來的,就是實踐。作為一名員工,工作其實就是“做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學習的機會,如果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機會,在每一件事情被自己解決的過程中,所學得的知識與技能必然有所增加。
在修煉本來美中我們應該懷悲憫之心,缺失基本的悲憫情懷,我們就會漸漸變得冷漠無情,沒有悲憫之心的人是不懂得珍惜自己,更談不上關愛和扶助別人。己心通天心,他心如己心,用悲天憫人的`情懷相互扶持,彼此慰藉,要同情他人,心疼他人。
在修煉本來美中我們不能圖方便,無論做任何事情,我們得認真面對,專注面對,需要有工匠精神。修煉本來美要學會下苦功夫與笨功夫,這樣才能把事情鉆研出來。
邱董《美的人》一書里,用了十二種花的花品,來解釋我們在修煉、修繕中所遇到的困惑。為了我們品質的發現,我們品質和我們外在的呼應,最后修煉出一種知識的美,能穿越時間的美。
結語
有多少執著,就有多少的痛苦,要擺脫痛苦就必須從所有的執著里出離。當生氣的時候應該看一下自己的心為什么會生氣,不要執著一件事物或習慣,我必須要出離所有的事物,才能獲得到徹底的自由。
美需要我們審美觀念的上升,《美的人》書中十二種花的品性,每一種品性都是我們修煉的一種參考。當我們品質上去了,我們就能達成厚德載物的境界。
【美的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項鏈》的人性美12-07
沈從文《邊城》的人性美04-19
小學作文最“美”的人07-12
體會《邊城》中的人情美09-20
朱自清散文中的人情美09-06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性美09-09
《詩經》中婚戀詩的人情美10-24
《邊城》:矛盾沖突中的人情美09-16
與美同行的讀后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