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鬼》原文、譯文及鑒賞

時間:2024-12-23 17:19:59 佩瑩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山鬼》原文、譯文及鑒賞

  《九歌·山鬼》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此詩是祭祀山鬼的祭歌,敘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與心上人幽會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來的情緒,描繪了一個瑰麗而又離奇的神鬼形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山鬼》原文、譯文及鑒賞,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后來。表獨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又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譯文】:

  仿佛有人經(jīng)過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蘿。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溫柔可愛啊形貌嬌好。駕著赤豹啊緊跟文貍,*夷為車啊桂花飾旗。披著石蘭啊結(jié)著杜衡,折枝鮮花啊聊寄相思。我在幽深竹林不見天日,道路艱險難行獨自來遲。

  注釋

  ①九歌:《楚辭》篇名。原為傳說中的一種遠古歌曲的名稱,屈原據(jù)民間祭神樂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②山鬼:即一般所說的山神,因為未獲天帝正式冊封在正神之列,故稱山鬼。

  ③山之阿(ē):山隈,山的彎曲處。

  ④被(pī):通假字,通“披”。薜荔、女蘿:皆蔓生植物。

  ⑤含睇:含情而視。睇(dì),微視。宜笑:笑得很美。

  ⑥子:山鬼對所愛慕男子的稱呼。窈窕:嫻雅美好貌。

  ⑦赤豹:皮毛呈褐的豹。從:跟從。文:花紋。貍:狐一類的獸。文貍:毛色有花紋的貍。

  ⑧辛夷車:以辛夷木為車。結(jié):編結(jié)。桂旗,以桂為旗。

  ⑨石蘭、杜蘅:皆香草名。

  ⑩遺(wèi):贈。

  余:我。篁:竹。

  表:獨立突出之貌。

  容容:即“溶溶”,水或煙氣流動之貌。

  杳冥冥:又幽深又昏暗。羌:語助詞。

  神靈雨:神靈降下雨水。

  靈修:指神女。憺(dàn):安樂。

  晏:晚。華予:讓我像花一樣美麗。華,花。

  三秀:芝草,一年開三次花,傳說服食了能延年益壽。

  磊磊:亂石堆積的樣子。葛:葛草。蔓蔓:連接不斷的樣子。

  公子:也指神女。

  “君思”句:意謂君子之所以不來相會,是因為沒有空閑。

  杜若:香草。

  蔭松柏:住在松柏樹下。

  然疑作:信疑交加。然,相信;作,起。

  靁:同“雷”。填填:雷聲。

  猨:同“猿”。啾啾:猿叫聲。狖(yòu):長尾猿。

  颯颯:風吹聲。蕭蕭:風吹落葉的聲音。

  離:通“罹”,遭受。

  【鑒賞】:

  在明清之際的杰出畫家肖云從以前,一些人繪《九歌》圖,把山鬼畫成一幅猙獰鬼魅的面目。肖云從則根據(jù)原詩,描繪成妙齡女子“含睇宜笑”的動人形象。肖云從的理解是正確的。那么,既然所表現(xiàn)的是美麗少女的形象,為什么又叫做“山鬼”呢?原來詩中所寫,乃是傳說中炎帝之女瑤姬,她尚未出嫁便死了,死后葬在巫山(在云夢澤一帶,當今湖北省南部,非今川東之巫山),所以又被稱為“巫山神女”。因為她是“未行而亡”,故稱為“鬼”(至今民俗中稱早夭者為“死鬼”,家人諱稱其名);又因為其精靈居于山上(以其葬于巫山),故稱“山鬼”。這個神話故事的梗概在一些古代典籍中尚可看到。《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中說:“姑瑤之山,帝女死焉。其名為女尸,化為草。……服之媚于人。”郭璞注:“一名荒夫草。”看來原來的故事中也包含著未能結(jié)婚或丈夫長久不在身邊,郁邑身亡的情節(jié)。《昭明文選·別賦》李善注引宋玉《高唐賦》記瑤姬之言:“我帝之季女,名日瑤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臺,精魂為草,實曰靈芝。”《山鬼》一詩中山鬼自言:“采三秀兮於山間”。三秀即“靈芝”,“於山”即“巫山”(因句中“兮”字已有“于”的意思,故此“於”字必非介詞。古“於”、“巫”音同,“於”為“巫”的借字)。那么,《九歌》中的“山鬼”即傳說中的瑤姬。宋玉《高唐賦》、《神女賦》所寫,也是根據(jù)了有關(guān)的傳說。《山海經(jīng)》中稱其所在之山為“姑瑤之山”,“姑瑤”也應(yīng)是由“瑤姬”而來。郭璞言其精魂所化之草名“荒夫草”,這同《山鬼》著重表現(xiàn)了對戀人的思念情深這一點上,也是一致的。

  本事既明,下面看看這首詩的內(nèi)容和表現(xiàn)。

  《山鬼》全詩以第一人稱的手法表現(xiàn)了山鬼在山上惡劣的環(huán)境中對戀人的無盡的企盼。全詩可分四段。

  第一段(開頭四句)表述了山鬼的形貌特征、生活環(huán)境及沉浸在深深眷戀中的心理狀態(tài)。此詩是自述口吻。第一句不說“予久住兮山之阿”而說“若有人兮山之阿”,意謂在此廣大空曠之山,更無別人,僅自己孤苦伶仃,行則形影相吊,呼則滿山回聲而已。“被薜荔兮帶女羅”,是“山鬼”服飾的最富于特征性和浪漫主義色彩的描繪。“含睇”、“宜笑”,則是直接表現(xiàn)她的外貌、情態(tài)和氣質(zhì)。從外貌說,只是“畫”了眼睛,一雙含情脈脈的動人的眼睛。她雖然無年無月地生活在山上,處于悲凄的境遇之中,但她仍然沒有失去對于幸福的期待,她永遠保持著純真的感情和對于生活的熱愛。末句則揭示了抒情主人公的內(nèi)心:她周圍沒有任何一個人,但她的心中卻時時有著一個人。她的一切自白,都好象是在說給她的心上人聽。“你傾慕我時時表現(xiàn)出動人的姿態(tài)”,作者不說山鬼思念戀人,而是寫山鬼想象自己的戀人如何地愛慕自己,在戀人的眼中自己保持著怎樣的一種形象。刻劃人物內(nèi)心,真是曲盡其妙。

  第一段雖只四句,但已在讀者面前展示了一個在永無止境的失望中永遠抱著希望的純真少女的心靈,給讀者留下極深的印象。

  第二段(“乘赤豹兮從文貍……路險難兮獨后來”)表現(xiàn)了山鬼打扮之后去會戀人時一路的心理狀態(tài)。山鬼乘著赤豹,后面跟著文貍,架著辛夷木作成的車,車上扎著桂花的花枝作為旗幟,又換了一身新裝。“折芳馨兮遺所思”,她興沖沖地折了一束花,準備送給她思念和期待中的戀人。然而,在這種希望的背后,無數(shù)次失望在她心里上形成的陰影,又使她擔心起來:這次是不是又會由于路途艱險耽誤了時間,而錯過了機會?——這完全是一個癡情女子的設(shè)想,是對她每次都等不來戀人的一種神經(jīng)質(zhì)的解釋。她是“未行而亡”的,她永遠保持著死前的年齡,也永遠保持著死前的內(nèi)心情感和愿望。她象后代故事中講述的無數(shù)因婚姻不諧郁邑而死的女子,每于月下風前,倚石而立,哀嘆悲吟。雖無填海之志,卻有精衛(wèi)之心。《楚辭·九歌》中的《山鬼》乃是第一篇表現(xiàn)了這種無窮哀思的詩篇。山鬼內(nèi)心的美,外貌的美,以及她對愛情的企盼、執(zhí)著,使這個形象達到十分動人的地步。

  第三段(表獨立兮山之上……君思我兮不得閑”寫山鬼到常常等待戀人的地方,等候中的情景,也同樣著重表現(xiàn)了山鬼的內(nèi)心。她站在高高的山顛,久久地凝望著,云海在眼下流動,她總以為她的希望在這渺茫的云海上會忽然出現(xiàn),然而所看到的,只是緩緩滾動飄浮的云團。頭頂和四周也是陰云密布,雖是白天,卻象夜晚一樣。東風作為雨的先行吹來,雨神隨之降下了大雨。然而,她還是紋絲不動地站在那里望著,望著……。她為了她心上的人——王子,而停留在雨中,忘記歸去。“歲既晏兮孰華予”——我這樣一年年地等著,年且老大,誰還會把我看得象青春的花朵一樣呢?——山鬼這樣想著,不愿放過一點時間,等待著。

  “采山秀兮於(巫)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王逸注:“三秀謂芝草也”,傳說是瑤姬精魂所化,生于巫山。它對山鬼(瑤姬)來說,就象《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通靈寶玉一樣,而將采之以贈所思,便同將一顆心、將自己的生命付于對方一般。然而,所思者并未見到;他是不是也思念我而沒有閑時間呢?她難免地產(chǎn)生了埋怨之情,但還是替她的戀人尋找著不能來的原因。這首詩正是通過抒情主人公的這種矛盾心情來表現(xiàn)她的純真感情和愛情的悲劇結(jié)局的。

  詩中對于山鬼心理的刻畫,采用了多種手法,均含蓄而耐人尋味。由“歲既晏兮孰華予”可以看出愛情對她之珍貴;尤其寫她在風雨中久等而忘歸,采三秀欲贈所思,可以看出她的摯著與精誠專一;關(guān)于天氣變化的生動描述,實際上是抒情主人公悲愴、凄涼心境的反映。

  后八句為第四段。孤獨的山鬼象杜衡一樣芳香,飲石泉,食山果,以松柏的樹冠為居處的遮蓋,過著最清簡的生活,而保持著美好、高尚的情懷;唯一支持著她不散的精靈的,便是死生難忘的愛情。巫山之阿,竹林深處,松柏之下,山鬼的精魂反復(fù)地哀吟著她的無盡的悲歌。轟轟的雷聲,突然間劃破了黑暗夜空的閃電,以及遠遠傳來的凄厲的猿鳴之聲,這一切,都同颯颯越過黑暗中山溝林莽的風聲,同在風吹雨打中嘩嘩的樹葉聲交織成一片,就象是山鬼自己的心聲。她思念公子——她心中的靈魂,死生難忘的戀人。然而事實上她是在白白地遭受著憂傷。瑤姬的古老神話,造成了這樣一個悲劇女性的典型。

  山鬼(瑤姬)神話傳說的全貌,今天已不可知,但由此詩可以看出,瑤姬的死,也是因了愛情。是在即將成婚之時戀人因故遠出不歸,還是說正當熱戀之中戀人意外地亡故,因而造成她悲慟而亡,還是說因為他們的婚姻受到什么阻礙,因而怨氣郁結(jié),一命身亡,這些都難以肯定。然而,似乎也正由于它情節(jié)上的模糊性,而使此詩具有了更廣闊的涵蓋性,具有了超越時空條件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因而也就具有更大的象征意義。

  事實上,瑤姬的神話能得長久流傳,特別到了戰(zhàn)國時代,沅湘一帶的勞動人民竟歌唱這一首哀苦的歌來祭祀這個神話故事的主人公,說明這個悲劇故事扣動著千千萬萬人的心弦,具有突出的典型意義。自古以來,由于徭役、戰(zhàn)亂、災(zāi)荒以及反動的剝削階級禮教,造成無數(shù)婦女的丈夫、戀人外出而下落不明或先死,使后死者陷入綿綿無盡的痛苦之中。“山鬼”成了歷來各個民族中都流傳的“望夫石”、“望夫山”、“望夫臺”、“望夫云”等傳說的最早、最原始也最動人的悲歌。李白《望夫山》云:

  望臨碧空,怨情感離別,江草不知愁,巖花但爭發(fā)。云山萬重隔,音訊千里絕。春去秋復(fù)來,相思幾時歇?

  又李白《望夫石》:

  仿佛古容儀,含愁帶曙輝。露如今日淚,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無言類楚妃。寂然芳靄內(nèi),猶若待夫歸。

  王健《望夫山》云: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日風復(fù)雨,行人歸來石應(yīng)語。

  劉禹錫《望夫山》: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李嘉佑、嚴郾、蘇東坡、黃山谷等皆有,因篇幅關(guān)系,不能多抄。上面所錄幾首,以近體詩的形式,表現(xiàn)了同《九歌·山鬼》相近的主題,情境頗為相似。似乎由此也還可以看出《山鬼》一詩在后代的影響。

  創(chuàng)作背景

  此篇為祭祀山神的頌歌。至于詩中的“山鬼”究竟是女神還是男神存在爭議。宋元以前的楚辭家多據(jù)《國語》《左傳》所說,定山鬼為“木石之怪”、“魑魅魍魎”,而視之為男性山怪。但元明時期的畫家,卻依詩中的描摹,頗有繪作“窈窕”動人的女神的。清人顧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為“巫山神女”之說,又經(jīng)游國恩、郭沫若的闡發(fā),“山鬼”當為“女鬼”或“女神”的意見,遂被廣泛接受。郭沫若根據(jù)“于”字古音讀“巫”,推斷于山即巫山,認為山鬼就是巫山神女。楚國神話中有巫山神女的傳說,此詩所描寫的可能是早期流傳的神女形象。

  自蘇雪林提出《九歌》表現(xiàn)“人神戀愛”之說以后,大多數(shù)研究家均以“山鬼”與“公子”的失戀解說此詩。該說法似乎不妥。按先秦及漢代的祭祀禮俗,巫者降神必須先將自己裝扮得與神靈相貌、服飾相似,神靈才肯“附身”受祭。但由于山鬼屬于“山川之神”,古人采取的是“遙望而致其祭品”的“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臨祭祀現(xiàn)場的。此詩即按照這一特點,以裝扮成山鬼模樣的女巫,入山接迎神靈而不遇的情狀,來表現(xiàn)世人虔誠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戀之情。詩中的“君”“公子”“靈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一人稱,則指入山迎神的女巫。

  作者簡介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戰(zhàn)國時期楚國政治家,中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學(xué)識淵博,初輔佐楚懷王,任三閭大夫、左徒。主張對內(nèi)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后因楚國政治腐敗,首都郢被秦攻破,既無力挽救,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xiàn),遂投汨羅江而死。他寫下了《離騷》《天問》《九章》《九歌》等許多不朽詩篇。其詩抒發(fā)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楚國的熱愛,體現(xiàn)了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在吸收民間文學(xué)藝術(shù)營養(yǎng)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騷體這一新形式,以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融化神話傳說,塑造出鮮明的形象,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后世影響很大。其傳世作品,均見漢代劉向輯集的《楚辭》。

【《山鬼》原文、譯文及鑒賞】相關(guān)文章:

辛棄疾《山鬼謠·問何年》譯文及鑒賞06-26

《與諸子登峴山》原文、譯文以及鑒賞04-21

蟬原文,譯文及鑒賞07-12

蝶戀花原文、譯文及鑒賞03-12

《出塞》原文、譯文及鑒賞06-03

《蟬》原文譯文鑒賞01-25

《山鬼》原文及翻譯04-03

韓愈《原鬼》原文及譯文10-07

《山鬼謠》的詩詞鑒賞09-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AV一区三区 |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 午夜福利短视频在线 | 日韩制服丝袜片中文字幕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第六页 | 先锋资源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