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論文

時間:2021-06-29 19:54:20 論文 我要投稿

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論文

  一、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影響著體育教學發展

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論文

  1.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強調四步曲

  學生真正的練習從開始到準備、從整隊到編隊、從講解到示范、從學習到復習,整個過程束縛了體育教師的思維方式,使教師本身陷入規定的教學模式之中。課上的幾個部分限制過死,從形式和內容上過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視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養作用。學生也無法提起興趣來,造成學生現在出現喜愛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局面。

  2.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和方法比較陳舊落后

  在學科中心論的影響下,體育課必然以教師為中心,把學生置于“被管理、被訓練”的被動地位。考慮傳統教法多,考慮學生主體活動中的方法少,強調程式化、成人化、專業化、訓練化教學模式,造成了學生對體育課厭學情緒,使學生興趣、愛好、特長、個性的發展都受到限制。

  3.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常采用“填鴨式”

  教師講解、示范成為體育教學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教師講解與示范反反復復,學生機械地按教師的要求練習,學生智力得不到開發,思維受到限制,心理受到壓抑,創造力更是喪失殆盡。

  4.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片面強調了身體鍛煉

  傳統體育教學忽視了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數學生為主要教學目標,這與當今時代的飛速發展,提高全面素質是相悖的。

  二、現代體育教學要引進激勵機制

  體育教學模式即:“體現一定體育教學思想,并具有相對穩定結構和功能的體育教學的活動策略或簡化的操作模型。”

  1.改革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已經逐步被發展學生自主能力和樂趣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要徹底改變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不良局面,使教師有更多的主動權去選擇教材教法。近年來“音樂舞蹈進課堂”、“快樂式教學”、“能動式教學”、“成功式教學”、“發現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為我們體育教育開拓了新的天地。隨著新思想的不斷涌現,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將隨著時代發展被新教學方式所代替。

  2.體育教學要把快樂還給學生

  學生在體育課中的活動氣氛熱烈、興趣濃厚、自主性較強,教學要充分體現體育課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方法為主線的教學模式。

  3.體育課教學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

  體育教學就應從培養學生的興趣著手,有了興趣才能使學生愛好體育,有了愛好就能培養學生運動的特長,有了愛好與特長就能使學生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才能真正使學校體育起到“終身體育”的作用。即:學校體育教學、興趣、愛好、特長、(愛好+特長)、習慣、終身體育。

  4.體育教師“有為才有位”

  不吸引學生難以有作為,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愛好,全面增強學生體質,要加強學生終身進行身體鍛煉和接受體育指導及教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我們體育教學過程最終所追求的。

  三、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進與創新勢在必行

  1.學校體育必須強調育人育體

  學校體育必須以人為本、強調的是人,即:以健康為核心;使全體學生得到發展;強調通過學生自己身體練習來完成;教學過程力求建立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以情換情,以情育情,形成一個良好的情感環境,就能使每節體育課都成為育體、育心、育人的過程。

  2.創建新型體育教學模式

  發展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力為核心的多種教學模式,。其方式很多,無論是“動作教育”模式、還是“快樂體育”模式、“體適能”教學模式,都非常重視體育教學中的認知學習,并根據體育學習的學習動機、思維和人際交往的特點設計、實施教學過程,使體育學習的認知規律、技能形成規律和情感體驗、人際交往特點有機結合來優化教學過程。

  同時,根據實際教學條件,合理借鑒國內外體育教學模式,結合自身教學特點,將會對我們改造和完善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產生積極的影響。

  3.將無趣的運動項目變為有趣的體育活動

  中長跑是學生最不喜歡的`體育項目,可調查表明在體育的延伸中參加長跑練習為主要手段的是多數,只要采用適應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的豐富多彩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懂得學習鍛煉的目的、掌握動作的基本方法,使枯燥無味的運動變為有趣活動,這樣學生都會樂意參加練習。

  4.優化體育大單元教學設計

  在教學方法模式的選擇中,強調注意學生的情感需求。以學生樂學、自覺、主動為前提,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去實現各項的學習目標。

  體育教學目標可設為:總目標: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核心,進行全面鍛煉,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大目標:全面鍛煉身體,學習和掌握“三基”,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中目標:完成各年級體育教學要求;小目標:完成各年級各類教材要求;具體目標:逐步掌握各年級教學各項技術要領和一定的技能;加強健康衛生知識學習。

  體育教學方法(方式、途徑、手段)結構是否合理,關系到能否實現各項教學目標的完成,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一定要考慮多種因素,以期取得最好的效果。

  四、體育教學模式將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建立體育教學模式是體育教學的需要,從發展的角度看,突破課堂教學模式,也是教學的需要。

  我國現有體育教學模式雖然有“發現式教學”、“快樂式教學”、“小集團式教學”、“成功式教學”等模式,發展的趨勢由單一性教學模式向多樣化教學模式、由“教”為主體向以“學”為主體教學模式、由向著演繹法與歸納法并舉的方向教學模式、由向著更加注重概括性和可行性的方向教學模式、由短期行為向終身體育能力的追求方向發展教學模式等,但是我們建立的模式不是體育教學改革的“終極”模式,它還會并且應該隨著我們對素質教育改革理解的深入,不斷發展。

  因此,從發展的角度看,突破教學模式,也是教學和研究的需要。“建模”是為了“無模”就是這個道理。

  “建模”表示一種成熟和穩定,“無模”是一種突破和發展。但是大部分體育教學課仍然以教師的權威性傳授和發展身體方面的鍛煉結合模式為主,這很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著名華人物理學家、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教授認為,創造是科學最重要的本質,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要從小培養和塑造。

  隨著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們應善于總結原有模式的教學經驗,勇于創新體育教學模式,建立適合素質教育體系的教學樣式。使我們體育教學的發展能夠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董曉春,王有慶,閻厚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教學新模式[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0(2).

  [2]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3]墨鴻科,劉秀峰.個性化培養與終身體育[M].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8(3).

【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論文11-23

怎樣培養中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論文02-20

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論文03-31

關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論文11-21

中學終身體育意識培養探究論文11-29

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論文06-27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論文11-29

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論文02-20

高中體育教學與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的論文02-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动漫精品 | 中文字幕精品另类 | 在线观看片免费观看不卡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 在线日本v二区不卡中文字幕 |